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70673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滑轮习题课有答案和分析复习过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节 滑 轮 习 题 课(有答案和分析)精品资料第2节滑轮习题课班级姓名1 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个物体,(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最省力的装置是( )A.B. 门D.2.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C./ +物体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3.如图所示,物体重20N,在F=4N的拉力作用下,A. 24N B. 20NC. 8N D . 4N4.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 面上重为2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 30N.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

2、,贝U物体 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A. 30NB. 45N C. 60N D. 300N5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i、F2、F3匀速提起物体A,不考虑摩擦,三个力的大 小关系是( )A. Fi V F2V F3B. Fi=F2=F3 C. Fi F2 F3D. F2 Fi=F36. 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B. 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C.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D. 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7.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装置是GA.B .F:G8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如图所示,货物 G重200牛,被匀速提升2米,在此过

3、程中,若不计滑轮重力及其他摩擦。求:(1)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2)拉力做的功9如图所示,将重物匀速提高3m,若物体质量为60kg,动滑轮 重、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1)绳自由 端移动的距离。(2)拉力F的大小。10.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拉动一重为50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 轮组拉动重为200N的物体上升0.1m (g取10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 擦),求:(1) G动(2) (2)拉动重为200N的物体时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 的大小(3)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11 图示的装置中,某人将质量为50千克的货物匀速提升2米,求:手对绳的拉力F。绳

4、拉重物所做的功 W12.如图所示,重为100牛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0.5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为20牛,(不计绳与滑 轮的摩擦及动滑轮重),求:(1)作用在滑轮上的水 平拉力F;( 2)拉力F在10秒内做的功。13.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将一质量为 60kg的重物提起,求:(1)重物的重 力是多少? ( g取10N/kg)(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若不记滑轮重和摩擦力)S21精品资料1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重及摩擦不计。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200N,平均每个动滑轮重40N,则货物重G是多少?物体升高 1m,绳子自由端拉上多少米?15.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10s内

5、将重45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 起2m,所用拉力为250N;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多 少? (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应为多大?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16某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精品资料2m,若不计摩擦和机械重,求:(1)拉力大小;(2) 20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和速度。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17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80N的物体匀速提起,试计算:(1) 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拉力F的大小多少牛?(2)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

6、况下,动滑轮重为 10N,拉力F的大小多少牛?(3) 若拉力为50N,匀速将物体提高4m,则动滑轮重多少牛?绳的自由端移动了多少米?18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100 N,每个滑轮重20N,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求:(1) 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2) 当拉力F为多大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3) 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多少?19.某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 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G=480N的物 体匀速 提高h=2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求:(1) 动滑轮的重力。(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

7、度。(3) 若再增加180N的重物,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精品资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7小题)1 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个物体,(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最省力的装置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分析】根据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由定滑轮的特点和动滑轮的特点对各个 选项注意分析即可。【解答】解: 在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A、此图是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不省力,即F=G;2股,则73 股,贝U F=GB、此图是动滑轮,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省一半的力,即FpG;C、此图是滑轮组,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D、此图是滑轮组,绕在动滑轮上

8、的绳子有 由以上可知:在滑轮重及摩擦不计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D故选:Do【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和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等知识点,综合性强,难易程度适中,是一道很典型的题目。2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 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 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iJJi- /C.【分析】定滑轮的特点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动滑轮的特点是 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费距离。根据图所示滑轮的各种情况的使用,逐个判断,最后比较即可得知。【解答】解:因为定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 不能省力,好处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因为动滑轮

9、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能够省一半的力; 如图中所示:设将重物匀速提升的力为 F,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A中,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即:FJ,所以,Ga=2F,在B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F=Gb,在C中,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即:在D中,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即:F=.,所以,F F2F3D . F2 Fi=F3【分析】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 杆。【解答】解: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 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 即Fi、F2、F3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故B符合题意。故选:

10、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知道定滑轮的特 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6.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B. 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C.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D. 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分析】掌握定滑轮的实质及省力特点: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解答】解: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 方向。故选:Do【点评】滑轮实质上是能够连续转动的杠杆,对于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故 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装置是(

11、)【分析】(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单独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都不能既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而滑轮组是动滑轮、定滑轮的组合,可以省力,也可能改变力的方向。【解答】解:A、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动滑轮,只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有 2段绳子,动力的方向向下,可以省力,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是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有 3段绳子,动力的方向向上,可以省力,不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o【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

12、的工作时可以达到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二计算题(共12小题)8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如图所示,货物 G重200牛,被匀速提升2米,在此过 程中,若不计滑轮重力及其他摩擦。求:(1)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2)拉力做的功【分析】(1)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2)根据W=Fs求出拉力所做的功。【解答】解:(1)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绳端移动的距离:s=n h=2X2m=4m,(2)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其他摩擦, 则拉力F的大小:F=G# X200N=100N;拉力所做的功:W=Fs=100N X4m=400Jo故答案为:(1)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4m;(2)拉力做的功为400J。【点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