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7206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活动说课稿:植树造林 导读: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地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极少有幼儿深入去了解树和大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升大家生活质量的益处。所以,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堂社会环境保护课-植树造林。一、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全球资源日益降低,环境保护也日显紧迫,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淡泊,常常做出乱摘花草,随意攀登树木等行为,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得不令我们幼教工作者产生重重的忧患。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惜动植物、关心周

2、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爱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地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极少有幼儿深入去了解树和大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升大家生活质量的益处。所以,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堂社会环境保护课-植树造林。二、活动目标:基于这么一个教育思想,接下来我来说说为此次活动制订的目标。幼儿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全部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社会教育也不例外。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多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

3、主动的引导。1、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好友,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境保护意识。2、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3、经过看看、说说、听听发展幼儿语言表示能力、判定能力。我把活动目标一做为此次活动的关键和难点。三、活动准备: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多种探索活动,为了能让每个幼儿全部能利用多个感官、多个方法提供条件,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1、多种树的照片、实物投影仪2、多媒体课件和CD(山洪爆发、沙尘暴来袭、小动物迁居)3、植树工具、小树苗若干4、知识准备:和家长一起寻求有关“植树造林”的资料四,说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上我并没有刻意选

4、取什么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说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她们天天在变,日日在长,所以,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最好的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不过较必有法,简单的归纳一下关键有以下几个:一、讲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论述自己的知识,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示能力,表现能力。实物投影仪的利用也更能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了解同伴的讲解内容,能使幼儿更清楚观察和交流,使幼儿产生学习的爱好。二、情景体验法:另外,我利用了CD和多媒体,让幼儿从反面深刻地体验到植树造林让大家受益非浅,迫坏自然生态环境肯定会受到大自然的处罚,“事实胜于雄辩”,残酷的现实情景再现,含有很大

5、的说服力,是此次教学活动的一个靓点。三、动手操作法:在幼儿的思维达成最高潮时,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小树苗也是幼儿情感的一个宣泄,为此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五、教学步骤此次活动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但这三个部分却是有机的联络在一起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一)、活动开始部分1、活动前我将幼儿搜集到照片、图片把教室部署成一个博览会,一开始由我率领幼儿参观并作简单的讲解,并提问:你认识哪些树?是怎么样的?它们长在哪里?目标在于在幼儿好奇心的驱动下储存大量的感性表象,但又给幼儿留有余地,能够让幼儿在自己的发展水平上、在不一样层次上思索,同时幼儿在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中积累知识经验,表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

6、性、主动性。2、介绍树,幼儿观察后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树的图片、照片拿过来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请幼儿讲解自己的知识,和同伴分享经验,发展了幼儿的表论述能力,提供给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其他幼儿在经过耐心倾听同伴的讲解直接获取信息,在和同伴的知识碰撞的同时积累经验。(二)、第二部分,观看CD和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的利用的优势在于视听结合,声图并茂,把老师难以讲讲解清、无法直接感知的、抽象难懂的知识,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生动的告诉幼儿,更聚说服力。幼儿从感知到了解,多媒体的利用恰倒好处,并自然合理地突破此次活动的难点,突出关键。1、播放沙尘暴侵袭的片段,画面中大家头裹纱巾在风沙中艰苦地行走、司机因看不清道路

7、发生车祸、交通堵塞2、播放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家离失所的场面,同龄儿童所以失学。3、小动物迁居经过观看,幼儿在情感上引发了共鸣,加上老师合适的提问,愈加有利于幼儿的知识经验的汇总。“为何小动物会迁居?”“为何会山洪爆发?”这些问题的巧妙安排全部使幼儿想到因为没有树才会发生这么的情况。(三)、讨论抓住这一思维我立刻展开了下一个步骤的教学,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迁移幼儿新取得的知识经验。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抛向幼儿:“你认为植树造林有什么用呢?”经过集体商讨、小组讨论、部分提问、老师巡回指导等多个形式让幼儿的知识在这里作一个大汇总,也是对此次活动的检验,在讨论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然后老师以简笔画的形式快速的勾勒出幼儿的想法:防尘防沙、固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治理污水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最终让幼儿判定一组图片:乱砍伐树木、攀登树木、在树枝上悬挂物品、摇摆树木、给小树苗浇水、拔草、松土,为小树苗加上防护拦等让幼儿正确的判定这些行为的真伪,发展幼儿判定是非的能力。六、活动延伸:依据幼儿爱玩爱动的特点,我采取动静结合的方法,利用课后延伸时间率领幼儿到园内的种植园地去植树,借机还能够渗透3月12日是植树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此次活动,此时,也真正的表现了教育的延续性、实效性,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为幼儿的一生发展作好了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