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687736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王 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一、概念(一)何谓感觉统合?l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l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l 感觉统合的功能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

2、、情绪的稳定及从事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1、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3、综合功能 4、保健功能(二)何谓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 (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岁的儿童身上。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l 神经系统接收身体内外传来的感觉

3、刺激,产生认知,反应身体的姿势、动作、计划,并协调情绪、思想、记忆以及学习,是为感觉统合的过程。l 感觉统合能力不佳所造成的学习能力不足,主要的原因:(1)感觉和知觉信息相互不协调(2)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和知觉有正常的统合机能(3)前庭及固有感觉不良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大脑半球,一个较小的小脑,脑干、脊髓以及分布于全身的许多神经。每一项构造包含许多神经细胞,成为神经元;每一神经元有一根纤维主管传导信息。把信息从身体传到大脑内的神经元,称为感觉神经元;而把信息传至肌肉及内脏的神经原,称为运动神经元。l、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人体内大约有120亿个神经

4、元。每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和轴突(又称神经纤维 )。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 功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2、神经径路与核l 细长成束状的神经元,称为神经径路。大部分神经径路从神经系统内的某处把一种感觉输入或运动反映传至另一处,有的还传送了不止一种感觉输入。是为了防止信息混杂,这些径路井然有序的安排,犹如电话线一样。l “核”是神经细胞体的聚集处,是感觉或运动过程中的“业务中心”。它们接受感觉输入,重新整理、过滤信

5、息,并使它与神经系统中其他信息产生关联,进行统合,送到大脑半球的对应区域。大脑半球把这些信息过滤,使更详细,并把它送至运动或其他中心,然后传送到外界形成反应。 3、脊髓l 脊髓包含了传送感觉信息到大脑的神经径路,以及把运动信息往下传的其他神经径路,这些待下传的信息会传到肌肉与器官。沿脊髓下行的一些传送活动指挥着姿势与运动,有些则指挥内脏的功能。感觉统合不良发生在脑内,不在脊髓。 4、脑干l 脑干:位于耳朵的高度。脊髓中的感觉径路在脑干中延续,但是脑干除了这些径路之外,还有许多很重要而且复杂的核。脑干的中心是一群神经原与核,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被命名为网状系统;网状系统比大脑其他部分更复杂。l

6、小脑:在脑干的后面,本来是前庭核衍生物,所以小脑功能中有一项就是延续前庭核的工作。小脑处理所有的感觉,但对组织重力、运动以及肌肉关节感觉特别敏锐,以便使我们身体的活动平衡而准确。 5、大脑半球l 脑是由两个大脑半球所组成,分别在头的两边。大脑半球对感觉刺激的输入,进行最复杂的组织工作,包括使我们精确详细的了解感觉的意义。大脑半球也包括涉及计划与执行行动的区域;在大脑半球内还有边缘系统,这一神经原构造影响以情绪为基础的行为。这些情绪中心接受感觉刺激的输入,这些感觉输入可帮助情绪中心调节情绪反应与情绪成长。 6、大脑皮层l 大脑半球的外层称为大脑皮层,人类的大脑皮层是高度专责地区,里面有一个区域处

7、理视觉,有一个区域要负责解释环境所传来的声音?还有一个区域负责了解语言,有很大区域负责解释身体的感觉,还有若干区域负责自己对身体的控制,以及眼睛的运动。 7、单侧化l 大脑的两个半球不会做相同的事,也不会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每个功能有专门的半球负责,这就叫做单侧化。在儿童早期,感觉与运动功能是单侧化的。大部分的感觉与运动信息,在传往大脑半球的途中,在脑干中交错:从身体右边传来的感觉传往大脑左半球,左半球主要控制着身体右边;而大脑右半球则处理身体左边的感觉过程以及下达运动指令。l 空间感觉、语言、说话以及认知思考,都是大脑最复杂的功能。这些活动需要大脑两个半球非常精确的配合,但是,只有在脑干功能良

8、好的情形下,大脑的两边才能合作良好。 8、感觉神经系统的食物l 感觉是神经系统的食物,或者说营养。每一个肌肉、关节、内脏器官、皮肤以及头部的感觉器官,都要不断的感觉刺激输入传送到大脑,每一种感觉就是一种信息,神经系统即运用这些信息来产生身心顺应性的反应。如果没有各种感觉充分的供应,神经系统就无法适当的发展;大脑需要各神经感觉持续不断的供给营养,才能发展并发挥功能。 9、内脏输入l 内脏与主要的血管都有接受器活动、血流以及血液中的化学物刺激了这些接受器,把需要的信息提供给脑干,以保持身体健康。内脏输入帮助调节血压、消化、呼吸以及自律神经系统等其他功能;内脏输入也告诉大脑,身体需要多少食物利水。其

9、他的感觉系统,尤其是触觉和前庭系统,也影响到自律神经系统。 10、感觉与整个大脑l 各种感觉系统彼此更加协调,神经系统就能以更全盘的方式发挥功能。全身和所有感觉整体通力合作,大脑就容易进行顺应与学习。l 前庭系统是统一的系统,它形成了一个人与重力以及自然界的基本关系,所有其他种类的感觉都要参考这基本的前庭信息才能加以处理。前庭系统活动是其他感觉经验的基础,前庭输入为整个神经系统提供消息。如果前庭系统无法一致而准确的发挥功能,其他感觉的功能也就无法一致而准确,神经系统将难以启动。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元的主要任务是把我们身体和周遭环境的状况通知大脑,以便孕育并下达采取行动与思想。 脊髓、脑干、小

10、脑、以及大脑半球运用接收器传来的感觉刺激输入,产生认知,并产生身体姿势、动作、计划,并协调动作、情绪、思维、记忆以及学习。神经系统中80以上涉及处理或组织感觉刺激输入,因此,脑主要是一部感觉处理机器。 感觉统合先是分类,再安排,最后把所有的个别的感觉刺激输入统合,成为一项整体的脑功能。若是脑功能是整体性而且平衡的,身体动作的反应就很敏捷,学习也容易,结果自然有良好的行为。 三、感觉类别1、触觉 l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触觉系统是最早的感觉系统 ,触觉感是先天形成的,在人类的胚胎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触觉系统。主要作用是保护人体冷,热,

11、痛,痒的正确反应,辨别触摸到的物体的软硬,感受压力的大小。 2、前庭感觉l 前庭平衡觉是指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盖结晶)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l 前庭系统极为敏感,位置与动作有任何改变,均对大脑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始于胎儿的极早期,前庭核在怀孕后第九周就已出现,在第十周或第十一周,便开始发挥功能。在子宫中到第五个月,前庭系统已发展的很好,母亲在整个怀孕期间,均以她身体的运动来刺激胎儿的前庭系统。l 前庭感觉大部分在前庭核(脑干前面)和小脑中处理,然后由这两处下传脊髓,进入脑干,在脑干中担任重要的统合角色;其中有些从脑干传至大脑半球。 。 3、本

12、体感觉l 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本体感受往上传至脊髓、脑干及小脑,部分传至大脑半球。大部分本体感受输入在大脑产生感觉的区域加以处理 l 平衡感是人类后天形成的,平衡能力主要来自骨架和中枢神经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规管,组成辨识神经体系,以调节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能力。人类生存的每分钟都要与地心引力做平衡性的感觉统合。 4、平衡感与前庭平衡感l 前庭平衡感与平衡感不同:平衡感是指人类身体骨架与地心引力的平衡;前庭平衡感是指人类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信息经过前庭过滤以选择重要的信息作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

13、辨识身体的空间位置,因此,前庭平衡感更加重要。l 前庭觉是以前庭神经核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前庭觉是人类先天形成的,前庭觉包括视觉、听觉、前庭平衡觉、口腔触觉。前庭觉的丰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信息,并作过滤及辨别再传给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成长以后的视觉、听觉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5、视觉l 眼睛的视网膜是对光波非常敏感的接受器。光刺激视网膜,把视觉输入传送到脑干中的视觉处理中心。视觉处理中心处理这些信息,并使他们与其他感觉信息进行统合。然后,脑干核把信息传送到脑干的其他部分和小脑,以便与运动信息相协调,将运动信息传送到肌肉。 6、听觉l 空

14、气中的声音波刺激了内耳的听觉接受器,把信息传送到脑干听觉中心。这些核处理听觉信息,也一起处理前庭系统和筋肉及皮肤所传来的信息。听觉组织中心很靠近脑干中的视觉处理中心,两者可交换信息,就像视觉输入一样,有些听觉信息也会传送到脑干其他部分以及小脑,以便与其他感觉与运动信息相协调。听觉信息与其他感觉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到大脑半球的几个部分。四、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与原因 (一)前庭网膜及其成熟失常表现 1、视觉不平顺 2、听觉识别不足 3、前庭平衡失常 4、本体感不足 5、触觉敏感过度 触觉系统失调: 1、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的触摸、拖 手;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2、拒绝理发、洗发、洗脸

15、。 3、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 4、不喜欢或特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 5、喜欢吸手指,触摸生殖器。 6、偏食、逃避咀嚼。7、对某种感觉特喜欢。如:玩沙,刮东西。甚至显得固执而又会拒绝。拒绝使用某质地的用材。如:胶泥、浆糊等。8、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9、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不佳。 前庭觉系统失调: 1、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 2、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 3、喜欢边走边跳。 4、经常喜欢爬高。 5、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 6、不喜欢把头倒立。 7、注视、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才能完成。 8、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本体觉系统失调: 1、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 2、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 3、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 4、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颈、脑提起特别困难。 5、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6、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