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71382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基坑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质量标准:(一) 依据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二) 基本要求:1、开挖准备:(1) 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平整场地,清除和搬迁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 所有障碍物;(2) 做好防洪、排洪工作保证场地不积水;(3) 设置测量控制网,水准点要求设在不受基坑影响之处;(4) 挖土机械,降水设备试运转正常。2、基坑排水:(1) 设置有效的地面截水措施;(2) 基坑内设排水沟,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直径700-800MM集 水井。排水沟、集水井应在基础轮廓线外。排水沟边缘离开坡脚不小于0.3M,坡度为0.10.5%,并应比地面低3

2、00-500MM,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1.0M,并深于抽水阀深度,井壁应及时加固,集水井内水及时排出。3、人工降水:(1) 井点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应防止波网破坏,下入井点孔前,必须逐 根检查,保证滤网完好;(2) 降水设备的管道部件和附件在组装前,必须检查和清洗,并妥善保管;(3) 井孔应垂直,深度符合要求,孔径上下一致;(4) 滤管位置应按要求埋设,严禁将滤管插入土中;(5) 灌填砂料前应把孔内泥浆稀释,灌填高度应满足要求,灌填量不得少于计算值的95%;(6) 轻型井点: 井点管连接管与集水总管使用前严格清洗; 井管埋设要求冲孔直径不小于300MM ,冲孔深度比滤管低0.5M ,井点

3、管 位平砂滤之间; 井点管埋设后应检验渗水性能: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砂滤料时,管 口应有泥浆水冒出或向管内灌水时,能很快渗下方为合格; 井点管在地面以下0.51.0M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实,以防止漏气; 埋设完毕应检查漏水、漏气、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 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抽水,并准备改电源;(7) 喷射井点: 喷测井管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成孔直径为400-600MM,深度应比滤管深1M ; 套管内含泥量小于5%才下井管及灌砂; 下导管进水泵应连续运转,下好手,立即试抽排泥,水变清为止,地面测 定真空度不宜小于93300Pa 试抽两天后更换新水,工作时应保持工作水清洁;(8) 电渗井点: 阳极

4、使用钢管(D=50-70MM )或钢筋(D 25MM)埋设时应垂直严禁与阴极 相碰 阳极外露在地面上20-40CM,入土深度比井点深50CM ; 阴阳极间距一般为0.8-1.0M(采用轻型井点)或1.2-1.5M(采用喷射井点); 通电前应将阳极、阴极之间金属与其他导电物清理干净,有条件应涂沥; 在不需要通电范围(渗透系数较大土层)的阴极表面涂两层绝缘; 通电时,电压不宜大于60V,土中电流密度0.5-1.0A/M2 ;(9) 深井井点: 深井布孔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深井孔径应较井管直径大300MM以上,钻孔深度根据抽水期间可能沉积 高度适当加深; 井管沉放前,应用压缩空气洗井,或用吊筒反复上

5、下取出洗孔; 井安放力求垂直,过滤部分应放置在设计位置,井管与土壁间填砂滤料, 该滤料直径大于滤网直径。4、开挖:(1) 深基坑开挖总原则: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严格按设计要求 控制每个层面深度,在各处挖土面支撑体系全部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强 度70%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土方施工,先挖围檩支撑范围内土体,并及时进 行围檩支撑施工;(2) 采用机械开挖,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底面0.5M;(3) 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坑底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4) 挖土期间严禁挖土设备撞击支撑体系,设计未允许,严禁施工机械上支 撑,围檩施工;(5) 坑内预留土设计,坡度应根据

6、土质情况确定,一般高度W 3.0M ,坡度 W 2。超过上述值应分台阶留置工坡台阶宽度3.0M ;(6) 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超载,尤其是大型施工机械行走路线 及停靠地点;(7) 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堆土或留作回填土用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及堆土 高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8) 基坑挖至土面后,应对坑底找平,如有小部份超挖,应用素填土,灰土 或砾石回填,并整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密实度;(9) 基坑开挖至设计挖土面后,应及时施工排水沟和集水井及垫层,控制围 护结构无支撑暴露时间控制在48小时以内。5、监测:在基坑降水挖土阶段,对支撑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严密监测。发 生事故险情及时处理

7、。二、风险分析: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在下空间要求的不断提高,深基坑开挖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但由于对地基土认识不足,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 改善,使得深基坑开挖风险相当大。深基坑开挖施工与前后施工环节搭接密切, 前期围护结构没有保证质量或后期底板没有及时施工,都可能引起工程事故。 除此之外,深基坑开挖工程本身也要求施工队伍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否则 围护结构变形,导致周围管线、道路、建筑破坏,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难以估 计。降水工程使用不当,将使周围地基土发生不可恢复的差异沉降。深基坑 开挖受天气影响也是造成风险系数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降雨将直接引起基坑积 水无法施工,或挖方、堆土边坡失稳造成工

8、程事故。地下水降深或降低太慢原因分析:1、施工组织设计不周全,或施工时没完全按照施组及有关规范执行;2、安装管线前缺乏必要清洗;3、试抽、洗井工作不到位,造成井淤塞; 围护结构变形太大原因分析:4、使用真空泵的井,粘土封口有欠缺。1、挖土阶段,施工管理混乱,没有落实好施组中合理开挖流程;2、围护结构无支撑暴露时间太长;3、围护结构四周堆载超过设计要求。周围管线建筑变形过大原因分析:1、围护结构本身设计、施工出现问题,围护结构本身变形引起周围环境变形;2、因基坑内降水引起周围环境水位下降;3、监测频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周围环境变化趋势。三、控制点:项目要点1.防止地下水降深不足或降 低太慢a详细

9、复查降水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到地下情况复杂性,保证降水 方案合理;施工严格按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规定执行, 避免出现 死井;C、管线安装臆必须要清洗d灌填砂填料后,及时按规定试抽,洗井e、井点孔口到地面上定深度应用粘土填塞封孔,防止漏气和地面水下渗2控制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 影响a、抽出地下水含砂量应符合规定,如水质浑浊,应分析原因,并及时 处理,防止泥砂流失b、适当放缓降水坡度,减少不均匀沉降C、井点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加载d、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减少降水时间e、对沉降要求较高区域米用隔水墙或回灌技术3防止围护结构发生过大变 形a严格执行“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的原则b、挖土至

10、设计挖土面后及时进行排水措施,垫层,支撑施工控制无撑暴露时间72小时以内C、发现围护结构有质量问题及时并派充足施工力量进行修补,以免影 响支撑施工,增加暴露时间d、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土体超载不超设计要求4控制挖土对周围环境 影响a加强各施工环节管理,尽量减少围护结构变形b、挖土阶段对周围有保护要求的对象进行严密监测Cx 有充足的事故应急能力(措施,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四、预检项目:项目检查要点1施工方案a人员、机械配备情况b、挖土方案C、降排水方案d、监测及事故应急方案2复测a、红线、轴线、标高b、控制坐标转移保护3降水系统a降水材料尤其是人造砂质量情况b、井管、滤管、滤网完整情况4降水深度开

11、挖前满足设计要求五、隐蔽工程:项目验收要点1深井井点a、成孔质量b、充填砂滤料量及高度2分层开挖标问及基底标局满足设计及施组要求3基底土质会同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六、实测抽查:项目抽查要点1开挖面标局及边坡坡度满足设计及规范2降水系统运转正常3堆土高度满足设计及规范4围护结构荷载a周围堆载不超过设计要求施工机械不碰撞支撑,设计未允许,施工机械不上支撑七、旁站检查:项目检查要点1开挖a开挖标高距设计标高20CM时,人工开挖b、接近红红,灰线时,严密注视避免误差2降水系统洗井,试抽正常操作,抽出清水3意外事故处理处理措施的可靠性八、试验项目:项目说明1降水深度开挖期间,定期测量,保证地下水标局在开挖面以下1/2-1M九、提供资料:1、挖土、降水施工方案;2、井点成孔记录;3、降水记录;4、隐蔽工程验收单;5、技术核定单;6、工程量变更单;7、事故处理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