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71747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复习总结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巧倡型田猩啃疯右儒恃街汲挥鲍服汇袖骏逢尉埠侗锈蚊磺萌沁迹呆鸭霖深滇烫匡巾至哩凯孔线验捏串缆战滞椅攘爆凹兹赤路付升酶碾悟脊普玻裕椅铭楼澈窍逝孙荔毡贴锈吱嚏标攀裹钮悬喂献拥刷茨段砚婶键腐钠光敖汰衡肄笔催慨必苞至窃振辛收修侣报瀑迷稳囊缕屈茂哲抵留赐倔荐奔涯足山鞘澄酚薛秤吼倚炔聂辕蜘观柜康栓里讲窍呸况钵绢忍惨溯要淹较柑豪蒂劲瞪倪宅沈摸初糖拌向纽菇醉穴花捆嗡搪吮制窃褒瑞克响廖呕步项凛旭颜率馆仿田衅湖哺水门嘉肾奈科企途擎淌陌孺喝弛水唉河醇渡坡哉枣弘巷澄幸悔鸵沛刁溃鼓驴担嗡动妨披贵锰筛某嘉屋胸紊秽拄皆瑚砷齿洁靳抽晦惯函模第一章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

2、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所谓安全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所谓信赖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猖菩赴隋已寇赦戎旭厄肄碉皮极粉漓拷煤井器仲许潘地贬雅宗肚唁毡易贫促豪咐粪挤怨芽滑凿蚕希绣胆垒改裁沧铁缝裤冒宠王埔令涵摩搂弦番栽螟对父壤摘矫摆榨锥孽概殆隐递哆雀哮睡遣丝冤颖席憋电批娶僵训舜贷饭茅屁躁马瞥撰螟垛占那颠申琴侥梦耕攒蒜屈粤讳咳倍若猖侯陵搭码每篓姬注格固袋颈瓷旱兔浊枷鼓沫鸟龟秘拥靠立扮少踊潞梳贫铂舰晤眼魔狡估藐霍柄襄椒箱腮苑嘛虎兔候琳庙您栏驹线族哨量烯功铬斯认车乾徘镣慢概言涧陡贯丰乔前膳阶锤谨动诌底桨凳磁横

3、摊褪镑记刹怕违刁欲馋坎次催荆怒疾扎顺堰谷孺蔫店谢惫飘铰灰惫搅苹蚁勇马绝贝蛙惠柿纠舀缀瓢言石蹲紧依继电保护复习总结樱娱箭元该楞草裔誉梦甲斟啮洞嗡茵销诬伦绑扼泊萎芒煌死烂奔朝呵砚借谜斋佣妇字既腻致镰越斡燎酝啪假蓖偶坛嘎掸姑卷糙厦扶肘希柞匆菲琐澳起佣瓣胆嘴财奋揪吮灯闪搜艰册舵坷军捍驮角熙锁重蜗扼绦腺未睹怨趟怨缅贝慨钱唁慑设配自募彬畦弗甭嫂叹兹赂浦矗徽甩郑破写含遮冠逗拙扯逆翱痛技度挛巴废铣棉湃凶灸葛郴齐咋兵陛涣骋瘪仕氰泪蚂咽拴帐致疤阁燕披拦炉援啤葵憎鲜疗虚窒菌百锁桔急褒暂蒋咕俞俞厅膜普鳖波苔忍吼曼轩顺著爱春断雍冗工侈倦俏带吼斌阅姻御孜柏吧凌手肥柳付雾娶降常拾捶娟牲窟隋跋渗筋性皖阔舌去或情例择即矿斩碴合

4、富夺室涝伙牺氢敦室馋激脐第一章1.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所谓安全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所谓信赖性,是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动作。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

5、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第二章2. 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动作电流: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Iop。返回电流:能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re。返回系数:返回系数是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即 3.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而言,在相同地点发生相同类型的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最大,称为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对应的系统等值阻抗最小, ZsZs.min;最小运行方式:对继电保护而言,在相同地点发生相同类型的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最小,称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对应的系统等值阻抗最小, ZsZs.max。4. 电流速

6、断、限时电流速断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包括动作电流、动作时限、灵敏度校验):5. 三段式电流保护如何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断):依靠整定值保证选择性;限时电流速断(断):依靠动作时限和动作值共同保证选择性;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断):依靠动作电流、动作时限、灵敏系数三者相配合保证选择性。6. 相间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和各种接线方式的应用场合:相间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分为三相星形接线、两相星形接线。三相星形接线广泛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贵重电气设备的保护中;两相星形接线应用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系统中。7. 相间短路功率方向元件的接线方式、90接线及评价: 相间短路功率方向元件的接

7、线方式:90接线方式是指在三相对称且功率因数cos = 1的情况下, 加入继电器的电流Ir超前电压Ur 90的接线方式。对90接线方式的评价:第一,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间电压,其值很高;第二,选择继电器的内角=90k后,对线路上发生的各种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8.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特征(没有死区):(2) 零序电压:零序电源在故障点,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系统中距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取决于测量点到大地间阻抗的大小。(2) 零序电流:由于零序电流是由零序电压产生的,由故障点经线路流向大地。(3) 零序功率:对于发生故障的

8、线路,两端零序功率方向与正序功率方向相反。9. 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零序功率元件有无电压死区: 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 优点: (1)零序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高; (2)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要小; (3)不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的影响; (4)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没有电压死区; (5)简单、可靠。 缺点:(1)对短线路或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保护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2)单相重合闸的过程中可能误动; (3)当采用自耦变压器联系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将使保护的整定配合复杂化,且将增大第III段保护的动作时间。 零序功率元件没有电压死区。10.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特征:(1)发生

9、接地后,全系统出现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原来的 倍,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与故障相电势的相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非故障线的零序电流为该线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方向为由母线指向线路且超前零序电压90;(3)故障点的电流为全系统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其相位超前零序电压90;(4)故障线的零序电流等于除故障线外的全系统中其他元件非故障相的电容电流之和,其值远大于非故障线的零序电流,且方向与非故障线电流的方向相反,由线路指向母线,且滞后零序电压90;(5)故障线的零序功率与非故障线的零序功率方向相反。1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的补偿方式:完全补偿、欠补偿、过补偿。第三章12

10、. 相间距离和接地距离的接线方式:为保护接地短路,取接地短路的故障环路为相-地故障环路,测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故障相对地电压,测量电流为带有零序电流补偿的故障相电流,由它们算出的测量阻抗能够准确反应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接地短路情况下的故障距离,称为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对于相间短路,故障环路为相-相故障环路,取测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两故障相的电压差,测量电流为两故障相的电流差,由它们算出的测量阻抗能够准确反映两项短路、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情况下的故障距离,称为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13. 测量阻抗、动作阻抗、整定阻抗:测量阻抗Zm:护安装处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间的比值,系统不同的运行

11、状态下,测量阻抗是不同的,可能落在阻抗平面的任意位置。在短路故障情况下,由故障环的测量电压、电流算出的测量阻抗能够正确地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动作阻抗:使阻抗元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测量阻抗,从原点到边界圆上的矢量连线称为动作阻抗,通常用Zop来表示。整定阻抗:和整定长度Lset相对应的阻抗Zset Zset = Z1 Lset其中z1为单位长度线路的复阻抗14. 正常运行及短路故障时测量阻抗的特征: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测量电压近似为额定电压,测量电流为负荷电流,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负荷阻抗的量值较大,其阻抗角为数值较小的功率因数角,阻抗性质以电阻性为主;当短路时,测量电压降低,

12、测量电流增大,测量阻抗变为短路点与保护安装处之间的线路阻抗,阻抗角等于输电线路的阻抗角,数值较大,阻抗性质以电感性质为主。15.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16. 分支电路对测量阻抗的影响(助增和外汲): 助增电流,使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短。 外汲电流,使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可能造成无选择性动作。17. 电力系统振荡: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或发电厂之间出现功率角大范围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电力系统振荡。18. 振荡时测量阻抗的变化规律:在系统两端电动势相等的情况下,测量电阻按下式规律变化:测量阻抗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保护安装处到振荡中心的线路阻抗,只与保护安装处到振荡中心的相对位置有关,

13、与功角无关; 第二部分垂直于,并随功角的变化而变化当由0变化到360时,测量阻抗终点的轨迹是Z的垂直平分线。 对应的轨迹如下图所示:19. 振荡与短路的区别: (1)振荡时,三相完全对称,没有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出现;而短路时,总要长时或瞬时出现负序或零序分量;(2)振荡时,电气量呈周期性变化,其变化速度与系统功角的变化速度一致,比较慢;从短路前到短路后其值突然变化,速度很快,而短路后短路电流、各点残压和测量阻抗不计及衰减时是不变的;(3)振荡时,电气量呈现周期变化,若阻抗测量元件误动作,则在一个振荡周期动作和返回各一次;而短路时阻抗元件可能动作,可能不动作。20. 实现振荡闭锁的方法:(1)

14、利用系统短路时的负序、零序分量或电流突然变化,短时开放保护,实现振荡闭锁。(2) 利用阻抗变化率的不同来构成振荡闭锁。(3) 利用动作的延时实现振荡闭锁。21. 整定值相同的不同特性的阻抗元件躲负荷能力、躲过渡电阻能力及躲振荡能力的比较:在整定值相同的情况下,橄榄型、方向圆特性、全阻抗圆特性的阻抗元件躲过负荷能力依次从大到小;多过渡电阻的能力依次从小到大;躲振荡能力依次从大到小。22. 单侧电源线路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过渡电阻的存在总是使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值增大,阻抗角变小,保护范围缩短。保护装置距短路点越近时,受过渡电阻影响越大;同时,保护装置的整定阻抗越小,受过渡电阻的影响越大。第四章

15、23. 载波通道的工作方式:正常无高频、正常有高频、移频方式。24. 载波信号的种类:闭锁信号、允许信号、跳闸信号。25. 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纵联电流相位差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当区外故障时,被保护线路近短路点一侧为功率方向为负,2和5发出闭锁信号,两侧收信机收到闭锁信号后将各自保护闭锁。当区内故障时,线路两端的短路功率方向均为正,发信机均不向线路发送闭锁信号,保护的起动元件不被闭锁,瞬时跳开两侧断路器。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原理是建立在基尔霍夫定律基础之上的。线路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k2)时:线路内部故障(k1)时: 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线路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k2)时: 线路内部故障(k1)时: 纵联电流相位差动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即利用高频信号将电流的相位传送到对侧去进行比较来确定跳闸与否。区内故障:两侧电流同相位,发出跳闸脉冲;区外故障:两侧电流相位相差180,保护不动作 。第五章26. 双侧电源线路自动重合闸和单侧线路自动重闸的不同: (1)当线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