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708073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作业一1、 什么是政府?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层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借助政府机构执行和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从外延的角度理解,对政府的含义则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拟定。广义的政府涉及各类国家权力机关在内,即政府是一种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总和;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执掌国家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 对政府的狭义理解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权力进行功能性划分和限制制衡的产物,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3种基本的功能性权力,而把政府仅仅归结于行政权力。但是从国家权力运营的历史经验和现状来看

2、,仅仅限于从行政权力的角度来界定政府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理论上来看,按照政府的一般性定义,政府是统治阶级承当、行使国家公共权力,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但是是公共权力的不同功能,在本质意义上这些功能是统一服务于统治阶级意志和规定的,因此,政府是这些权力的组织工具,事实上涉及了公共权力的这些所有功能。 因此我们所理解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即把政府界定为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现代政府应当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中所承当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政府职能的本质上是将统治阶级意志具体化,代表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就其内容来看

3、,政府职能重要是,第一、维持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第二、调节社会关系和实行社会监督,第三、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控制或施加影响。第四、管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第五、发展与她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第六、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避免外来威胁干涉和侵犯。 政府职能具有两重性,即从政府职能的属性角度划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的直接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借助政府政治统治职能的履行,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压迫和制裁,因此政治统治职能又被称为政府的阶级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的直接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又被称为政府的公共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对内和对外只能两

4、个部分,对外只能是指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对外关系,对内职能重要是指维持国内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和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国民福利等。3、现代中国政府应当具有哪些职能?为什么? 政府职能的履行是政府配备社会资源的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是最为基本的两种社会资源配备机制,从经济运作的规律来看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备只能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能是有限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拟定。 材料中2月3号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拟定的金融增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提出的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信贷服务9项措施就是政府职能中的社会管理职能所体

5、现的维护国内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和公共服务事业的职能。具体来讲,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政府职能重要应当是,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市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经济立法执法等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扩大政府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优化政府自身的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的法治化和高效化。 作业二个人讨论提纲: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协助公众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波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

6、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自身并不就是舆论,因此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 舆论监督的功能作用: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舆论监督的社会调节功能;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规定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联系实际的例子: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

7、有力武器。例如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由于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本地一种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后,涉案人员所有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济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种例子。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后来,其驾驶的宝马汽车忽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尚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由于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

8、发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避免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多种行为的约束功能,并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当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节,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此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渐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规定有相应的法律规

9、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在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体现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协助的。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重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

10、直接监督。(2)是舆论监督,社会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和采用多种形式,体现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见解,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营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是社会团队监督,即多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作业三读书笔记:同窗们自己可以选择作业上的其她书目,按照我给出范文格式进行写作。书名:君主论作者: 马基雅维利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8年版一、作者简介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o Mchveli, 14-157),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动家

11、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重要反映在她的代表作,也是她的第一部作品君主论中。君主论谈的是君主统治之术,她主张政治非道德化,说君主应兼具狮子的凶残和狐狸的狡猾。在书中,她不惜笔墨,从理论到实例,反复告诫君主们要依托自己,依托自身的能力,依托并运用人民来夺取政权,维系统治。书中,她以相称的篇幅论述君主在应具有崇高的品德、超凡的能力的同步,还强调,作为君主,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也可以行欺诈之术,不顾信义、不避恶行。马基雅维利的这种主张以及她那丝毫不加掩饰的率直态度,是不符合当时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道德规范的。尽管封建统治者们其实时时在这样想,每天在那么做。然而由于马基雅维利在书中讨论的君主统

12、治之术是专门在为建立君主专制,巩固君主专制政权出筹划策,因此,她一概简朴地把人性归结为自私、忘恩负义、贪得无厌、损人利己,这又是走了极端,太过片面。她宣扬的君主可以背信弃义、欺骗狡诈、不择手段,在任何时期,从道德政治的角度,都是不能被正统所接受的。这也是马基雅维利及其理论在后世被批判的因素。二、重要内容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如何维持。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十一章),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性质、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涉及: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样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涉及: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托她人的军队和依托幸运获得、通过

13、犯罪方式获得。可以说,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君主国最为牢固,作者对君主国权力的来源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教读者如何对当时的形势和权力分布进行分析,并协调这些力量。 第二部分(第十二章至十四章),作者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和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军队涉及:援军、混合军、雇佣军和自己的军队。从政治的角度讲,任何军队都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团,军队为自己实质领导服务。因此,要让军队效忠,最佳的措施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其她的军队都是建立在其她利益基本之上,无法反映和执行君主的意志。在军事方面,英明的君主应当:整顿军队训练士卒,思考战略,博览历史,分析成败。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至第二十三章),作者论述了君主如何维

14、持国家,君主的统治和处世之道。在波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与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当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民众之所急,赏罚分明;就君臣而言,亲贤臣,远小人;就国际而言,敌友分明,立场坚定;这样才可以赢得尊重,维持国家运营,甚至繁华发展。 第四部分(第二十四章至第二十六章),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其过去、目前的国家和政治,并劝告当时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这部分有有关“命运”的精彩论述,“命运也就是时势,如果一位君主的行为符合时代的特性,她就会昌盛,反之就会败落。”三、读书感

15、悟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从柏拉图开始,政治家都是在人性善论的基本上论述她们的政治思想的,觉得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同样,马基雅维利继承了西方人本的政治思想,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问题,首要前提便是对人自身的肯定。她强调人的作用,反对宿命论的悲观世界观。“许多人觉得人类智慧是不能变化命运的,对此她们没有必要费心劳神地干事业,只能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但是人类的主观意志并非完全不顶用。其实命运主宰着我们一半的活动,而我们另一半的活动是由我们自己支配的” “命运就像一种女人,想要征服她就应当痛打她,将她击翻在地”(第二十五章)。可见,马基雅维利并不否认命运(规律)的作用,看到

16、了客观规律与外在条件对社会和人生的制约作用,但她更强调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马基雅维利十分清晰机遇与人自身能力的关系,强调两者的结合。这在当时是绝对的人文主义思想,至今也具有重大的指引意义。马基雅维利坚持人性本恶的主张,她是在人性恶的基本上论述她的政治思想的,这与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如出一辙,但不同于荀子劝解人们要学习,以弥补自身的局限性,她是从不同的角度说理解决措施,她说道:“谁促使她人强大,谁就自取灭亡,由于这种强大是她运用才智或诉诸武力促成的,而强大了的人们都会对这两者心怀猜忌”,而为了凌驾与民众之上而来统治民众,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结识陷阱,同步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那么,人性究竟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种没有对的答案的问题。古今中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