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69484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态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生态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生态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生态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生态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态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态学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生态名词说明1.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必然的时刻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彼此作用并具有必然结构及完成必然功能的统 合体,或是说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彼此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2. 生态计谋():生物在进化进程中,在繁衍和竞争等方面朝着不同方向适应 不同栖息环境进化的计谋。3. 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是生态演替的最终时期,是最稳固的群落时 期。4. 生态型(ecotype):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 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 生理特

2、点不同的基因型类群。5. 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y):能量的利用效率,即能量沿食物链流 动的进程中后一营养级的能量与前一营养级能量之比。6. 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是指生存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类生物种 群的集合体。7. 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由于人类成心识或无心识地把某种生物带 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域,种群不断扩大,散布区慢慢稳固进展的进程。8. 生态位(niche):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适 合应的特点,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9. 互利共生(mutualism

3、):指2个物种长期一起生活此刻一路,彼此彼此依托, 彼此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彼此关系。10. 群落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刻的推 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显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必然方向有 顺序地进展转变的进程。11.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 上有生命力,有利于久远进展,并在环境方便、伦理道德方面及美学上能同意的 小型农业。12. 生活型(life form):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或人为 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

4、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 态、生理和生态特点的物种类群。13.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 散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阻碍的环境要素。14. 食物链(food chain):生物个体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联系起来的链 状结构。15. 边缘效应(edge effects):群落交织区内物种的数量及中的密度较相邻群落 增大的现象。16. 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是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17. 化感作用(allelopathy):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阻 碍的现象。18. 种群(pop

5、ulation):是指在一按时刻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 的集合体。19. 环境容纳量(Environment capacity):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稳密度。1. 你以为在中国进展生态农作有何重要意义?进展生态农业的重大意义1. 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可持续进展的重要途径进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进展,不仅符合我国农业进展的实际情形, 也符合世界农业进展的大体方向。2. 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进展进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利于农人依照市场导向,优化种养结构,优化种养品 种,提高产品质量,尽力转化增殖,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业抵御 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全然上保证农业增效、农

6、人增收。进展生态农业, 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拓宽农人增收渠道。生态农业是 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综合产业,涉及种养加、贸工农多种生产经营,可为农人提供 新的就业空间。3. 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生态农业以生态与环境建设为基础,坚持绿化环境与生产绿色食物相结合。 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状况的和谐、互补,净化水质、土壤、空气,突出洁、 净、绿的特点。同时,通过建生态公益林、休闲农区和绿色食物生产基地,浓化 农业生产进程中的天然色彩,制造青山绿水、花果飘香的环境,建设天然的田野 花园和绿色屏障。4. 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旅行功能、观赏价值通过生态农业旅行开发,以清新的田园风光、质朴

7、的山村风情,为城乡居 民和游客提供干净、优美、自然的休闲度假场所,提供乡土特色的农业休闲度假 效劳,让游客靠近农业、靠近自然,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 家景的山居生活,从而愉悦于人,陶冶情操。2. 论述阻碍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因子有哪些?(1)人类活动人类是生态系统中不可轻忽的成份,专门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类 在利用和改造生态系统的进程中,起了超级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人为干与,有 时会引发生态系统的退化,对生态系统健康起着重要的阻碍。(2)农药、化肥、重金属及环境污染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 性产生不良阻碍对环境也存在潜在要挟,工业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加倍 严峻。(

8、3)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对环境是不是有不良阻碍目前尚未定论,但基因改良生 物体释放于环境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效应。(4)生态入侵生态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引入本地域,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其 他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伴生其他严峻危害的现象。生态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稳固 性阻碍专门大,有时乃至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崩溃。(5)其他一些偶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暴发、洪水、干旱、龙卷风、丛 林火灾、战争、毒物泄漏等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专门大,乃至对生态系统来讲 是不可逆转的。3. 试举一个生态农作的实例(最好是本地实例)分析其生态,经济方面的合理 性。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稻田养萍,鸡菜同棚,葡萄架下养黄

9、鳝,番茄架下养平菇 “温室效应”,夏日具有“凉亭效应”2 稻胃火作机叫向代稻斗共作模式属土态型工体K科并听结,棋【之一,通过提供小 植物之iHiji.牛的1匕好环境,使一片相n依存、坦惠.3L即利田鸭 的杂食性和生活习性为水摺除虫r隔草、施肥.中耕浑水r刺滋生长; 同时,稻1111 .态茶统为鸭子堤供禅作、觅畲、牛话、的 廷动的场 4诵 人蛇的幼国物饲料等日这样.使现代水藉牛户从主要依曲化ML 衣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综合生态功能,使现代规模集约养殖转 为更符含啊干生活习性的白然养殖,饲养川来的鸭广史符合消费者的 要求,生八山不施川化肥,农药-除革剂的优质大米及优腐鸭肉阳林 完全AiR rj

10、 -绿色食以:上养胸,以携他裕.便删并II水福非栖 生长,队血实现凑鸭双I收,大大提高了行济觌 升创了水稻、 水禽的凹持续发E1勺新途程。1. 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有效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 农业生态学的性质:应用性、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2. 陆生植物的分类:湿生、中生、旱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分类:固着,生根,漂浮。生物组分、非生物组分(太阳辐射、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土壤)物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5. 农业生态系统的大体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6. 种群的大体特点:种群的空间散布特点、种群的数量特点、种群的遗传特点及 邻

11、接效应。7. 生态型的分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8. 现今世界的五大危机:人口爆炸、粮食欠缺、环境污染、资源耗竭,能源危机。9. 种群的空间散布特点:均匀型散布(人工栽培种如玉米)、随机型散布(无脊 椎动物如蜘蛛)、成群型散布(蚂蚁)。10. 种群的年龄结构分类:增加型种群、稳固型种群、衰退型种群。11. 现今的替代农业要紧类型: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12. 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增加(蓟马)、季节消长(棉盲蝽)、不规那么波动(东 亚飞蝗)、周期性波动(北极狐,旅鼠)、种群的暴发(赤潮,裸甲藻)种群平稳(蝙蝠,红蚁,蜻蜓)种群的衰落和死亡(白鲸,海豚,蓝鲳鲸)生

12、态入侵(紫 茎泽兰,穴兔):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14. 种群波动的调剂分类:密度调剂(种间调剂和食物调剂)、非密度调剂和种间 自动调剂(行为调剂、生理调剂和遗传调剂)15. 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土壤,生物。16. 群落的种类组成:生态优势种,亚优势种,半生种,偶见种和稀见种。17. 群落演替的缘故分类:外因演替(气候,土壤,生物,人为)、内因演替。18. 生物多样性分类:遗传、物种、生态系统。19. 原生演替的分类:旱生演替系列(地衣群路时期,苔薛,草本,木本水生 演替系列(自由漂浮植物时期,沉水,浮叶根生,直立水生湿地,木本)20. 林德曼效率: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食物链上,上一营养级大约

13、只能固定下一 营养级的能量的百分之十。也成1/10定律。21. 历史上农业进展时期: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22. 现代农业进展进程中的几种思潮:农业现代化思潮、绿色革命思潮、自然农 业思潮、可持续农业思潮。23. 次级生产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增进物质循环,增加生 态系统功能、增加动物蛋白,改善膳食结构、提高经济效益。24. 次级生产的改善途径:1-惆建种植业结构F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Z培育 改电 推广优良畜畜渔品种3. 将分散经莒适度集约化弄殖4. 大力开发饲料讲行科学喂养5. 改善秋级生产枸成、发展草企劫瓠水产业,发展腐生食物链.利用分解能等口25. 生态因子的作

14、用的一样特点:综合作用、主导作用和辅助作用、直接作用和 间接作用、时期性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26.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特点: 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养分维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养 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27. 维持农田养分的大体途径:a种植制度中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其类 型b成立合理的轮作制度c农、林、牧结合,进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 使秸秆还田d农产品当场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28.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调控途径:a扩源重视低级生产,扩大绿色植被面积, 提高对太阳光能的捕捉量b强库调整生物组合,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选育 和培育

15、高产优质农业生物品种c截流开发新能源,提高生物能利用率d减耗 降 低消耗,节约能源29. 农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食物链加环的类型,各类型的代表,作用(一)食物链加环的作用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简单,引入捕食 性昆虫或动物可抑制病虫害发生。 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 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如绿肥-回田变成绿肥喂牛或猪。(二)食物链加环类型a. 生产环: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如利用废物、副产品或废物直 接转化,生产出商品。b. 增益环: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如猪、鸡粪-蚯蚓-饲料-增进猪、 鸡的消化c. 减耗环:捕食性天敌的引入,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系统生产力d. 复合环:具有两种以上的功能。稻田养鱼、鸭具有减耗、生产的功能e. 加工环:通过加工增值,有传统加工,多次加 工等。木材-家具;玉 米-淀粉、玉米油。食物链加环应注意:加环并非越长越好;讲究综合效 益30. 丛林生态系统性的生态作用:a修养水源,维持水土 b.调剂气候,增加雨量 c.防风固沙,爱惜农田d.净化空气,防治污染e.降低噪音,美化环境f.提供燃 料,增加肥源31. 两种要紧种群增加模型的类型及其特点:种群指数增加即“J”形增加曲线增加特点:种群数量每单位时刻以必然的倍数或百分数增加。起始增加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加会愈来愈快。种群逻辑斯谛增加模型增加特点: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