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687808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 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62?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7期(上半月版T一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护理宋晓琳张莎摘要目的:探讨T一组合复苏器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42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每次经气管插管注入药液后,用T一组合复苏器加压给氧12rain,使之均匀分布,注药毕拔除气管插管后连接nCPAP,用药前后评估患儿状况及进行摄x线胸片对比.结果:42例早产儿用药后30rain2h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PaO2升高,PaCO2下降,胸片示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缩短了氧疗及住院时间.结论:T一

2、组合复苏器联合PS用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安全,有效,省时,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T一组合复苏器;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07.03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症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发病原因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有关.我院对42例早产儿经气管插管过程中均使用T一组合复苏器联合nC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疗效,缩短了住院时间,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NICU2010年1月一20

3、11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共42例,男29例,女13例.胎龄3035周.出生体重8002300g.剖宫产34例,阴道分娩8例.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及x线检查等符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诊断J,排除新生儿吸人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畸形,颅内出血等疾病.全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T一组合婴儿复苏器,nCPAP呼吸机通气治疗.1.2应用方法1.2.1药品及仪器(1)PS制剂.采用牛肺的肺泡表面物质,规格70mg.(2)T一组合婴儿复苏器.T一组合婴儿复苏器是一台容易使用,人工操作,气体驱动的复苏装置,可以为在产房,婴儿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提供受控和准确的复苏抢救.1.2.2

4、给药时问出现HMD早期征象后尽早给药,均在新生儿出生后12h以内.1.2.3剂量PS70mg/kg.1.2.4用法将药品复温至室温,PS每支加2fnl注射用水,轻轻震荡使成均匀的混悬液.2护理2.1用药护理将患儿放置于辐射台保暖,气管插管成功后,听诊双肺通气对称,两侧胸廓起伏一致,示检查导管位置作者单位:05001l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儿科NICU宋晓琳:女,本科,护士正确,彻底清理呼吸道分泌物.2名专业人员配合,1名负责给药,1名进行T一组合复苏器正压通气及变换体位,动作熟练轻柔,避免气管插管移位.将药品复温(可在室温放置3Orain或用手复温),Ps每支加2ml注射用水时,先将1.5ml注射用

5、水加入药瓶内,充分溶解后抽于注射器内,再将0.5ml注射用水加入药瓶内,轻轻震荡,再抽于注射器内,以避免药液的浪费.总剂量分4次以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顺序注入.每次注药时必须确定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否则药液易被注入右主支气管,影响疗效.每次注入时间约为1O15s,注入速度要缓慢,均匀,以免药液呛出或堵塞气道,每次给药间隔期用T一组合复苏器加压给氧(频率406O次/rain)l一2rain左右,全过程约15rain.2.2用药后护理2.2.1保持呼吸道通畅PS滴入肺后,吸收需要一定时间,用药6h内尽量避免不吸痰,除非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避免由于频繁吸痰造成气道分泌物增加,气道黏膜

6、损伤及肺内Ps数量减少,增加感染机会.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值是否正常,皮肤有无发绀,听诊双肺有无痰呜音.2.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绀,呼吸困难,三凹征及SpO: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哭声,面色,反应等情况,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腹胀,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J.用药后定时复查血气,根据结果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防止高浓度氧流量引起一系列并发症_4J.定时监测微量血糖,防止血糖过高,过低.2.2.3保证营养及热量供给应用微量注射泵24h维持补液,保证各种药物,电解质,营养物质及水分及时有效地供给,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保暖,采用鸟巢式护理刺激患

7、儿形成非营养吸吮以加强胃反射,促进胃肠蠕动.病情允许即给予早期微量喂养,注意有无喂养不耐受情况.肠外静脉营养应根据血生化结果调整各成分的配制,静脉营养液24h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7期(上半月版均匀输入,每日更换输液器.2.2.4预防感染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免疫力差,病程长,各类护理操作多,易发生交叉感染.护理,治疗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集中操作,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和过多的暴露.病室每天开窗通风,注意床旁隔离,严格执行手卫生.57d更换1次静脉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密切注意静脉留置针有无渗液,漏液,并及时更换.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院内感染.3讨论Ps是从健康新生小牛肺中分离提

8、取的天然物质,能降低肺表面张力,提高呼气末肺泡的稳定性,促进萎陷肺泡重新开放,增加肺功能残气最,改善肺氧合功能.利用呼吸机通气使肺泡处于良好的氧合功能状态,通过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3.1T一组合复苏器的组成(1)氧气人口.是压缩气体进入T组合婴儿复苏器的位置.(2)氧气出口.经一个管道连接到患儿端.(3)最大压力释放控制钮.设定最大压力的界限,仪器制造商设定的最大压力水平为40emilO,可调.(4)气道压力计.用于设定和监护PIP,PEEP和最大气道压.(5)吸气压力控制钮.用于设定PIP.(6)PEEP调节钮.用于设定PEEP.3.2T组合婴儿复苏器工作原理使用时需接上压

9、缩气源,氧气由T一组合复苏器的患儿气体出口经一个管道输送到患儿端,与面罩相连使与口鼻密封或与气管导管相连.操作者用拇指或示指关闭或打开T型关的开口,控制呼吸频率及吸气时间,使氧气直接流入患儿气道.3.3T组合婴儿复苏器的优点能提供一致的PEEP及PIP,维持功能残气量,更适合早产儿窒息复苏时人工通气的需要.T一组合复苏器操作容易,使用灵活,压力输出安全正确,操作者不易疲劳.而目前常用的复苏气囊,压力不易控制,用力过轻达不到效果,用力过大则可能造成肺损伤,而且费力.?63?4小结本组病例均应用Ps后采取nCPAP辅助通气呼吸机,患儿于应用Ps后不久发绀和呼吸困难症状减轻,nCPAP应用时间一般为

10、23d,全部于治疗1422d治愈出院,而且减少了相关并发症,如肺感染,气漏,出血.T一组合复苏器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缩短了疗程,节省了费用.而且使用一次性婴儿输气管可排除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又可省去了昂贵,费时的清洗和消毒程序.通过病例观察,我们体会到,做好Ps给药前的准备及掌握好给药时机非常重要,T一组合复苏器联合PS用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安全,有效,省时,值得大力推广.参考文献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1.2温勇珍,邓绵有,李石红.45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o,10(1

11、2):8081.3杨昌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7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1561157.4薛淑萍,孙金秀,王芳,等.新生儿气管插管5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5):6566.5周秀吟,房晓玮,郭郁莲.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低体重儿并发症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11):39.6马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159.7李彤,余少逸.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应用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转归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421344.8王春香.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106.(收稿日期:20110707)(本文编辑曹素文)基金项目的标注方法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标识,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个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期间以”;”隔开.基金项目脚注格式,如”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