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实践及其特点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705039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实践及其特点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实践及其特点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实践及其特点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实践及其特点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实践及其特点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实践及其特点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及其特点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航天器传回的图片可以清晰地感受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答案】A正确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4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

2、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不能说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等诸要素都是客观的,因而由实践诸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实践是人的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实践是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相统一的活动,我们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但也不能把实践看作两种活动。不能认为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任何实践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因为盲目的实践是指这种

3、实践活动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最终必然导致失败。认为“不存在盲目的实践”的观点是错误的。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具有社会性,脱离了他人和社会的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孤立的活动并不等于单个人的活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既可以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否定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否定个人活动的存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不能认为只有引起客观世界变化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一般说来要引起客观世界事物的状态、属性或性质等的变化。但有些

4、活动,如天文观测、军事侦察等,虽然没有引起所观察的对象即客观事物的变化,但它们是为改造客观世界作基础性的准备工作的,所以通常也被纳入实践的范畴。12017年5月3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上海亮相,十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首次成功实现,中国科学家再次站在了创新的前沿。一个世纪前,那场关于“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为人类开启了量子世界之门;进入21世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飞速发展,一场新的量子革命正在到来。上述材料表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动性活动ABCD2李白的诗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

5、行却与人相随”表达了古人不能登月的遗憾,如今“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真正具备了“上九天揽月”的能力。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具有循环性和无限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BCD3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真理性认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决定了认识的历史和时代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BCD

6、 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书本知识学习不如实践本身重要 C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D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参考答案】1A 【解析】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论战,为人类开启了量子世界之门,今天,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飞速发展,一场新的量子革命正在到来。上述材料表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而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项符合题意。实践

7、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学到间接经验,项说法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3B 【解析】人类在不同时期不断定位着人类自身与河流的关系,而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说明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时期的认识会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正确,选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而不是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真理性的认识,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不是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错误。4D 【解析】题目中,袁隆平认为:“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故D选项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错误,认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实践水平的提高。B、C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