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1508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预防措施天气炎热、潮湿是夏季常见的特点,同时伴随着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威胁,为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针对多变的雷雨天气,暴雨雷电灾害预防工作要求如下:一.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安全防患意识。各部门要强化和落实对防暴雨防雷电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暴雨季节不外出游玩,特别是节假日,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在上下班途中突遇暴雨,应及时躲避在安全区域。2、上班期间,如遇雷暴雨,各区域应及时关好门窗,切断电源。3增强防雷防暴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多了解防暴雨防雷的知识,突遇暴雨或雷电,应沉着应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二.户内防雷须

2、知: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三.户外避雷须知:、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

3、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

4、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足球、篮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1、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

5、,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11、此类天气每天上班应准备衣具,任何代步工具或车辆行驶在路上时严格遵循交通信号及路段的路标通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四.大风天气安全防范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员工应及时掌握信息,做好自身安全防范措施,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2、大风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时,少在高层楼之间骑车或步行通过,因为高层楼之间很容易形成窄管效应,容易给出行带来危险;、不要在广告牌下面逗留,因为大的广告牌匾在风力较大时,很有可能瞬间倒塌;4、风大时一定要留意远离上了岁数的老树,因为老树本身根基不牢,有可能会出现树根或树枝断裂导致砸伤;5、此外大风天气最好不要在屋顶或者在高层进行露天作业。6、要做安全防范措施就要在大风来临前提前做好,不要在大风已经到来时发现有不牢固的地方再去补救,容易造成人员伤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