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692300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摘要:俗话说“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而孩子最能体现自己想象力的方 式主要是通过手中的画笔,这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而在国家的 文件指导建议中,尤其提出了教育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幼儿教育。而使 幼儿美术贴近生活,对于帮助幼儿心理发展,激发和锻炼儿童灵感,培养儿童对 美术的喜欢和描绘生活的喜爱,让幼儿美术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都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笔者从自身教育经验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形式、素材和经验几点 提出了一些对应的措施。关键词:幼儿,幼儿美术教育,开展措施“美术”的诞生和创作基础都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美术”是与 人们生活密不可分

2、的一门学科。现在提出的“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思想和理 念。是指在儿童美术课程中对儿童进良性的引导,让儿童在创作中融入更多的儿 童日常生活方面等素材,呈现身边真实生活的氛围。让幼儿用自己熟悉的景物作 为绘画的基础内容,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想象将“美术”和“现实”合理结 合在一起的同时,也要充分的激发幼儿的独立思维和个性创造力、想象力,让幼 儿的独特个性能够得以展现,这也是生活化美术的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发挥出来的 表现之一。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不单可以让幼儿培养审美能力,让孩子激发学习 的热情和兴趣,同时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特长类的学科,也对儿童在未来生长和生 活中有很大的益处。一、创新幼儿美术的形式

3、,营造情景教学方式,塑造生活化的美术环境1.美术教学不应该是局限在某一种单一的格局之下,而是应该和日常生活相结 合。儿童除了在学校的学习,更多的也是来源于日常的所看所听,也就是说“艺 术来源于生活”。老师应该认真去感受和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点,其实日常生活 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儿童美术创作的灵感,生活中的每处都可以是孩纸绘画的基础, 都能被老师利用和引导,作为教学的基础展示。所以说,无论是儿童的创作还是 老师的教学,都离不开生活情境,美术教育的生活化要孩子能切实感受到的,不 能是枯燥单一,或者是抽象没有具体形象的。老师也需要首先营造生活的环境下 再进行美术的教育,用新颖的教育形式,让孩子美术创作时能

4、看得见,摸得着的 多元化体验。2.用生活化的环境氛围开展美术教育美术的创作离不开生活,所以教学活动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塑造。只有身处在 美丽、美好的环境中,才能让儿童放松、放开心扉,感受艺术美好的同时拓宽了 视野,激发美术的灵感。而老师除了营造现实的生活氛围同时还要活用网络和多 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前找一些实物图片和视频等,在课堂中给孩子们展示出来, 让课堂生动有趣,让孩子能身临其境,真爱上美好生活,热爱美术生活。举例在曾经教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一次“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题活动, 笔者带领班上的孩子一起为教室布置一些拉花、剪纸、气球等装饰品,活跃课堂 气氛同时渲染出新年的感觉。又带着小朋友们自己动

5、手画了自己心中的过年的画 面,并将孩子们的作品都展示在教室的墙上,仿佛和孩子一起真的走进了新年的 气氛中。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体会到传统中华文化的美感,也体会到了大人们在 这个中国最重要节日时的情感。小朋友们不光提供了动手的能力,也感受到了传 统节日的美好,加深了对节日特殊的情感。二、教学素材实物化生活化,在生活中寻找素材1.生活中的现实事物相对于无形理论的美术抽象画面来说,有着更加形象、丰 富和具体的特点被人们更容易了解本质,也会让孩子更容易产生共鸣,也会让儿 童感到安心、亲切,更愿意去认知。而我们只需要对身边的各种物品、甚至是废 品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工,就成为各种美好的物品。例如将空的奶粉罐

6、子,用一 些彩带装饰一番,就可以将废旧品变成一个实用的储物罐。所以这也要老师有从 身边的事物去发现美的审美眼光,并融入到教学中让学习变得有趣且丰富多样。2、感受大自然中的美的灵感,体会本源的美好大自然之所以可以为艺术的创作带来远远不但的灵感和资源,在于自然界中 的事物缤纷多彩。无论是树木、花瓣,还是一块石头、一片云彩,都是俯身即拾 的平常事物。所以老师也要不光局限在班级中,而是要带小朋友们走进自然中。 培养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自己寻找心中的美好事物,不但可以丰富教学中 的资源,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激发创作的兴趣,而且还能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 感受到平时在教师中感受不到的自然的独特魅力。例如

7、,可以带孩子去小溪边, 找一些漂亮的小水草或者小贝壳,还有很多好看的小石头。再带领孩子们自己动 手,用各种身边的小物品进行组合装扮,做出一些贝壳画、石子画等。让孩子们 自己动手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同时,不但会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强烈渴望,还能提 高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三、丰富教学实践内容,让教学回到日常生活1、美术素材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于幼儿的学习的东西更应该回 到平时生活中。学以致用也是美术学习的最大意义,将学到的知识活用的在生活 之中。正是这样,教师在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将选材的选取着眼于与生活 相关的事物上。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生活中也能运用得上,才能真正做 到让美术教育既

8、有审美的眼光,又有实践的能力。2、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例如新年贺卡等。老师 可以在教学活动前先用身边的废弃物品提前做一些精美样品,在课堂上展示给孩 子们看。孩子对现实的事物会有直观、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当看到这些精美的 礼品时会很想自己拥有。这时启发孩子们这是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做成的,孩子们 会感到惊讶、也会产生自己动手做的想法。这样循循善诱将孩子引入学习的乐趣 之中。逐渐让孩子们有兴趣、敢实践的良好品质。结束语总之,将生活化融入幼儿美术教育中,是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有机结合,也是 幼儿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让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喜欢观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并且将美好用自己的小手画下来、创造出来,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多大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创新的能力。让孩子们真正爱上美术,也让幼儿美术教育真正 的走进日常生活中。参考文献1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9): 1272 陈鹤琴.陈鹤琴全集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8(10): 1393 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8(06):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