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四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70013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课稿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说课稿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说课稿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说课稿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说课稿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说课稿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说课稿四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说课稿四篇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通过一个小朋友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对话以及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于孩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课后设了两道题,第一道是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课件能让学生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必然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题是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了“新”“些”等四个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意在培养学生通过同一个字组成不同词语的词语积累的观念和方法。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

2、累词语。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认真学会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意识的通过一字多词的方式积累词语。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四、说教法1.生字认读时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如:开火车认读、小老师领读、我是小小神枪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2.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自读认字、同桌对读相互帮扶、师生对读掌握语气、指名朗读检验效果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疏通自己朗读时的各种阻碍,以达到通顺流利朗读的目的

3、。3.生词积累时用一字组词开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组词和积累。五、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说教学过程(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横。2.可以组成很多词,比如:家具、道具、刀具、玩具“文”这个字我们天天都能和它见面,你知道我们能在哪见到它吗?(语文书上)那这个字还能组成哪些词呢?(文明、文化、文学)看看这个字由几笔组成?教书写。(随文识字、随认随写)(

4、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3.游戏我是小小神枪手(将生词写在气球上,让学以射击游戏的方式来记住生字生词的读音)(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1.铅笔

5、,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联系生活实际,将文本中的内容迁移的现实生活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考。)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2.赛读、赛背。(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1.端正工整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会写字。2.读一读,记一记。(养成学采集并积累的好习惯)(九)板书设计文具的家铅笔 橡皮语文说课稿 篇2【教材分析和处理】、单

6、元教学目标: 单元内容: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单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本单

7、元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 不要把阅读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他科学课; 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 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优美的词、句、段。、看云识天气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

8、,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做为教学内容来看,切入点很多,过去通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体,显然课文作为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教学目标、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

9、思路。、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课时划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复习说明方法,了解本文写作特点。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学情分析

10、朗读能力方面方言较重,对语文学习来说是一大障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比较欠缺,缺乏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问题的设置和学法指导方面尽量做到具体,注意梯度,易于操作。教学方法教法: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学法:小组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部分(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片:增加感性认识;图表:提高效率。)【教学环节设计】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播放录像片段天气预报。、谈谈张掖的天气。(收听或收看)、出示苏轼避雨,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要点。 快速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

11、选信息的能力。(设计意图:由天气预报和辛弃疾避雨视频和动画片段,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发布张掖天气预报这一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情境获得切实的感受。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获取天气预报这一信息的渠道是广泛的,包括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经验判断等方面,要注意从多方面搜集信息,最后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学习看云识天气,明确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注音:峰峦 一霎间 预兆 征兆 弥漫 轻盈 月晕、抽查朗读:()()()。、范读,练习朗读:指名人朗读。(设计意图:旨在扫清阅读障碍,通过抽查片段朗读和练习片段朗读,把学生迅速带入课文阅读当中,为进入下一个

12、环节作准备。)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出示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哪句话点明了看云可以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哪些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哪些云是阴风雨雪的预兆?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什么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全班交流:第一部分(第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可以看云识天气。第二部分(第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设计意图:限识分钟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分段训练,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这一环节实

13、际也是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个过程。)四、探究质疑,学习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过渡:经验告诉我们,什么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什么云常常是阴风雨雪的预兆?、出示图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自主学习,完成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种云的?(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阴雨冰雹的云。)小结:这部分作者把云分为八类,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样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的方法叫分类说明。这样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机动部分:自学完成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设计

14、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完成图表的过程,了解各种云的特征,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分为三大板块:晴天云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后明确,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了解云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摘录关键词语,二是根据具体描述进行概括,三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在掌握了这一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学完成雨天云部分,进一步训练这种阅读能力。这两部分教学在学法指导方面体现了教、扶、放的一个过程。通过对种云介绍顺序的讨论,学习分类说明这一显著的写作特点。云的光彩部分作为机动内容处理。)五、课堂练习:选词填空(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体会课文用词准确,说明事物生动形象的特点,指导学生课后摘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为下节课领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做好准备。)六、作业、摘录课文中用词准确和生动形象的句子。、练习看云识天气,轮流发布天气预报。、以小组为单位,用分类说明的方法,积累有关天气的谚语。(整体思路:从课前预习,到课堂学习及课后作业,紧紧围绕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