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9342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期语文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主要成绩、问题、原因及改进意见)题号主要成绩(精彩举例)问题及错误举例改进措施基础知识1能准确掌握拼音,多数孩子能做到书写工整、美观。出错主要在港、滴、簸注意生字的复习巩固,把生字2学生能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较好区别形近字两人出错主要在“焦躁难忍”一词 的“躁”与“燥”的区分继续加强孩子们对形近字的辨析。3绝大多数孩子能正确区分和使用好近义词。四人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日夜兼程”和“居安思危”两词时出现错误继续加强对近义词词义的辨析和使用。4多数孩子都积累了很多带“日”字、“手”字的成语,积累名言警句也都能做到没有错别字。个别孩子漏掉修改病句一题

2、,名言警句中有错别字出现。1个孩子把“工具”的“工”写错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做到不掉题、漏题。5多数孩子们对原文的背诵很熟练,能够准确地按照原文填空。个别孩子用四字词语来概括诗句描写的画面,不准确。有孩子有错别字。背书时培养学生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记忆字形。训练学生准确地运用四字词语进行概括。阅读1学生大部分能够该概括自然段描写的内容。学生大部分能够用所选择的词语写成一句话。能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有15个孩子没读懂题意,分别用两个词造了两个句子。有孩子没有养成把语句摘抄完整的习惯。有7个孩子上课没专心听讲,概括错误。还有1个孩子仍没有掌握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3、,继续训练学生归纳小标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2大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想象,能围绕课文的中心意思提问。26人全对,有1、2个学生在把“果然”和“马上”放在文中时出错,还有人脱离题目要求,用自己想到的词语填空。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不到位。有10个学生脱离课文把科学家对大臣说的两个字写错。有个别学生把解释“锡疫”的句子勾画错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领悟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习作1、 学生能够作到围绕一件事情有中心,有内容地写作,能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2、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作文。1、 个别学生在文

4、章的内容中不能点名中心,主题不够突出。2、学生的想象作文还缺乏具体生动的内容。在平常的习作训练中,加强对学生细节描写的指导,特别是想象作文中,要求学生也要做到具体,做到想象合理。试卷设计理念:四年级语文测试题尽可能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纬度、五个领域的课程目标。命题视野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力求体现开放应用意识;考查内容基于语文基本功,又不局限单项技能。尝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凸现生活化和人文化。用激励性的语言描述题目,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考试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考试就是富有情趣的智慧之旅。一、调试成绩统计表调试人数低分率 高分率 及格率人平分845 0.03

5、550.31240.821370.58二、主要成绩1、大部分试卷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可见教师平时注重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2、双基训练落实。虽然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由第一学段“以识字为重点,从兴趣、知识、能力到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为继续学习打基础”转入“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在阅读和口语交际的发展上下功夫,在作文的起步上下功夫,实施整体推进。”但教学中教师们仍没放松对识写记用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训练形式有一课一写,一单元一复习考查,优美词句的理解指导和背诵,及时订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等。学生完成基础知识题正确率高,错别字少。3、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卷中的二、三、五、六、

6、九大题是对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考查。引导孩子们培养语感,主动积累语言,正确运用语言。大多数学生答题准确无误,有的达到了灵活运用的水平。4、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十题以“那天风真大呀!”为题,把自己的见闻告诉同学们,有位同学这样写道:风把大树吹得直摆脑袋,不少树枝被狂风刮断躺在路边。路上的行人撑着的伞被风吹得翻过去,拽着主人往后退短短的一段话可见学生有勤于观察的习惯和较强的表现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1、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较差。例如第七题要求学生说出“一”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所选入的词全是本册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只要多读几遍,联系生活实际就能体会出它的含义。可学生绕来绕去写了几句话还是

7、不能把字义说清,问题的根源是平常学生对阅读材料自读感悟的时间和机会太少了。理解字义是发展学生语言的焦点,它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读写的起点,因此,我们要加强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研究,让学生掌握好识字工具,即:掌握汉语拼音以识字音;掌握笔划部首以识字形;掌握两种查字法以识字义。其次,要保障学生练习时间,多读、多看、多说、多写始终是学习语言的根本。2、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薄弱。朗读,它本质上是一种“念读”,一种应用型的朗声阅读。它是用规范的语言,完整的语句,精确的语意唤起听者的理智思考。读者只有理解书面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我们不能让学生

8、把课文多读几遍视为朗读训练。第十一大题中的4小题要求学生体会句中带点字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和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丢分。中对阅读提出:1-2年级“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体会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要完成这些目标,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文字和体验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要指导学生凭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

9、会积累语言,内化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3、习作方面:部分学生习作兴趣不浓,审题不认真,不按要求作文,对要记叙的人和事只作简单的记录,不能具体地、形象地叙述某人某事,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8条规定,这8条规定表明:作文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情感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把课标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就要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尤其是要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4、精心备课,提高效率。常规教学检查时,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备课过于

10、简单,简单到只有一个教学步骤的安排,看不到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知识读进去,记下来,用得出的过程、方法的指导,导致教学时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出现了用烦琐的教学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现象,这样的备课是没有意义的。书写教案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检查,而是为了促进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所以光有备课的量是不够的,必须提高备课的质。编写教案要切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对所教内容的组织处理做到准确、科学。课堂教学时抓住课文中一个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位、感悟、欣赏,在自己的脑海中创造性的再现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的真正意义: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中,获

11、得比视觉更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备课质量关,提高教学质量就不会是句空话。让我们共同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养足精神,迎接新一年的挑战吧!为了解我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发现、分析并逐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调整今后的教学方向,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促进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服务。2006年1月在全区进行了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现对相关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处进行剖析。一、检测对象和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全区共有46个教学班参加,其中包括区直属小学

12、14所,农村中心小学11所,原中心小学8所,完小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应检测1602人,实际检测1558人,其中弱智生16人,缺考28人。平均分为83.3分。“优”等学生331人,占21.2%;“良”等学生1039人,占66.7%;及格学生177人,不及格11人,及格率99.3%。区直小学平均分为84.6分,优秀率为26.6%;农村小学平均分为82.4分,优秀率为17.9%;区直小学平均分最高为89.2分,最低为80.8分,优秀率最高为53.6%,最低为7.3%;农村小学平均分最高为86.8分,最低为71.4分,优秀率最高为34.6%,最低为0。本次检测班级46名任课教师中,35岁以上的

13、有12人,35岁以下有34人,骨干教师0人;35岁以上的教师任课班级平均分为84.5分,35岁以下的教师任课班级平均分为83.3分。在46个班中,参考班级学生最多的是56人,最少的是15人。以上数据,说明城乡教学成绩以及发展态势已经基本趋于均衡。但有两类数据相差还比较明显:一是农村学校的整体优秀率还和城镇相差将近9个百分点。二是班级之间学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二、命题的依据和特点本次检测以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和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考试命题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纲本性。这次命题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小学语文京版第7册以及京版课改版第7册教材为主要材料,通过统一命题对教师的“教” 和

14、学生的“学”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查。2、全面性。此次检测体现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基础知识占56%:其中拼读书写占11%,读音占4%,词的综合运用考查占18%,句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占13%,教材内容的背诵积累、理解占6%,句段的写法考查占4%。阅读理解占14%:分别考查了重点句的理解,写法的揣摩,利用字典理解词语,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的运用,对文章思想情感的体味,自然段的概括能力。习作部分占30%。3、灵活性。本次检测要求学生书写的内容比较少,试题类型做到全、新、活,突出了对学生审题、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考查,对今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在试卷难易程度、

15、新旧题型安排上,较易题和常见题型占85%,较难题占9%,新题型占6%。习作是半开放命题作文,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整体看,试卷命题基本体现了三个导向:注重双基考查,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增加阅读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提高作文水平。三、主要成绩本次检测正确率最高的8个小题如下:一是根据字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选择在字典里的解释,正确率为97.6%。二是写出词语的近义词,正确率为97.5%。三是造句,正确率为97%。四是默写诗句,正确率为95.6%。五是扩句,正确率为95.4%。六是加标点符号,正确率为95%。七是修改病句,错误类型为用词重复,正确率为94.7%。八是看拼音写词语,正确率为92.1%。以上八个数据,平均正确率为95.6%。这些数据说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具有如下优点:1、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扎实。主要体现在四个“注重”上:一是注重生字生词的正确书写。二是注重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的辨析能力训练。三是注重词语搭配、造句、扩句、修改病句等句式训练。四是注重背诵积累方面的训练。2、阅读能力的培养比较务实。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对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一定认识,对自然段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较好地掌握了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