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691162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子栽培技术要点 一、育苗 (一)种子育苗(以毛竹为例) 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要 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质壤土。2、整地作床:冬季对育苗地进行 深翻,深度30 厘米深,同时施入基肥。早春对土壤进行细整后,做成宽1米,长以地形而 定的苗床。 3、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510C 时进行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 浸种,并每天换一次清水,连续浸种两天,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即可捞出播种。播种方法 可分为点播、条播和撒播。但点播较有利于管理和节约种子,播种穴的株行距为20x20厘 米,穴深1厘米,每穴播种子15粒左右。每亩用种1.52公斤。播种后覆土0.5厘米。床 面上再盖1

2、厘米厚的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 毛竹种子无休眠期。种子采收后就能播种。 有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地方,最好在秋季种子采收后播种,因此时种子发芽率高,毛竹种子采 收后发芽率为 50%。放置第二年春季后,发芽率降至 20%左右,一年后无发芽能力。 4、 苗圃管理:(1)洒水。播种结束盖草后,立即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土壤缺水时,应及时 洒水补墒,这是保证种子出苗的重要环节。(2)搭荫棚,当有 50%以上竹苗出土后,应及 时搭起荫棚,揭去盖草。荫棚的透光度初期为 40%,随着竹苗分蘖次数的增加,透光度可 扩大为 60%。秋后拆除荫棚。(3)除草、培土,竹苗出土后,对苗床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 除,对因洒水冲刷

3、裸露的种子要及时进行培土,除草后要及时洒水,以利于竹苗与土壤密接。 (4)追肥和防治病虫。竹苗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出苗达80%以上时,应每隔10天喷一次 波尔多液,可防治多种病害。苗木生长初期每隔10天用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二)埋鞭育苗: 在成林的毛竹林里,挖掘24年生健壮的竹鞭,截成4050厘米长的 鞭段,也可以挖掘28年生实生苗和实生苗造林的34年生幼林里的小竹鞭,截成20厘 米长,进行埋鞭育苗。埋鞭时,在苗床上每隔30厘米开一条育苗沟,沟深20厘米,宽20 厘米,施入基肥,将竹鞭平放于育苗沟中,盖土10厘米左右,浇水后用地膜覆盖。埋鞭苗 造林具有成林快的特点。埋鞭苗一般1

4、2年就可造林。埋鞭的时间以秋季和早春为好。 二、 竹林营造 (一)移竹造林 1、林地选择:选择疏松、湿润、肥沃、土层深度达50厘米以上, 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酸性、微酸性或中性砂质壤土或砂质土为宜。秦巴山区最好选择海拔 1000 米以下的山腰和山麓地带的缓坡地,地下水位低的河滩地、溪畔沟边河岸、村宅四旁 边缘栽植较为理想。 2、整地:生产中多采用穴状整地。挖穴前,先确定造林密度及株行距, 笋材两用毛竹林其株行距为 3x4 米或 4x4 米,材用林及丰产竹林的密度可大些。挖栽植穴 的规格为长80厘米,宽60厘米,深50厘米,挖穴时表土和底土分别置于穴的两侧,穴挖 好后将表土回填底部,有条件的地方

5、可施入有机肥。 3、母竹的选择:选择12年生、 36 厘米粗、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分枝低,枝叶繁茂,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的单株。 4、母竹的挖取和运输:挖母竹时,首先要确定竹鞭的方向。一般竹鞭走向多数和第一层枝 盘方向一致。挖竹时,在距母竹40厘米处用锄轻轻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来去鞭 方向呈椭圆形挖好,来鞭留30厘米,去鞭留40厘米截断。其次要保护好竹鞭,尽量做到少 伤竹鞭、鞭根和笋芽,更不能强行用力摇动种竹,以免损伤连接点。 母竹挖好后,留枝 34 盘去梢,并使切口平滑。短距离运输可不必包扎,长途运输必须包扎,中途要进行洒水,上 下车要轻搬轻放。 5、栽植季节与方法:竹子栽植

6、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秋冬季和春季,即 10 月至翌年的2月是其造林的好季节,我市春季春旱较为严重,而秋季阴雨天气较多,所以秋 季是我市栽竹的最好季节。 栽植时,解除母竹上的包扎物,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 下部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四周踏实,浇足“定蔸水”后,再行覆土,覆土深度 比母竹原土部分高 35 厘米,最后用 1x1 米地膜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埋实。 三、抚育管 护 (一)松土除草:每年两次,第一次在 56 月间。第二次在 78 月间杂草种子尚未成 熟前进行。 (二)施肥:为促使竹子更新生长,提早成林,竹林应及时追施肥料。以农家 肥和化肥并用效果好。在秋冬季施入饼肥、土杂肥等有机

7、肥,有利于孕笋越冬。在春夏季节 施入人粪尿、化肥,可及时满足竹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三)间伐:新竹萌发快,数量多,但大小不匀,应及时间伐,间伐时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老留幼,去密留稀。 (四) 加强保护:首先要严禁在新竹林中放牧,以免踩坏竹笋和破坏幼竹。其次要及时防病虫害和 兽禽为害。 如果是观赏竹的话,请参考竹子造林一般采用移母竹造林或鞭节育苗造林,但鞭节育苗造林要发展成高产竹林,速度慢。 生产中通常采用移母竹造林。在绍兴县发展竹子生产,毛竹以鞭根诱导为主,而雷竹、哺鸡 竹、高节生则以移载母竹来造林,下面就雷竹栽培技术作一详细介绍。雷竹造林 雷竹有细叶雷重竹(红头雷)与宽叶雷竹(青壳雷)之分

8、。前者出笋早、产 量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在生产上宜发展细叶雷竹。 雷竹造林一般采用移栽 母竹造林。1、造林地的选择和整地。造林地选择:以坡度平缓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 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乌砂土和砂质壤土为好,一般的普通红壤、黄壤都适宜栽培,要 求微酸至中性。盐碱土、粘土、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及高山风口不宜栽培。整地: 一般采用全垦整地,深度 30 厘米左右,清除林地中的树桩、石块,然后每亩挖 60 个定植穴, 穴长 100 厘米,宽60 厘米,深40 厘米。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底挖平。坡度在15以上, 采用水平阶梯整地。2、造林季节的选择。根据绍兴县10 多年的

9、实践,以选择梅季6 月种植为最佳。梅季种 竹得用当年生新竹为母竹,种苗来源丰富,种后能立即发鞭,次年通常能出笋成竹,效果较 好。3、母竹的选择。母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成林的快慢,所以选择好 母竹非常重要。确定母竹的好坏有四条标准。(1) 年龄:母竹的年龄以当年新竹及1年生的好,因为这样的母竹所连的竹鞭处于 壮年阶段,具有饱满的笋芽,有较强的发笋及抽鞭能力。(2) 母竹的粗度,一般以胸围2.03.5 厘米为好。(3) 母竹分枝要低,生长健壮,节间匀称,枝叶繁茂,当年新竹幼叶齐全,竹竿硬实。 分枝低可降低母竹高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4 )无病虫害、无开花枝。4、母竹的挖掘与运输。

10、挖掘:在竹林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母竹(在林缘或稀疏竹林中挖 的母竹质量较好),然后确定母竹的竹鞭分布方向,一般量下一盘分枝的方向与支鞭的方向 大致相同,根据竹鞭的方向,按来鞭半尺,支鞭1 尺挖取母竹,挖时注意不要扳摇竹竿,以 免扭断螺丝钉,并且避免鞭芽损伤。带土15千克以上,挖起后立即斩梢,切口要平,呈 45 角,带枝叶7 档。运输:母竹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护好鞭芽与螺丝钉,远距离要进行包扎, 装卸车子要尽量小心,缩短途中运输时间,路途远的要对母竹进行遮盖,喷水保湿,减少蒸 发。5、栽植要求。12年母竹,6月上旬种植。当年生新竹,要竹竿硬实挖掘。母竹运到 后应及时种植,种植时应掌握四点:(1)穴底要

11、平;(2)竹鞭放平;(3)适当浅栽;(4)鞭土密接。种竹时要根据母竹蔸的大小,适当修整穴塘,填回表土,穴底要平,解去母竹包扎物,放下 母竹,放平竹鞭,使鞭根自然舒展,种竹不指望母竹本身长大成材,而是依靠所连的竹鞭抽 鞭发笋,长大成林。所以母竹竹竿不强求直立,而竹鞭一定要种平。种竹的深度一般以竹鞭 在土中2025 百米厘米为宜,可比原来略深,不宜深栽,栽得过深,容易引起烂鞭而不出 笋,竹蔸下部要与土壤密接,不留空隙,然后回入表土,自下而上,分层踏实,注意不要使 竹笋和竹鞭脱开。基本种好后,每株再浇5 1 0 千克淡水粪,再覆土培成馒头型,上盖松土。 再覆盖杂草保温。高大的母竹要打桩固定。天气久睛

12、,土壤干燥经常浇水。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欲栽培好竹,必须掌握以下栽培技术:盆栽的夏季宜移 至室外阴凉处,并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还要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以 保持空气湿润,才能使竹枝叶青翠。夏季干燥热风,会使竹叶片枯焦,必须适当 降温,防止闷热。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室内温度需保持在 10C以上。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 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栽培竹子,要根据时间、场地、苗源来确定种植方法。一般说来。种竹子要注意几点:1:竹子喜欢土壤疏松,这样竹子的竹鞭(根),才能有好的生长环境,因为竹子是靠根 来繁殖的。在种竹子前,对土进行一

13、定的改造,使疏松保水。可以加进腐殖土、珍珠岩、农 村喜欢用碳渣,效果也很好。2:竹子喜湿润,保持土壤湿润很重要。有效的办法是在竹子下面覆盖竹叶、树皮、或者 石块,现代家庭种竹用石块或者陶粒好一点,野外种就用竹叶、树皮、或者种点阴生植物, 像鸢尾、射干等,既保湿,也覆盖泥土,更加清洁美观。3:选择好的苗源,如果是家庭种竹。最好用袋装苗,或者盆苗,如果是园林大面积种, 有袋苗用袋苗,没有再使用地苗。4:袋苗和盆苗可以直接种,不择季节,种完后加以固定,防治风吹。地苗的话,要将 叶打掉一部分,减少水分蒸发,一般在农历3月种,俗话说, 3月 3,种竹竿。5:种竹子一定要带竹鞭,像一些大型竹子,像楠竹、斑

14、竹、毛竹,主要靠竹鞭发新竹 笋,老杆是要淘汰的。6:盆栽竹子,到一定时间,应该分盆,免得过密影响生长,过密也很容易造成病虫, 竹子的主要虫害是竹虱,病害是粉霉病,保持竹子通风透气,能有效控制。以上是我种竹子的经验,如果还需要什么帮助,请补充竹子造林一般采用移母竹造林或鞭节育苗造林,但鞭 节育苗造林要发展成高产竹林,速度慢。生产中通常 采用移母竹造林。在绍兴县发展竹子生产,毛竹以鞭 根诱导为主,而雷竹、哺鸡竹、高节生则以移载母竹 来造林,下面就雷竹栽培技术作一详细介绍。雷竹造林 雷竹有细叶雷重竹(红头雷)与宽叶 雷竹(青壳雷)之分。前者出笋早、产量高、经济效 益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在生产上宜发展

15、细叶雷竹。 雷竹造林一般采用移栽母竹造林。1、造林地的选择和整地。造林地选择:以坡度 平缓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 排水良好的乌砂土和砂质壤土为好,一般的普通红 壤、黄壤都适宜栽培,要求微酸至中性。盐碱土、粘 土、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及高山风口不宜栽 培。整地:一般采用全垦整地,深度 30 厘米左右, 清除林地中的树桩、石块,然后每亩挖 60个定植穴,I三1=1穴长100 厘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底挖平。坡度在15以上,采用水平阶梯 整地。2、造林季节的选择。根据绍兴县 10多年的实践,以选择梅季 6月种植为最佳。梅季种竹得用当年生新 竹为母竹

16、,种苗来源丰富,种后能立即发鞭,次年通 常能出笋成竹,效果较好。3、母竹的选择。母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成林的快慢,所以选择好母竹非常重要。I三1=1确定母竹的好坏有四条标准。1)年龄:母竹的年龄以当年新竹及1年生的好,因为这样的母竹所连的竹鞭处于壮年阶段,具有饱满的笋芽,有较强的发 笋及抽鞭能力。(2)母竹的粗度,一般以胸围2.0 3.5 厘米为好。(3)母竹分枝要低,生长健壮,节间匀称,枝叶繁茂,当年新竹幼叶齐全,竹竿硬实。分 虫害、无开花枝。枝低可降低母竹高度、提高造林成活率。(4)无病I三|三14、母竹的挖掘与运输。挖掘:在竹林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母竹(在林缘或稀疏竹林中挖的母竹质量较好),然后确定母竹的竹鞭分布方向,一般量下一盘分枝的方向与支鞭的方向大致相同,根据竹鞭的方向,按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