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708394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 项目摘要1.1 项目名称*县 2010年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1.2 建设性质新建1.3 项目实施单位*县农业局1.4 项目主管单位*县发改委、*县农业局1.5 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年限为 1 年(2010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2 月)1.6 项目建设地点*县六个乡镇: 宋溪、石渡、新宁、罗坪、杨洲、南市。1.7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1750 m(每个农技 推广服务站综合办公场所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购置检验试验设 备、培训设备、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624台(套)件。1.8 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支持,一

2、是改善乡(镇)站基础设施及办公条件, 充分调动广大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农业服务队伍。 二是为乡(镇)站配备基础的分析检验设备,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 快捷、优质的服务。三是利用乡(镇)站这一阵地,加大农民的培 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科技成果率,促进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1.9 项目资金规模和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 264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资金 120 万元,省扶 持 72 万元,地方配套 72 万元。申请的资金主要用于新建办公用房、 农技服务大厅、农民培训教室、检验实验用房、资料室等和购置办 公、检验实验、培训等仪器设备及交通工具。1.10 项目预期效益-建立一支适应*县

3、“三农”新形势、体制通畅、机制灵活的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成为我县农业发展 科技依托和技术传播的主渠道;-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新技术推广的软硬件装备达到国内 先进水平,工作条件、基础条件、分析测试手段和服务功能进一步 完善与提高;-能够将新技术直接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的 高技术含量和农业生产的高品质,使农业生产走“优质、高产、节本、 增效”的路子,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保障。1.11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1.11.1 组织管理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叶存祥同志兼任。 领导小

4、组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保证项目建设所 需设备及时到位和项目建设质量,并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项 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项目能够按期全面完成建设内容。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办公室具体负责推动项目前期工作, 并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1.11.2 仪器设备管理 项目仪器设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在保证设备先进和确保质量 的前提下,使所配备的仪器价格公正合理。招标原则:严格按项目 招标程序进行。1.11.3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帐,专人负责。在资金使 用上严格实行主管领导审批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5、项目依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十分重视,陆 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种子 法、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等一系列涉及到“三农”问题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农技推广体 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县是农业大县,服务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 本渠道,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社会服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县种植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传 统的技术推广、科技培训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三农”工作需要。 要从根本上提高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把*县特色产业做 强,把优势产业做大,必须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投资

6、力度。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 自然资源条件*县地处赣西北,地理位置:南起北纬 2853,北抵北纬 29 35,南北宽约 77.4 公里,西自东经11429,东迄东经 11527, 东西长约 93.3 公里。东西直径为 93.3 公里,南北直径为 77.4 公里, 土地总面积为 3697平方公里,四周多山,属于平原、丘陵和山林不等 的复杂地势。全县有大小河流 603 条,其中本县境内 543 条,流出外县 48 条,外县流入 12 条,总长度 1983.7 公里,流域面积 3586.23 平方 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 29.527亿立方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 特点:气候温和湿润,四

7、季分明,雨水充沛,霜期较短,春季温湿, 夏季炎热,秋季干爽,冬季阴寒。2.2.2 社会经济条件*县是九江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 产基地,总人口 3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5 万人,武宁现有土地 面积3506.6 平方公里、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县还被命名为全 国“中华猕猴桃之乡”,年野生产量 500 吨,最大单果为 221.4 克, 为全国之最;“ 武宁黑芝麻”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香 菇、板笋、小竹笋等土特产以及薇菜、野葛等天然绿色食品产量丰 厚。近年来,*县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在实现粮食 总产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加工香菇、板笋、小竹笋等土

8、特产以 及薇菜、野葛等天然绿色食品,农民人均纯收入4898 元,农业总产 值 15.9 亿元。2.2.3 现状分析*县农业局现有农业技人员 226 人,其中(高级农艺 7 人、中 级农艺师45人,助理农艺师98人),本科以上学历28 人,专科以 上学历79 人,中专及高中以上学历92人。现建有 20 个基层农技推 广服务站,隶属县农业局,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农技推广站下设 农作物栽培站、植物保护和检疫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产品质量 安全检验监测站和办公室5 个职能科室,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办 公条件依然落后,科技推广手段相对滞后,设备设施相对缺乏,尤 其是宋溪、石渡、新宁、罗坪、杨洲、南市六个

9、乡镇仅罗坪有简易 办公楼房,其余五站均在外租赁办公场所,办公条件十分艰苦,严 重影响农技推广工作更好的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体系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自成立以来,农技人员每年从2月底全体技术人员 带工作任务进入到各乡镇场,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农业生 产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开展实用科技培训,推广高产优质新品 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挖 掘增产增效潜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粮食单产较60年代增长了近8 倍,人均收入增长了近40倍,先后推广了40多项农牧业生产新技术, 引进推广了6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我县的农业科技含量水平较五年 前

10、提高了4个百分点,农业产值增加了37165万元。2.3项目建设必要性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完善和加 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因地制宜地普 及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加快发展粮食、特色农产 品、特色林果及畜牧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强农 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也都把加强基 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十一五”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重要内容。*县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以及农业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农业 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猕猴桃、黑芝麻、香菇、板

11、笋、小竹 笋等作物主产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发 展,以效益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制度的推广应用,对农业技术 服务体系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农技推广的主力军,长期以来伴随 着改革的艰难探索,尽职尽责,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持以服务 “三农”为宗旨,狠抓重大技术示范与推广,强化技术服务,为发 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由于目前我县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手段落后、设施条件差 仪器设备不足和老化,应有的服务职能难以发挥,无法适应现代农 业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 收致富。因此,加强我市乡

12、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意义 重大,势在必行。第三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3.1*县六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情况3.1.1 人员状况、工作职责*县农业局现有农技人员 226 人,其中:县级 105 人,农技片 区站 121 人,基层农技人员占县级人员的 54%;具有高级职称的 7 人,中级职称的 45 人,初级职称的 98 人。负责实施全县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农业开发规划;负责农 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资源综合配置和品质改善;预测农产品及农 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等农村经济信息,指导农用耕地、基本农田保 护、农田基本建设、植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农业救灾工作; 负责农

13、作物检疫和土壤肥力监测、增肥地力;负责农业生产主要技 术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菜蓝子工程”建设;实施农业科 研、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及队伍建设。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自 镇级机构改革后,充分发挥推广的作用,运转正常,有效地开展了 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通过抓好农业特色 基地建设,引导广大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贡献。 罗坪站:现有农技人员8人,其中,大学本科1人,大专学 历1人,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6人。农艺师2人,畜牧兽医师1人, 助理农艺师4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人。 宋溪站:现有农技人员6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高中及 中专

14、以上学历5人;农艺师1人,助理农艺师4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 人; 石渡站:现有农技人员7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高中及 中专以上学历7人;助理农艺师6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人。 新宁站:现有农技人员8人,其中,大学本科1人,大专学 历3人,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4人;农艺师1人,助理农艺师5人, 助理畜牧兽医师2人。 杨洲站:现有农技人员5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高中及 中专以上学历4人;助理农艺师4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人。 南市站:现有农技人员7人,其中,大专学历2人,高中及 中专以上学历5人;畜牧兽医师1人,助理农艺师5人,助理畜牧 兽医师1人。3.1.2基础设施情况1997 年开展推进基层农技

15、体系改革,现全县建成 20 个基层农 技站。目前,已实现工资全额保障,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办公条 件依然落后,科技推广手段相对滞后,设备设施相对缺乏,尤其是 宋溪、石渡、新宁、罗坪、杨洲、南市六个乡镇中仅罗坪有简易办 公楼房,其余五站均在外租赁办公场所,办公条件十分艰苦,严重 影响农技推广工作更好的开展。 罗坪站:现在乡镇集镇有简易二层办公楼一栋,面积为120 m2,有办公电脑1台,咨询电话1部,没有任何推广设备。 宋溪站:现依靠租赁房屋办公,面积为80 m2,有办公电脑1 台,咨询电话1部,没有任何推广设备。 石渡站:在乡镇集镇没有办公楼,依靠租赁乡镇政府办公室办公,面积60 m?,有办公电

16、脑1台,咨询电话1部,没有任何推广设备。 新宁站:在乡镇集镇没有办公楼,依靠租赁乡镇政府办公室 办公,面积为40 m?,有办公电脑1台,咨询电话1部,没有任何推 广设备。 杨洲站:现在乡镇有合建简易二层办公楼一栋,面积为80 m?,有办公电脑1台,咨询电话1部,没有任何推广设备。 南市站:在乡镇集镇没有办公楼,依靠租赁乡镇政府办公室 办公,面积为30 m2,有办公电脑1台,咨询电话1部,没有任何推 广设备。3.2承担项目能力和条件长期以来, *县农业局承担着全县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 示范;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处置;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