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72167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 2009年2月8日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语言比作链条,我们借用这一简洁而形象的比喻,简要而实用地概说判断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理以及简洁方法。句子是一根自行运转的光滑圆转的链条,就像运行中的自行车的链子。从语言的构成单位看,句子是这样一根链条:句子=词+词+词+。从语言的结构形式上看,句子是这样一根链条:单句=(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复句=单句+单句+,也就是,复句=(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语言的链

2、条要运转自如,要求链条的每一个环扣,也就是“词”,是合适的,要求环扣与环扣之间,也就是“词”与“词”之间是连贯一致的,运转起来流畅无阻。用判断和修改语病的术语表达为:第一, 要求句子里的每一个词是恰切的。第二, 要求句子里的前后词语之间是连贯一致的。第三, 要求句子里的前后词语之间的连接是清晰有序的。第四, 要求句子里的前后词语之间的连接是完整无缺的。由此,我们可以把判断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理简洁地表达为,“保持句子内部前后表达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把判断和修改句子语病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检查句子里单个的“词”是否“恰当”;第二步,检查单句内部“词”的连接是否“连贯一致”、“清晰有序”、“完

3、整表意”;第三步,检查前后句子之间是否“连贯一致”、“清晰有序”、“完整表意”。下面分步骤细说。第一步,检查句子里单个的“词”是否“恰当”这里分四种基本情况。 第一种情况,使用场合恰当。如“岁月”、“人类”是集合概念,不能用具体数目来修饰,不能说“三十多个岁月”,“三十多个人类”。比如,“对”、“对于”大都数情况能通用,但当“对”表示“对待”和“向”之意时,不能换成“对于”,如,“组织上对他真是做到仁至义尽了。”“她战胜了疼痛,对伙伴们笑了笑。”前一句的“对”是“对待”之意,后一句的“对”是“向”之意,这两句中的“对”不能换成“对于”。再如,“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都是用来描述“夫妻深情”的

4、,不能用于其他场合,不能说,“男女同学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第二种情况,情感色彩恰当,褒义词用在褒义语境,贬义词用在贬义语境。如“不刊之论”是褒义词,指“好得不能改动的言论”,就不能说,“这篇文章糟糕透顶,真是不刊之论”;“侧目而视”是贬义词,指“斜着眼睛看,对人又畏惧又愤恨”,不能说,“大家对他非常敬佩,常常侧目而视”。第三种情况,表意程度恰当。表意程度高低要与相应的情景一致。如,“排山倒海”是一个描绘力量、气势非常大的词语,不能用于力量、气势很弱的情景,比如“小鸡们以排山倒海之势飞过水沟”。第四种情况,语体色彩恰当。该通俗的时候用俗语,该典雅的时候用书面语,公文用公文语体,文学作品用文学语

5、言。如,“妈咪”是小孩口语用词,不能用于中老年人称呼老母亲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情况高考病句试题基本不考,只是写文章注意就行了。下面看一个实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这是1994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正确答案是D。A词语使用场合不当。“岁月”是个集合名词,不能用具体数目来修

6、饰;B词语情感色彩不当。“染指”是个贬义词,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不能用于体育竞赛中夺金争银。C词语表达程度不当。“造诣”指学问、艺术修养很高的境界,“功课成绩好、发表几首诗”远远不够。句子内部单个词语使用不当,修改的办法是换用相应的恰当的词语。第二步,检查单句内部“词”的连接是否有问题这里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单句主干是否“连贯一致”、“清晰有序”、“完整表意”。单句主干指主语、谓语和宾语,或者说主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宾语部分的中心词。我们必须注意:由于主干前后加了较多修饰词,我们可能找不准甚至找不出主干,查找主干连接的问题难度加大,如果出现两个以上的中心语,那难度就更大了。所

7、以首先必须找准和找出主干,然后逐一检查主干的并列项之间的搭配是否连贯一致。典型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主干缺少必不可少的部分、主干搭配不当。我们结合一道试题来体会其中的复杂性。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B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D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

8、等大型国有企业。正确的答案是C。A第二个分句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宾语部分是一个单句,该单句的谓语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动词构成,粗看动宾搭配没有语病,细看发现其中一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提高”不能搭配“人员”。B粗看没有语病,细查发现,由于“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是一个名词性短语,整个句子没有了谓语,因此要去掉其中的“的”。D更复杂了,主干残缺,修饰语也残缺;主干部分,“精简”缺了宾语中心语“机构”,修饰语中,“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作定语,缺了助词“的”,“包括”缺了相搭配的词语“在内”。这类语病修改的办法是“补”和“换”,补上残缺的,把不合适的换成合适的。第二种情况,修饰

9、语与中心语的连接(包括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补语与中心语的连接),是否“连贯一致”、“清晰有序”、“完整表意”。常出现的问题是修饰不当、修饰顺序不对、修饰语没有修饰对象。修饰不当可以分近距离修饰不当和远距离修饰不当两种情形。近距离修饰不当比较容易检查,如“吃饭的碗”,一看就明白修饰不当;远距离修饰不当较难发现,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往远处检查。如1994年的全国语文高考的一个病句,直到现在可能有人还是找不到语病到底出在哪里,这个病句为,“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语病在状语对中心语的修饰不当。但由于状语和中心语都有并列成分,语病隐蔽其中,查找起来

10、破费脑筋。这个句子有两个介词结构的状语、两个宾语,“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从理论上和政策上” 和“详细的规定”、“深刻的说明”,语病出在“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与中心语之一“详细的规定”的修饰不当。修饰顺序不对有两种典型情况,一是修饰语的位置不当会产生歧义,二是介词短语的修饰位置不当。修饰语的位置不当产生歧义,又分定语产生歧义和状语产生歧义两种情形。如,“局长来到八一学校检查工作,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趁总经理不在,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前一个句子中的“几个学校的领导”会产生歧义,一种理解是“领导来自几个不同的学校”

11、,另一种理解是“这个学校的几个领导”,相应定语“几个学校的”位置不当;根据句意,应该取后一种理解,为消除歧义,原来的定语调整为“学校的几个”。后一句子的状语“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会产生歧义,一种理解是“他一个人偷偷地办事”,另一种理解是“他和副总经理一起偷偷地办事”,根据句意应取后者,应把状语的顺序弄得清晰一些,在“背着总经理”后加一逗号。介词的修饰位置,常考几个容易混淆的介词,“对”、“对于”、“关于”。“对”和“对于”,都是主动意义所涉及的对象,要跟在主动者之后,不能跟在被动对象之后,如,“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对于我们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对于”用错了。这个句

12、子换成主动形式是,“我们需要明确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主动者是“我们”,被动对象是“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因此,“对于”不能接在“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之后。改正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用主动者做主语,二是把“对”、“对于”换成“对来说”。 “关于”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与主动者不构成“施动”“受动”关系,所以不能放在“主动者”之后构成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而应前置。例如,“报纸关于减肥的问题作了报道。”应改为,“关于减肥的问题,报纸作了报道。”修饰语是否缺了修饰对象。词与词的连接中,中心语可以没有修饰语,但修饰语不能没有中心语,没有中心语,修饰语就失去了存

13、在的必要了。例如,“他有一个水灵灵的妹妹,有一个聪明、大方、小巧、机灵、自然。”后一单句缺了中心语“妹妹”。这种情形常常结合句子主干来考查。第三种情况,对等位置词语的连接是否“连贯一致”、“清晰有序”、“完整表意”。单句内部词语的连接,除了主干连接、修饰语中心语连接外,还有若干修饰语或中心语、关联词语的连接,我们简单地称为对等位置词语的连接。1相同或相近语义是否构成重复,包括同义词或近义词构成的语义重复和大小概念并列构成的语义重复。前者如“非常厉害之极”,“非常”与“极”构成语义重复,又如“胜利凯旋归来”,“凯旋”就是“战胜归来”之意,与“胜利”、“归来”都构成语义的部分重复;后者如“这个经验

14、值得文教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重视”,“文教工作者”是大概念,包含“中小学教师”,二者构成语义的部分重复。例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农业生产不能违反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B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C我们沿着澜沧江边的一连串村寨进行了一次远足旅行。D我国80年代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办,被誉为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正确答案是D。A“经济规律”隶属于“客观规律”,大小概念并列构成语义重复;B“文物”和“古建筑”大小概念并列,构成语义重复;C“远足”和“旅行”语义相近,构成重复

15、。修改语义重复语病的方法是:纯粹是毫无深意的语义重复,则去掉其中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如果要强调其中某一语义,则在要强调的词前加上表示强调的词语。上例中A改为“农业生产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尤其使经济规律”,B改为“文物(包括古建筑)达2000余项之多”,C去掉“远足”、“旅行”中的一项。2对等位置的词语顺序是否恰当。同是修饰性词语位置关系有一定的规范,典型的考题是1992年全国语文高考的语序试题,“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的语序是,“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其中蕴涵的修饰语语序规范是“领属性的词语+指示代词或数量词+动词短语+形容

16、词+名词”。一般说来,语序的变化会产生修饰关系的变化,以修饰关系的疏密决定位置的远近,关系越密挨得越近。如,“在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出土的彩陶器皿,所绘的花纹变化多端,绚丽多彩。”“在距今6000年左右”是直接修饰“彩陶器皿”的,要放到“彩陶器皿”之前。此外,有递进关系的词语前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他能领会并运用这一原理。”“领会并运用”的前后位置不能调换。3对等位置的词语是否连贯一致、完整无缺。汉语重要特征之一是对称性,无论节奏上还是语义上都讲究对称,不少关联词语、修饰性词语会成对出现,如,“以为”,“不是而是”,“不管都”,“尽管却”,“不不”,“货真价实”、“两败俱伤”等等,这时就必须做到前后一致,完整无缺,二者变一或缺一不可。常考的两种情形是关联词语的一致与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