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教育精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695863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教育精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平均分(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日期:_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学习目标1、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的含义。2、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和动口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链接学 习 过 程教 师 活 动我的学习过程一、 知识链接:1.(1

2、)拿出6个小圆片,分给3个小朋友,怎么分?每2个一份,可以分几份?表示什么意思?(2)分给2个小朋友,怎么分?每3个一份,可以分几份?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操作,交流汇报。二、 自主学习:1、 探索平均分的方法1) 把6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2) 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法。3) 在这些分法中,你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小结: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3、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4、火眼金睛。判断下列哪些分法是平均分?5、小结:平均分应该注意什么?(二)、在活动中学习书中例21、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平均分,那么怎样才能平均分呢?把12个桔子

3、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每份几个?分一分。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1)请4人为一小组,先自己用桌上的12个圆片分一分。(2)分完后请合作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看到这幅图,老师想到了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看图列算式,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它表示什么意思呢?(12里面有3个4)加数相同可以用乘法表示,它符合我们学的平均分吗?(3)上面的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结: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还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但必须每份同样多。2、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3、练习“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三、 课堂小测:1、判断是否平均分(1)把21个圆分给3个人,每个人就是7个。( )(2)把24条鱼平均分给4只猫,每只猫分6条。( )2、(1)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片枫叶。3、把12个皮球平均分,可以分几份?每份几个?(小组讨论)我的学习小结(一)学习梳理通过这节课,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在自已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二)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课前准备 课堂交流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