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69342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数学课堂调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储存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学会如何去寻求知识、 获取知识、 生产知识和应用知识将更有价值。 自主学习是一种潜能释放的学习,它赋予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动、自控地开展求知活动。 这比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情境更充满张力和复杂性,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如何使学生自主深入地思考,使课堂更富有生命力呢?答案是教师要加强课堂调控, 具体来说就是加强目标导向、程序导向、问题导向。一、 目标导向: 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才有价值。 教师则在学生自主探究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探究方向是否偏离了目标, 或是遇到了什么困惑, 并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如案例,“平

2、移”教学片段课堂上, 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平移的例子,然后,教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平移的一些例子。生 1:叉车的托架上下移动。生 2:我们平时推拉铝合金窗。生 3:日本人室内的推拉门。生 4:我每天上下楼乘坐的电梯。生 5:对了,我们家里用的电风扇的运动是平移。话刚说完,马上就有不少同学表示反对:“错了,电风扇是在转动,不是平移。”教师插话说:“刚才同学们已经抓住一平移的主要特征移动的方向不能改变, 平移中的平强调的是移动方向必须是平直的, 即延直线的方向, 不能弯曲, 移即移动。 电风扇在转动时不是平衡, 而是旋转,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去学习的内容。”学生们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举例

3、评析: 正是老师适时积极的调控, 才使学生的课堂讨论沿着正确的目标努力前进着, 可见老师对学生完成目标的导向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二、程序导向:自主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既要遵循学科本身的学习规律, 合理安排学习程序,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和探索, 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必要的超越和调整。如案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片段1. 情境导入: 为班级的小组得分统计表制作一批统一规格的三角形的红旗,由此引入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地引入课题。)2. 想象观察: 当给定三角形的一组角或一条边相等时, 三角形是否全等?(可由电脑动画演示,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力

4、。)3. 条件延伸: 由一组条件改为两组已知条件“两组角对应相等”, “两条边对应相等”, “一组边, 一组角对应相等”。(让学生独立探索, 教师恰当地予以课件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 )4. 探索发现: 由前面的不成功, 教师引导学生将条件改为三组。 先探索三个角的情况, 并得出“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结论。 这时学生自然就会朝三边或两边一角及两角一边去考虑。 教师把问题分情况分给各个小组, 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并把结论定理化。5. 教师小结:教师结合学生的概括给以最后的总结。评析: 通过老师一步步有梯度地调控引导, 使学生按一定程序去探索知识, 不仅能完成教学目标, 更能在

5、教学中体会逻辑的美。三、 问题导向: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呈现出来,而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已成为新课标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所以, 当教师捕捉到学生的思维后,启动叶澜教授倡导的“教育智慧”, 调整原有预设, 生成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火花都会绽放,课堂才会出现勃勃的生命气息! 这就要求老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灵活处理学生问题。 当学生发表意见或提出新见解或异议时, 教师要随机变换角色相机引导,通过追问进一步探询,摸清症结所在,深入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微笑,并及时总结,以防止失控,对学生的评价以鼓励和赞扬为主,维系和谐的

6、教学气氛,做到“风筝飞千尺,自有绳在手”,这正体现了教师高明的调控技巧。如案例:“代数式的认识”教学片段首先, 通过一道摆图形的习题, 带领学生们一起探究得到了一个规律“ 5n+2”。此时我据此引入:“我们把5n+2这样的式子叫作代数式,谁还能举几个代数式的例子?”“3+x。” “很好!”“8-3x。” “对。”“x+2=5。” 正巧有个学生说了个带等号的式子, 此时我并没有马上评判, 而是故意问学生: “这是代数式吗?”学生们有的说是, 有的说不是。“那你说说为什么不是?”我专门指着一个说不是的学生问。“它中间有等号, 应该叫等式。 ”“他说得对吗?”没人敢回答。“他说的很对, 代数式中间不

7、能加等号。 如果我们把中间的等号去掉,左边的是代数式吗?”“是!”“右边的 5呢?”“不是。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对吗?请大家仔细再看看书。”(过了几分钟)老师说:“5 也是,任何一个单个的字母和数字都是代数式。”“下面请每个同学在本上写三个代数式, 同桌互相看看对不对?”我也在学生们中间看着,指点着。“同学们都会写。谁总结一下写代数式要注意什么?”“不能加等号。 ”开始说等式的那个同学很快发言。“单个的字母和数字也是代数式。” “很好,下面老师说一些题,你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吗?”(1) 6x的二分之一减去3。(2) 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两位数? (3)偶数如何表示?奇数呢?同学们在巧妙启发下,兴趣盎然,抢着举手回答,答案很快 就得出了。评析:正是老师及时地抓住了学生给出错误例子的机会,深入发掘问题,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代数式 与等式的区别和联系,而且很自然地引出常数是否为代数式的问 题,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老师的问题上,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