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71837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0 2 0 0 5 - 2 0 0 9,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MangZhongLiterature总第409期/2012年第05期诗苑品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及意象特征曹润宇王莹。比如第60首:,时光匆匆奔向前, ,一天过了又一天。,不知不觉长成材, ,世上人人都惊叹。,将它作品来摧残, ,破坏他的娇丽颜。 ?唯我不朽美诗篇, ,我的诗歌尚流传, ,诗歌里面舞翩跹。一、简 介本文以国内针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赏析、评论文本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全局岀发,对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中的结构和意象进行研究。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研究首先体现在对诗作的结构和意象的研 究上

2、。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结构并非全是一成不 变的4 -4 -4 -2形式,而是多样化的:诗中的意象 具有时代性、谚语性、中心性、系列性和矛盾性等 特点。除此之外,尝试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个 别作品进行诠释和评析也是本文的重心之一。二、文献回顾在国内,目前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研究相对 来说滞后于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对诗作的赏析,主要分为两类:诗作的单篇赏析和译文 后附加的简要分析。前者散见于各种杂志刊物。这一类文章总体来说涉及的诗作不多,而且集中在少数几首在国 内比较普及的诗作,比如第18首、29 首、116首等。后者如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的屠岸译

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在大部分译文后 面,屠岸先生就诗歌的内容作了一小段简要译解。四十多年过去了 ,这些解释现在看来显得相对简略 和单薄。另外就是1995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石 宗山和崔健编著的友谊与爱情: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欣赏。这本书选取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部分 诗作的译文,并附加了简短的欣赏。第二种是对诗作的研究,分为单篇的学术论文 和专门著作。学术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期刊,而专门的著作目前国内只有一本,即罗益民所著英文版时间的镰刀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此 书主要集中于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主题进 行了研究。第三种是对诗作的注释。首先是各家在选编英 诗选集的时候,选取少数几首

4、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 行了注释。有的版本中还带有针对所选诗作的赏析。其次是全本注释。目前国内的全注释本不多,有: 钱兆明注释的十四行诗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此版本侧重个别单词的解释,注释整体比较简单,忽略了诗中的很多难点和要点;李明强译注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该版本是近年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注释最为详细全面的一部。第四种是翻译。目前大陆所见的全译本主要有: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上海:上海文 艺出版社,1962)梁宗岱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成都:四川人 民出版社,1983)曹明伦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 (桂林:漓 江出版社,1995)辜正坤译莎士

5、比亚十四行诗集(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8)梁实秋译十四行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岀 版社远东图书公司,2001)比较各个译本,会发现每个译本都有其岀色的 地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当之处。除语言和诗歌形 式之外,因为对于诗歌翻译来说,这两点永远都值 得推敲,几乎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里的不当主要指对原诗的理解,可能由于资料匮乏,产生了 一些明显的误解。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特征在十四行诗的独特形式,使其形式和内容紧密 关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仅在选词方面,而且在结构方面也同样发挥着表达诗歌意蕴的作用。莎士比亚写作的十四行一般遵照英式的韵脚格 式。分为四节:三个四行和一组对句 。前三节

6、集中 阐述一个主题,结论岀现在最后发人深省的对句之 中,实现逻辑推理的升华惊涛骇浪来拍岸 长江后浪推前浪 光海诞生小生命 纯洁高尚美青年 于是时间来捣乱 在他脸上刻皱纹 谁能对抗恶时间 直到最后审判日 风流倜傥美青年本诗的结构和韵脚严格按照 4 -4 -4 -2的四部 格式。各个部分循序渐进不断强化主题,情绪也逐渐加强:直至最终的对句拨云见雾:达到高潮。在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中,英式格式的十 四行诗在数量上占据多数,此外,意大利式十四行 诗的二段结构也为数不少。这种十四行诗一般是前八 行铺垫主题,引岀矛盾或表达渴望,利用余下的六104ChinaPuhiin IE nousFllieMan

7、gZhongLiterature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0 2 0 0 5 2 0 0 9,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总第409期/2012年第05期诗苑品鉴行给出结果。比如第63首: 时间将来逞凶残, 老眼昏花没精神, 青春活力不再来, 我为青年赋诗篇, 诗歌长吟人常在, 直到最后审判日, 风流倜傥美青年,青年将和我一般。 如同落叶在飘零, 如同太阳落西山。君之风采永相传。 死神拿你也无奈。世上的人都死去, 诗歌里面舞翩跹。,莎士除了英体四段式,意体两段式的结构外 比亚十四行诗有些在在内部结构上明显地分为三部 分。比如第54首:如果美人也贞洁 我们爱看玫瑰花 野蔷薇花也美丽 荆棘丛

8、中一点红 她们徒有美外表 玫瑰花儿可不同 永留芬芳在人间 当你寿终正寝时 不会随风而飘散此诗可分为2 10按照莎士比亚154首十四行诗的顺序,他在本诗 中首次对挚友产生微词,但态度仍旧温和谦逊 怒不燥,甚至极力为友人的背叛寻找借口,将其比喻成暂被乌云遮蔽的太阳,而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诗歌意境构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的衍生性也是其高超技 巧之一,他的一些诗并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意象发展 , 而是衍生岀多个系列意象,而且这些意象通常具有 某方面的共性。这种共性就像一条无形的线 ,把诗 中的多种意象串联起来 ,共同为主题服务。莎士比亚为了表达复杂矛盾的情感,常把截然相,她们玉体更动

9、人,,也爱把她香气闻,,可惜没有芬芳味,,夏天风中来争辉。,一生无人来追求,死后玉体被蒸馏,。英姿飒爽美青年,你的青春和玉体,永远活在我诗篇。2三个部分,属于典型的反的词语搭配在一起,构成充满矛盾的意象。如第35 首:“爱恨交织,我内心斗争若狂,以至自己最终沦为 一名同党,帮你这温柔贼肆意打劫自方”。虽然诗人的 挚友对其不忠,但诗人却为友人的错误不断开脱。“温 柔贼”这一自相矛盾的意象,深刻恰当地表达了此刻诗 人内心深处矛盾重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五、结语“点题、论证、结论”三段论式结构。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特征意象对诗歌艺术而言尤为重要,因为意象是诗歌以词语为笔触勾勒岀的画面。莎士比

10、亚在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运用非常丰富,正确解读这些意象是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关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主要分为两大类: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 然意象包括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社会意向则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士比亚在第二个类别意向的运用上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在第23首诗中,诗人把为爱情所困的 自己比作笨拙的演员:“像舞台上笨拙的演员,在慌 乱中忘掉了台词。”因为在16世纪的英国,戏剧演 岀盛行,莎士比亚就投身其中,曾写过剧本,也曾上台表演,生活富足之后又投资剧院,对舞台表演 是非常的熟悉,这就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具有 时代特征的例证之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还有中心性 性和冲突性等

11、特点。有些诗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意象展开的 这个中心意象,也就解读了全诗,比如第由于目前国内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解读问题 没有完全解决,还没有岀现针对每首诗的评析专著,译诗也存在若干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尝试在注释、 赏析两方面做一些探讨。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注释问 题。鉴于国内现有莎士比亚注释本的简单性和不完 善性,后续研究在进行注释的时候,应尽量做到详细、可读,并使用双语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 需求。其次是每首诗的评析。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集中,几乎每首诗都可以独立出现,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征。在整体上,这些诗作又隶属于一 个系列,组成一部完整的十四行抒情诗集 应对莎士比亚十

12、四行诗的结构、意象、音韵等特点进行分析。同时还 社会文化、衍生,解读了33首:红日冉冉升蓝天 广柔原野百花开 风流乌云飞满天 太阳玉体遭污染 我的太阳也曾经 他仅暂时属于我 天上太阳有污点 情人红杏爱岀墙,光芒万丈照人间, ,小河流水放光彩。,厚颜无耻来纠缠, ,无精打采溜下山。,光芒万丈照我身。 ,又把玉体献他人。 ,地上太阳也难免。 ,我的爱情不变迁。参考文献1 李明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DM.昆明版社,2008.2范志慧,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三种译文 比较J .河北大学学报,2006 (05).3罗益民.时间的镰刀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 社,2004.4邓巨,等.论典籍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经英译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2009(04).5 王改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特征探微口 .外国 文学,2006 03).:云南大学出以道德Puhi作者简介曹润宇(1979 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语料库翻译语言学研究研究生,唐山学院外语系讲师),男,河北唐山人,研究生,河北联合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王莹(1979 ),女,河北唐山人,主要从事语言教学研究 。,主要从事ninz Hemslie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