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义宽窄对比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70723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词义宽窄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汉词义宽窄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英汉词义宽窄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英汉词义宽窄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英汉词义宽窄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汉词义宽窄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词义宽窄对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与汉语相应词汇不完全等值是一种常见现象。英汉相应词汇的涵义宽窄不同,就是这种 不完全等值在语义方面的反映。我国曾经有学者著文指出:英语词义较灵活丰富多变,涵义较宽,汉语词义较严谨精确固定, 涵义较窄 。但也曾有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撰文说不理解为何中国人喜欢说“拿支笔来”、“我们坐车去”而英语却一般要说pen / pencil / brush或bus / am / train,而不会问人家 要 writing implement 或 somethingto write with,也不会提议要乘坐 B Vehide 或 BDInekind of nBpOrt,因而认为汉语有用笼统或一般性的词语(

2、general term)来代替表达特定具体概念的词 语(specific term)的倾向,而英语则反之,这是“英窄汉宽”的说法。那么,英汉词汇涵义到 底孰宽孰窄?笔者以为以上两种说法在特定的范围里各有道理,但就总体趋向而盲,英汉词 汇涵义的宽窄并不存在简单的一边倒倾向,而是各有宽窄,试图从宏观角度来下判断往往不 能导出科学的结论,必须从次一级的层次着手分析,才有一定的规律。下面试从词的上下义、 同义、多义这三个角度人手来探讨英汉词义宽窄问题。一、上义词、下义词与英汉词义宽窄 从词汇学的观点来看,上文提到的笼统指称的词与具体指称的词之间是类概念与种概念 (genus VSspecies)或上

3、下义(hyponymy)的关系。前者为表示一般概念的词,即上义词,后者是 表示个别概念的词,即下义词。一组相关的上、下义词形成一个语义场semantic field)。例 如,有关“笔车”的英汉语义场如图1、图2所示: 笔(上义词) 钢笔 铅笔 圆珠笔 毛笔(下义词) 车(上义词) 火车 汽车 摩托车 电车(下义词) 圈 1 汉语语义蛹(血g implelnem)(上义词空缺)pencil ha1pen bmsh(下义诃)vehicIe(上义词)train automobile motocycle tram (下义词)图2英语语义场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 (1)上义词词义相对宽,下义词词义相

4、对窄;(2) 某一语义场中有时可出现上义词或下义词空缺。由此可推知,选用上义词还是下义词来指称事物取决于: (1)该语言中某一下义词或上义词 是否空缺;(2)该语言的表达习惯。下面就上下义词空缺及用词倾向的因素进行英汉词义宽窄归类分析。1汉宽英窄类1) 英、汉对应词双方均上下义词无缺项、语义场完整,但表达习惯不同。英语除非是通指一 类事物或强调与他类别区分,否则往往用下义词来指称具体事物,而汉语则除非有必要区分 细节,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上义词。例如:(1) 汉语“人”可指任何性别年龄的具体的人。汉语可以说“你认识那个人吗?”英语则应该 说“Do youknow that rng,n / wo

5、?”英语虽然也有通指“人”的上义词,如person, one, human being,但person 一般用于正式场合,human being强调与非人类区别,而one则泛指 任一人而非指具体的个体,在指具体的人时,更多是用n明E, woman,boy,girL child等下义 词。汉语常用上义词“酒”如:“拿酒来!” “酒席”等。英语中虽有liquor,spitit,alcohol, drink 等可泛指酒,但前两词指烈酒, alcohol 强调含酒精, drink 也指各种饮料, wine 一般 指果子酒、葡萄酒。除非是通指一般概念时才用上述相对上义词,如: Too much liqu

6、or brings you no good.在指具体的酒时,要用下义词,如:a gL&8B of beer, dine til martini, a bottle of wine 等等。英语虽然有牛的通称ox / oxen及统称cat-lie,但指具体的牛时,往往用下义词,如: It 8 a COW / bull / calf / bufalo.而汉语通常只说“那是牛”必要时才点明是黄牛、水牛还是 小牛、奶牛。同类的例子尚有许多,如汉语“运动员”对英语的 athlete, player, laer 或 boxer,又如汉语常用上义词“吃饭”、“进餐”,而英语则更常用具体的breakfast,l

7、unch。 supper,dinner来替代上义词meal。在这一类型中,英汉在上下义语义场结构方面存在共性, 而在思维和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汉语在描述时空的某一点时,其单位按由大到小的顺次排 列,而英语则反之。如果与上述表达习惯联系起来,似乎印证了一种说法:中国人有整体思 维的倾向,其着眼点是先全局,后局部,而说英语的民族则更关注近距离的、直接具体的部 分,突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重点。2)汉语上下语义场结构完整,但优先使用上义词;而英语上义词空缺,因而只能使用下义词。 例如: (1)汉语说“洞”,既可指墙洞、地洞、篱笆洞,也可指岩洞、山洞;而英语则只能确 切地说 hole, cave, o

8、pening 或 cavern。(2)汉语可说“放羊”、“那只羊”,不必说明是山羊还是绵羊、大羊、小羊、公羊还是母羊; 而英语只能说 sheep, goat,m ewe, lamb 或 kid。汉语可以只用上义词说“弹琴”、“听琴”,英语只有piano,violin, organ等下义词。(4)汉语的“工作单位”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上义词(unit只是度量衡的单位),除了发问时用 更广义的 where, 一般只能用下义词 school, office, factory, company 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如“鸡、对hen,cock, chicken; “香、对 fragrance, Sw

9、eetsmelling,perfume,deliciousness,aroma; “山”对 mountain, hill mount 等。这种差异产生 的原因,除了思维与表达习惯的不同,还有词汇结构及词源学方面的因素。汉语源远流长, 又是表意文字,能很方便地运用会意、形声等方法造字以及用词素构词。由于有发达完善的 造字构词的方法及规律,汉语能方便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理性地“演绎、出新字词。如果交 际需要的话,空缺的上义词或下义词是很容易填补的。例如,中国古时只有一种笔,就是“竹 (砷+毛、做的笔,后来有了其他品种的笔,“钢笔、“铅笔、等便成了下义词,“笔、字成了 上义词,而原来的笔变成笔类的一个

10、种属,于是加一限定词素“毛、字,成了下义词“毛笔、。 尽管上下语义场在发展中完善了,但原来指书写工具时说“笔、这一习惯仍沿用下来,因此 一般情况下只说上义词“笔、而不细分什么笔。英语是表音文字,创造新词的能力有限,其 词汇的形成与汉语的情况完全不同。英语词汇是对已受接纳的语言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归纳。 因此,英语的造词是任意性的(arbitrary)多于非任意性的。例如,英语的pen与pencil均来 自拉丁语,前者意为羽毛,后者意为小尾巴、小毛刷,与中国毛笔相似。后来有了用木杆加 石墨做的笔,却没有造出相应的新词,还是用 pencil 一词, pencil 便转义为“铅笔、。复合 词 ball

11、pen 算是个很合逻辑的新造词了,而表示“笔、类别的上义词空缺却没有补上。英语 词汇的形成和发展史解释了它为什么不如汉语词汇有系统性、规律性、逻辑性,以及为什么 常有上义词空缺以及惯用下义词。3)汉语只有上义词,英语相应的用词是下义词(上义词空缺),或上、下义词齐全,按情况选 用。汉语中这一类词多指近代外来事物。例如:英语有selfishness(与“大公无私”相对)、in. dividualism(与“国家主义”相对)、egoism (以 “自我中心、为特征),而汉语只有一个上义词“个人主义、。汉语说“期刊”、“杂志”,而英语的periodical是上义词“期刊”,joun也指学术性期刊,

12、magazine 指刊登小说、诗歌、图片之类的杂志。(3)汉语统称“律师、,而英语除了上义词 lawyer 外,根据分工及资格的不同,还可分为 counsellor,attorney,barrister,solicitor。汉语只有“旅行”一词,英语除了通称的travel外,还可按形式、距离或目的不同分为journey, voyage, trip, tour等。同类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小册子”对handbook与pamphlet,“标 准”对 8tS_rldard, norm,criterion 和 yardstick 等。2英宽汉窄类1)英语只有上义词,而汉语对应词下义词充足,上义词空缺,或

13、虽有上义词,但用词须精确, 不随便用上义词替代下义词。例如:所有有关家人、亲属的词,如:姗卜一-煳、姑姑、姨妈、阿姨、伯母、婶娘、舅妈;coIlBin 一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brother in-law内兄、内弟、大伯、小叔、襟兄、襟弟、姐夫、妹夫;等等。以及有关的动词:marry结婚(上义词)、娶、嫁(下义词)。(2)英语上义词 love 可指一切之爱,与 hatred 相对。汉语指具体的人之间的感情时极少使用 上义词,必须根据他们间的不同关系选择恰当的下义词(情爱、友爱、敬爱、慈爱等,单字 词“爱”多指爱情,也可指博爱),不可混淆。某些物产,如丝织品可细分为绫、

14、罗、绸、缎、绢等,而英语只有silk与satin之分;柑、 桔、橘、橙英语都叫orange或者tangerine;瑜、瑾、琼、琪、琦等,英语只能用jade概之, 无等值词。同类例子还有:铃、钟 beu,箫、笛一卅ute,潮、汐 6de,印、章、 玺 se8】,戏服、化装服、民族服装 costume,炸、煎、炒 等等。2)英语除了下义词外还有通称或统称的词,而汉语只有下义词,如staf,nut,汉语只能说教职 员,花生、栗子、核桃。造成英汉词义宽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上下义语义场不完整、出现缺项,而下义词是否丰富或 空缺则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语言与文

15、化互相依存、互相反映, 不同的文化正是千姿百态的不同语言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语言学家帕尔默指出, 一种语言的词语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现实,更反映了操该语言的人们的兴趣所在3。与人 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在该语言中词化(1exicalize)程度也就高。汉语的亲属称谓区分细致, 反映了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辈份、性别、长幼、亲疏不同,在家族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便大不相同。同是孙子,分外孙与(内)孙,个“外”字,足以说明父系与母系亲疏有别。 因此,这些关系必须区分清楚,不可混淆。而西方民族则不同,比如子女均可继承世袭贵族 头衔,因此,母系还是父系、长或幼关系不大,也就笼统一些,虽有 pater

16、a, maternat, eider, younger等字眼,日常也较少使用。又如汉语的机构单位领属关系明确,部厅局处科股各有 上下,其管理有序的传统可见一斑,而英语二个“ office ”可分别表示部、处、室、所等不 同级别的单位。中国自古就有发达的饮食文化、玉石文化和丝绸文化,词化程度就高。而西 方社会出版及食品加工业发达,西方人也多迁徙、常出游、重视个人,这些方面的词语也就 细致、精确。这些都再次证实了下义词是否丰富,即一种语言在某个概念上的词化程度与其 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二、同义词与英汉词义宽窄 英汉语都有丰富的同义词,近些年来,语言学家以现代语义学理论为指导,对同义词的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这里只讨论相对同义词(relative synonyms),指一组词表示同一概念但存在 细微差别。某一概念是否存在同义词,以及同义词之间的差异大小、落点何处,这两点若是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