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700480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压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负压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负压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压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负压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1、定义 采用负压装置作用于人体,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血管病偏瘫,糖尿病足及下肢坏疽。(2)禁忌证:与正负压疗法部分相同。3、设备与用具 负压治疗仪,传统的“火罐”。4、操作方法与步骤(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调整好压力舱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位舒适利于治疗。如患肢水肿,可采取水平位;如仅有动脉循环障碍而无水肿,可稍向下倾斜。压力舱底部垫数层大毛巾。(3)患肢裸露,伸入舱内,用与患肢周径相符的柔软而有弹性的垫圈,使之在压力舱口处固定,并密封舱口。(4)适当移动治疗仪,使舱口尽

2、量靠近患肢根部,再将患者的坐椅或床与仪器用皮带固定。(5)设定所需的负压值,打开电源开关,舱内压力从“0”开始缓慢下降至负压设定值,开始计时。(6)每次治疗1015分钟,每日治疗一次,1020次为1疗程。5、注意事项(1)治疗应在患者清醒,患肢无感觉障碍的状态下进行;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作用解除其顾虑,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2)检查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设备是否完好;检查患肢,若有尚未结痂的溃疡灶或压疮应加以隔离保护后再治疗之;若伤口有新鲜出血则应暂缓治疗。(3)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肤色变化情况,并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剂量。(4)患者对负压引起的感觉,不如正负压治疗舒适,压力过大还会出现胀痛感,应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将压力调到适宜强度。(5)负压治疗肢体出现瘀血是正常反应,瘀血在停止治疗2小时后即可恢复,但应防止肢体出血,若有明显出血情况,应停止治疗。(6)负压治疗时间比正负压治疗短,应严密观察患肢治疗中的皮肤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