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读后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9783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读后感山丹三中 裴锋启发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本好书,我读了此书后深受启发。究竟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学习习惯又是如何形成或改变的呢?从现代汉语的词义看,学习习惯的基本意思应该是“习以为常”,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通过“习”某种东西,使它变成“常”的行为,并逐步使之达到非常熟悉或自然的程度。由于少年儿童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习惯自然成为少年儿童教育的根本使命。对于任何教师来说,最伟大的成就不是培养高材生,而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

2、因素之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育是培养习惯。反思教育习惯之所以重要,在于教师的教育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好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成功,坏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失败。有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下面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感想如下:首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反思教育习惯,由于课前没有抓好学生的预习,导致课上学习困难不少,或者完不成教学任务。没有抓好学生的预习就在于布置了预习任务,刚开始还能按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间就检查,没时间就放弃。久而久之,光布置不检查,后来学生也不重视课前预习了,课前预习也就失去了意义

3、。课前预习的好处有很多,比如预习可以提高听课质量、预习可以扫除拦路虎、预习对巩固旧知识大有好处、预习让后进生变先进事实上,预习在新旧知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将要学的新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作为老师就要引导自己的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避免无效的活动,通过预习赢得学习的时间,通过预习扭转被动的、苦恼的、倒退的学习过程的恶性循环。越是上课听不懂,越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预习,因为,上课听不懂,说明知识上有欠债。预习是还债的最好办法。所以新学期到来我就要着手抓学生课前预习,尤其抓学习后进生,要想改变被动的局面,就要从预习抓起,而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做不同

4、的要求,才能使学生达到预习的效果。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课堂教学仅仅使“绝大多数”的学生爱上你的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发学习上的“弱智群体”使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一个也不能少”。 反思教育习惯所以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的每一环节,目的使学生学习不枯燥,同时也使学习显得更容易。试想与学生换位思考,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如果你对自己所必须学习的东西不感兴趣,那么你根本也就学不进去什么,讲着等于白讲,既浪费了时间也无效益。试想,一节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课,也打不动学生。当学生喜欢上你的课,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就说明你讲的课使学生感兴趣,那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可能有所提高。

5、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所讲的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是上好课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开始。再次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由于课上依老一套教法,老师说学生听。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的课堂,总以为学生明了我所讲授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节好的课。反思教育习惯没有学生提问,老师会很孤独,教师的等待是学生的机会。教师上课的目的,不光是完成教学进度,而是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育目的是“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巨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 总而言之,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反思习惯中不断学习创新,教育只有引进时代的活水才能永远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教育才能活力四射,精彩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