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69784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一、字词部分1.一类字:看拼音写词语第18课Zho b zho nu qi( )王 和氏( ) ( )集 允( ) 胆( ) S j zh jng鼓( ) ( )绝 ( )位 负( )请罪第19课( ) ( )军 都( ) ( )愿 ( )肃迟( ) ( )子 ( )自 水( ) ( )鼓( )喊 支( ) ( )相2多音字组词 tio( ) sh( ) xing( ) 挑 折 相 tio( ) zh( ) xing( ) h( )和 h hu( ) huo3.易读错音(选择正确读音)第18课:胆怯(qi qu) 允诺(nu ru) 上卿(qng j) 第19课:擂(

2、li li)鼓 丞(chng cng)相第20课:踉踉 (ling ling)跄跄 迸(bng bng)出第21课:镌(jun jn)着 第18课:无价( )( ) 理直( )( ) 完璧( )( )攻无( )( ) 战无( )( ) 负荆( )( )同心( )( )第19课:自有( )( ) 神机( )( ) 第20课:踉踉( )( )第21课:明明( )( ) 喜不( )( ) 天造( )( ) 伸头( )( ) 抓耳( )( ) 5.“读读写写”中的词语(除一类字组词和“四字词语”外)商议 隆重 约定 推辞 能耐 推却 探听 调度 军令状 “读读记记”中的词语(除一类字组词和“四字词语”

3、外)限期 吓唬 诡计 霹雳 酥软 灵通 迸裂 避暑 楷书 造化 家当 顽劣 弓弩手 第18课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是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回物主。示弱: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抵御:抵挡,抵抗。推辞:表示拒绝(任命 邀请 馈赠等) 瑟: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瑟,弹琴。缶:古代的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

4、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多指善于打仗。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第19课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军令状: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以军法治罪。迟延:耽搁,拖延。 疑惑:本课指心里不明白。调度:调用。 虚实:虚和实,泛指内部情况。弓弩手:弩,古代兵器,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士。丞相:古代辅佐君王的职位最高的大臣。第20课筛:斟。筛酒,指斟酒,倒酒。但凡:凡是,只要。 榜文:官府的告

5、示。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哨棒:防身用的木棍。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使受伤害。印信:印章。 耻笑:鄙视并嘲笑。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酥软:肢体软弱无力。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给地面上的东西造成很大的伤害。第21课名曰:名字叫作。 围圆:指仙石的周长。灵通: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石窍:石头边隙。石碣:石碑。 镌:刻。 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瞑目:闭上眼睛。 造化:福气,运气。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家当:家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

6、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拱付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序齿: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和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二、积累背诵1.回顾拓展五中的日积月累(1)补充填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孔明( )巧用天时关公赴会( )( )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事( )孙猴子的脸( )三、文学常识1.18 将相和课后“资料袋”将相和根据 改编。 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 ),伟大诗人( ),西楚霸王( ),它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 , ”。作者是(

7、)2.19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 )、( )、( )的故事。书中的许多故事,如,“ ”“ ”“ ”“ ”,广为流传。作者是( )。320 景阳冈课后“资料袋”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写的是北宋末年以( )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 )起义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四、课内阅读一、阅读18将相和片段,回答问题。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

8、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1、 理解词语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2、通过阅读这段课文,请你概括出蔺相如的特点,并画出突出特点的有关语句。答: 3、请你分析蔺相如每次说话时内心或语言,说说你喜欢他,为什么。答: 4、这段写的是哪个小故事,另外两个

9、小故事是什么?答: , 5、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答: 二、阅读19 草船借箭片段,回答问题。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

10、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的一段改写的。2草船借箭围绕课题中的“”字展开情节。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写出了诸葛亮的,又写出曹操的。4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5结合本文段,诸葛亮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举例说明(至少三处)答: 6“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当曹操听到这话后,可能会对诸葛亮说: 三、阅读景阳冈选段,回答问题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qi()好把两只前爪(zhozhu)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ji()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

11、花皮揪住,按下地去。那只大虫想要挣(zhngzhng)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kngng)出右手来,提起铁chu()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dntn)了,只剩下口里chun()气。1、看拼音写汉字。2、用“ ”选择带点字的读音。3、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