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70973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及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原则 为了发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职能,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就必须讲求质量,才干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要提高成本核算质量,除了建立合理、可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遵循成本核算的原则。概括起来一般有下列几条 1.确认原则 是指对各项经济业务中发生的成本,都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加以认定和记录。只要是为了经营目的所发生的或预期要发生的,并规定得以补偿的一切支出,都应作为成本来加以确认。对的的成本确认往往与一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范围和时期相联系,并必须按一定的确认标准来进行。这种确认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重要侧重定量,但也会随着经济条件和管

2、理规定的发展而变化。在成本核算中,往往要进行再确认,甚至是多次确认。如确认是否属于成本,是否属于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 (如临时设施先算搭建成本,使用后算摊销费)以及是否属于核算当期成本等。 2.分期核算原则 施工生产是川流不息的,公司 (项目)为了取得一定期期的施工项目成本,就必须将施工生产活动划分若干时期。并分期计算各期项目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应与会计核算的分期相一致,这样便于财务成果的拟定。公司会计准则第51条指出:成本计算一般应当按月进行,这就明确了成本分期核算的基本原则。但要指出,成本的分期核算,与项目成本计算期不能混为一谈。不管生产情况如何,成本核算工作,涉及费用的归集和分派等都必须按

3、月进行。至于已完施工项目成本的结算,可以是定期的,按月结转,也可以是不定期的,等到工程竣工后一次结转。 3.相关性原则 也称 决策有用原则.公司会计准则第I1条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规定,满足有关方面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公司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成本核算要为公司(项目)成本管理目的服务,成本核算不只是简朴的计算问题,要与管理融于一体,算为管用。所以,在具体成本核算方法、程序和标准的选择上,在成本核算对象和范围的拟定上,应与施工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规定特性相结合,并与公司 (项目)一定期期的成本管理水平相适应。对的地核算出符合项目管理目的的成本数据和

4、指标,真正使项目成本核算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无管理目的,成本核算是盲目和无益的,无决策作用的成本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4.一贯性原则 这是指公司(项目)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应前后一致。公司会计准则第51条指出:公司也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的规定自行拟定成本计算方法。但一经拟定,不得随意变动.只有这样,才干使公司各期成本核算资料口径统一,前后连贯,互相可比。成本核算办法的一贯性原则体现在各个方面,如耗用材料的计价方法,折旧的计提方法,施工间接费的分派方法,未完施工的计价方法等。坚持一贯性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如确有必要变更,要有充足的理由对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改变的必要性

5、作出解释,并说明这种改变对成本信息的影响。假如随意变动成本核算方法,并不加以说明,则有对成本、利润指标、盈亏状况弄虚作假的嫌疑。 与可比性原则不同的是:可比性原则规定公司(项目)尽也许使用统一的成本核算、会计解决方法和程序,以便横向比较。而一贯性原则则规定同一成本核算单位在不同时期尽也许采用相同的成本核算、会计解决方法和程序,以便于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 5.实际成本核算原则 这是指公司(项目)核算要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公司会计准则第52条指出,公司应当按实际发生额核算费用和成本。采用定额成本或者计划成本方法的,应当合理计算成本差异,月终编制会计报表时,调整为实际成本.即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实际产量(

6、已竣工程量)以及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实际成本。 6.及时性原则 指公司(项目)成本的核算,结转和成本信息的提供应当在规定期期内完毕。要指出的是,成本核算及时性原则,并非越快越好,而是规定成本核算和成本信息的提供,以保证真实为前提,在规定期期内核算完毕,在成本信息尚未失去时效情况下适时提供,保证不影响公司 (项目)其他环节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7.配比原则 是指营业收入与其相相应的成本,费用应当互相配合。为取得本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应与本期实现的收入在同一时期内确认入帐,不得脱节,也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便对的计算和考核项目经营成果。 8.权责发生制原则 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

7、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解决;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极责发生制原则重要从时间选择上拟定成本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公司的支出和收益。根据权贡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成本状况和经营成果。 9.谨慎原则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成本、会计核算中应当对公司 (项目)也许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此,公司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提取坏帐准备、加速折旧法等,就体现了谨慎原则的规定

8、。 10.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界线,以对的地计算当期损益。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如支付工资、水电费支出等。所谓资本性支出是指不仅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同时该项支出的发生有助于以后会计期间的支出,如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11.重要性原则 是指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业务内容,应作为核算的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的经济业务内容,可以相对从简解决,不要事无巨细,均作具体核算。坚持重要性原则可以使成本核算在全面的基础上保证重点,有助于加强对经

9、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和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达成事半功倍,简化核算,节约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12.明晰性原则 是指项目成本记录必须直观、清楚、简明、可控、便于理解和运用。使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了解成本信息的内涵,弄懂成本信息的内容,便于信息运用,有效地控制本项目的成本费用。 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和规定 (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任务 鉴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所处的重要地位,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应完毕以下基本任务; (1)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和公司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的有关规定,控制费用,促使项目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

10、、物力和财力。这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先决前提和首要任务。 (2)对的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这是项目成本核算的主体和中心任务。 (3)反映和监督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毕情况,为项目成本预测,为参与项目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经营管理,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主线目的。 (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规定 为了圆满地达成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和核算目的,对的及时地核算施工项目成本,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在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中要遵守以下基本规定, 1.划清成本、费用支出和非成本、费用支

11、出界线 这是指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即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与其他支出,营业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线。这个界线,也就是成本开支范围的界线。公司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在本期内发生的各项支出,根据配比原则,应所有作为本期的成本或费用。只有这样才干保证在一定期期内不会虚增或少记成本或费用。至于公司的营业外支出,是与公司施工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所以不能构成工程成本。公司会计准则第54条指出: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公司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所以如误将营业外收支作为营业收支解决,就会虚增或少记公司营业 (工程)成本或费用。 为此,施工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不得列入成杰、费用的支出

12、见第一章第一节。 由此可见,划清不同性质的支出是对的计算施工项目成本的前提条件。 2.对的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线 这是指对允许列入成木、费用开支范围的费用支出,在核算上应划清的几个界线。 (1)划清施工项目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线 施工项目成本相称于工业产品的制导致本或营业成本。财务制度规定:为工程施工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涉及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为工程施工而发生的各项施工间接费 (间接成本)分派计入工程成本。同时又规定: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见期间费用与施工生产经营没有

13、直接联系,费用的发生基本不受业务量增减所影响。在制导致本法下,它不是施工项目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对的划清两者的界线,是保证项目成本核算对的的重要条件。 (2)划清本期工程成本与下期工程成本的界线 根据分期成本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要划分本期工程成本和下期工程成本。前者是指应由本期工程承担的生产花费,不管其收付发生是否在本期,应所有计入本期的工程成本之中;后者是指不应由本期工程承担的生产花费,不管其是否在本期内收付(发生),均不能计入本期工程成本。划清两者的界线,对于对的计算本期工程成本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就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具体化,因此要对的核算各期的待摊费用和予提费用。(3)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

14、之间的成本界线 是指规定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不得张冠李戴,互相混淆,否则就会失去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意义,导致成本不实,歪曲成本信息,引起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4)划清未竣工程成本与已竣工程成本的界线 施工项目成本的真实限度取决于未完施工和已竣工程成本界线的对的划分,以及未完施工和已完施工成本计算方法的对的度,按月结算方式下的期末未完施工,规定项目在期末应对未完施工进行盘点,按照预算定额规定的工序,折合成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蔓。再按照未完施工成本计算公式计算未完分部分项工程成本。 竣工后一次结算方式下的期末未完施工成本,就是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明细帐所反映的自开工起至期末止发生的工程累计成本。 本期

15、已竣工程实际成本根据期初未完施工成本,本期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期末未完施工成本进行计算。采用竣工后一次结算的工程,其已竣工程的实际成本就是该工程自开工起至期末止研发生的工程累计成本。 上述几个成本费用界线的划分过程,事实上也是成本计算过程。只有划分清楚成本的界线,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才干对的。这些费用划分得是否对的,是检查评价项目成本核算是否遵循基本核算原则的重要标志。但应当指出,不能将成本费用界线划分的做法过于绝对化,由于有些费用的分派方法具有一定的假定性。成本费用界线划分只能做到相对对的,片面地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追求成本划分的绝对精确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3.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索赔制度。 (2)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记录制度。 (3)制订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以及材料、结构件、作业、劳务的内部结算指导价。 (4)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查制度,使项目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项目成本核算必须有帐有据 成本核算中要运用大量数据资料,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