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铁对民航的竞争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92262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铁对民航的竞争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高铁对民航的竞争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高铁对民航的竞争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铁对民航的竞争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铁对民航的竞争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铁对民航的竞争分析 引言 民航界硝烟四起,价格战,效劳战,各种名目的营销策略影射着民航的垄断地位正在受到威胁。除了业内的愈演愈烈的竞争,整个航空运输正面临着宏大的挑战,最具竞争性和可替代性的运输方式就是高铁。从国内外运输行业的开展历程来看,高铁的快速开展无疑给民航业带来宏大压力,如何应对这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战已经提上了整个民航业的日程。终究该如何分析二者间的竞争关系与现状,本文将从旅客的选择方式上给出分析与建议。 1运输方式选择特征分析 对于旅客来说,运输方式所具有的特征或属性是其选择出行方式的根底。通常情况下,运输方式的特征主要包括平安性、快速性、经济性、舒适性、准时性、方便性六个特征。

2、所以对运输方式的经济特性的分析可以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同时,旅客出行自身的特征也是影响旅客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出行间隔 、出行目的、收入程度以及时间价值四个方面。这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性,互相影响并最终决定了旅客最终的运输方式选择。下面本文从旅客从自身出行需要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运输方式自身的属性,来分析民航与高铁在客运中的竞争关系。 1.1出行间隔 及相关运输方式属性由于旅客出行间隔 不同,所以在运输方式的效劳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长途旅客来说,通常情况下,主要侧重交通工具的舒适性和经济性;反之对于短途旅客来说,主要是关注交通工具的方便性和准时性。通过调查显示:我国铁路的最

3、优客运间隔 为8小时,这时旅客刚刚产生疲劳感。由于航空运输缺乏经济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开展,当地面运输时间较长时,旅客偏好航空运输。 1.2时间价值与相关运输方式属性所谓的时间价值,通常是指为了节约出行时间,旅客愿意支付的运输费用。旅客的时间价值通常情况下与自身的收入程度成正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行目的。在出行时间价值方面,往往因人而异。时间价值越高,对运输方式的快速性要求越高,对其准时性也有相应较高的要求。在综合考虑了民航与高铁的速度与准时性特征之后,旅客往往根据出行间隔 的长短来选择最迅速的运输方式。 1.3收入程度与相关运输方式属性在客运方式选择方面,收入程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

4、旅客来说,自身的收入程度越高,经济费用的支出越不是其关注的重点,该类人群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往往侧重舒适性、快速性,在进展长途旅行时,航空成为首选;对于收入程度较低的旅客来说,选择运输方式时,经济性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这局部旅客在出行时,一般首选铁路。 1.4出行目的及相关运输方式属性由于出行目的不同,所以人们会选择合适自己的出行方式。其中,经济性、快速性以及准时性仍然是影响运输方式的主要因素。按照出行目的,可以将出行分为公务出行和非公务出行两类。其中,公务出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这局部出行者会选择最快的交通工具,同时考虑交通工具的准时性,这局部群体更趋向于选择民航;对于非公务出行来说,由于对时

5、间要求不严,在出行过程中主要考虑经济性及舒适平安性,进而更加青睐高铁。 2运输方式选择模型分析 2.1效用函数快速性、经济性和旅客时间价值是决定旅客选择高铁、航空出行效用程度的主要因素。其中,运输间隔 、运输速度决定着旅行的时间。所以,在高铁和民航的市场竞争中,间隔 、速度、价格和旅客时间价值成为主要因素。 计算时间价值方面,本文选择消费法计算旅客的时间价值,计算公式为:C= GDP / CP * T) 其中,GDP,P,T分别代表地区国民消费总值、地区人口数量、劳动者平均劳动时间。在本文中取2022年我国人均GDP除以全年工作小时,得出C=12。 时间t,包括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到达车站机场的平

6、均时间,其中有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的时间,等待时间以及上下第i种运输工具的时间。由于高铁车站也都是新建车站,所以离市区的间隔 也不会太近,所以本文取至高铁车站所花费的时间为1小时,至机场的路上花费时间为1.5小时。 对于票价P;,这里要对高铁和民航进展分别讨论。据公布数据显示,高铁的单位作业本钱约为0.35元每客座公里。民航稍高于高速铁路,其单位本钱为0.42元每客座公里。但是,民航实际的平均单位本钱为0.55元每客座公里,约为高铁的1.57倍。对于高铁票价,如今根本定为0.4元每客座公里,根本没有浮动。但是对于民航票价,由于票价灵敏机制,机票打折现象已经极为普遍。虽然如今公布的根本票价为0.75

7、元每客座公里,但是实际运营中各公司都采用了不同的票价机制,将打折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以往的研究中,不考虑航程的远近,直接将民航机票采用80%折扣的方式使用平均里程价格进展效用函数的计算。但是由于机票的各种灵敏折扣方式,使其在不同航程下,会有不同的票价机制。我国民航机票价格是根据平均每客公里0.75元的基准价和两地的飞行间隔 来制定,通常情况下,两地之间的间隔 越远,消费者选择航班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进步了效用程度。同时由于航程增加,起降时间费用在整个航程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使得平均本钱降低,也有了更大的折扣空间。所以航程的长度与票价机制有着亲密的联络,随着航程的加长,平均里程价格呈现一个降低

8、的趋势。本文在这里综合我国如今使用较为普遍的本钱加成定价方式,将民航票价分为两个局部。一局部为本钱票价0.55元,另一局部为随着航程加长逐渐减低的航程平均价格,采用幂函数逐渐趋近于本钱价格。可以发如今航程较短的时候,总票价远高于高铁票价,随着航程的加长,逐步趋近于本钱价格。这也符合如今的票价实际情况,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参数的方法将折扣机制考虑在内。详细价格与间隔 间的函数关系我们可以参考价格需求函数,主要考虑线性回归模型。 3影响及对策分析 从效用函数及分担率函数可以分析得出,运输间隔 对旅客选择运输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间隔 的增加,民航以其高速赢得了时间上的优势,同时价格上的优势也逐渐

9、凸显。在舒适度方面,由于其较短的乘坐时间,也弥补了它在乘坐空间上的优势。从函数中分析,时间也是影响旅客选择的关键。民航虽然在旅行途中快速便捷,但是由于机场大局部建在郊区,换乘不便。导致花费在换乘途中的时间过长,同时手续复杂及正点率不高使得等待时间较长。平安性是任何运输方式必备的先决条件,加强民航的平安稳定性也是我国民航运输的首要理念,需要从飞行到后勤以及管理部门的合作,同时利用传统的效劳品牌优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培养不同层次旅客的忠诚度。从效用函数中可以看出,旅客的时间价值是影响高铁和民航竞争力的一个共同的社会因素,时间价值的进步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这对高铁和民航的速度带来了更高的挑战。民航更应该把握好速度这个优势,稳固并开拓自己的市场份额。 4总结 从将来开展方向上看,民航是开展的大潮流。高铁的快速开展,对民航国际航班根本形成不了冲击。因此,把开展国际航线作为应对高铁挑战的一个重点,应该是民航将来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运输产业作为拉动经济的动脉,必定开展迅速,运输总量将不断攀升,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最终可以实现共同开展相辅相成的双赢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