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探求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687595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的本义探求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词的本义探求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词的本义探求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词的本义探求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词的本义探求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的本义探求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的本义探求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表的本義是裘的有毛的一面禮記玉藻“裘不入公門。後來引申爲上衣。莊 子讓王:“子貢乘大馬,中紺而素。又引申爲泛指外表,外面。尚書立政:“至於 海。”策“策”的本義是馬鞭。賈誼過秦論:“振長而禦宇內。也可以用作動詞。左傳哀 公十一年:“抽矢其馬。”上古“策”還指計數。老子:“善計,不用籌。”古代的策還 有簡策的意義。春秋經傳集解:“大事書之於,小事簡牘而已。”端端的本義是“站得直”。莊子山木:“顔回拱還目而窺之。進而表示一般的“端 正”,再引申爲“正直”。墨子非儒下:“席不,弗坐。“端”字在古代還表示“事物的 一頭”、“發端”等意義。荀子王制:“若環之無也。”綱“綱”的本義是“提網的總繩”。尚書

2、盤庚上:“若網在,有條不紊。”引申爲 事物的主要部分。現代的“大綱”,“提綱”、 “綱目”等都是這個意思。又引申爲秩序,法 紀。左傳哀公六年“亂其紀。更“更”的本義是改變,換。說文:“更,改也。”莊子養生主:“良庖歲刀, 割也。“更”字用作經歷(历)的意思,最早見於西漢。史記大宛傳:“因欲通使,道必匈奴中。”還有“續”的意思。國語晉語:“姓利相。” “更”字用作狀語已經向 副詞“再、又”的意義虛化了。構“構”(构)的本義是架屋。淮南子泛論訓:“築土木,以爲宮室。引申爲交結 會合之義。詩經小雅四月:“我日禍,曷he2云能穀。”管“管的本義是“竹管”或“竹管製成的物品”。莊子秋水:“是直用窺天,用

3、針 指地,不亦小乎?” 古代的“管”也常用來專指鑰匙。周禮地官司門:“掌授鍵, 以啓閉國門。”獲“獲”的本義是獵獲。周易:“九二,田,三狐。”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譬如 田獵,射禦貫,則能禽。”及“及”的本義是被追上抓住。左傳定公四年“楚人爲食,吳人之。引申爲跟 著。楚辭離騷:“前王之踵武。”還引申爲“夠得上” “比得上”。戰國策齊策一: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集 “集” 的本義是“鳥群停在樹上”。“集”字古今都有一個常用的意義,即“聚合”。 孟子梁惠王上:“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有其一。 又引申爲詩文的彙集。曹丕 與吳質書:“頃撰其文,都爲一。”監監的本義是一個人彎著腰,睜大眼睛,從器

4、皿的水裏照看自己的面影。尚書酒誥: “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當於民。”引申爲監視,監督。國語周語:“使謗者。來“來”的本義是“麥”。詩經周頌思文:“貽我牟。“來”字在甲骨文就已經 假借作“來往”的“來”。臨“臨”的本義是俯視。莊子田子方:“百仞2之淵。”引申爲“照臨”詩經邶 bei4風日月:“日居月諸,照下土。又引申爲上級面對下級。論語爲政:“之以莊, 則敬。還有“遇見”、碰見的意思。禮記曲禮:“財毋2苟得,難毋苟免。“臨”在 古代還有哭的意思。左傳宣公十二年:“卜bu3于太宮。零“零”本義指落細雨。詩經豳風東山:“雨其濛。也指落露水,落淚。詩經小 雅小明:“涕如雨。引申爲草木花葉枯萎下落。楚

5、辭離騷:“惟草木之落兮。佞“佞”的本義是善於用花言巧語諂媚人。論語先進:“是故惡乎者。引申爲有 口才。再引申爲一般的有才智。左傳成公十六年:“君幼,諸臣不,何以及此,君其戒 之。”趣“趣”的本義是督促。禮記月令:“乃命有司,民收斂。“趣”有時用作副詞, 着重於快速、趕快。漢書周勃傳:“爲我語。 “趣”在古代和“趨”音義相通。史 記欒布列傳“促亨之。方提趨湯,布愿曰:原一言而死。”然“然”字,本義是“引火點著”、“燃燒”。孟子公孫丑上:“若火之始,泉之始 達。”假借作形容詞,對,是的。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太后曰:”受“受”本義是“接受”。史記鴻門宴:“項王則璧,置之坐上。”“受”字還有“遭 受

6、”、“禁受”等意義。上古“受”还有“授与”义,是“授”的古字。庄子大宗师:“大道,可傅而不可,可午而不可见。”叔“叔”本義是形聲字,原是拾取的意思。詩經豳風七月:“九月苴。”從上古 起,“叔”字就用作叔父的假借字。孟子告子上:“敬父乎?”婦女稱丈夫的弟弟爲“叔”。爾雅釋親:“夫之弟爲叔。”古代的表字常用“叔”字,表示他在兄弟間最小。歲“歲”本來是木星。國語晉語四:“君之行也,在大火。”歲星用來紀年,於是 産生“年”的意思。詩經衛風氓:“三爲婦,靡室勞矣。”探“探”本義是“探取”。論語季氏:“見不善如湯。”引申爲尋求隱藏的抽象事 物或情況。谷梁傳隱公元年:“已先君之邪志。”題“題”本義是額頭。楚

7、辭招魂:“雕黑齒。”引申爲事物的前端。孟子盡心 下:“堂高數仞,榱數尺。”又引申爲“題目”、“題詞”等現代常用的意義,則是中古時期 的事了。天“天”本義是“頭頂”。周易睽:“其人且劓。”引申爲“至高無上”的“天”。田“田”在上古的常用意義是農田。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百畝之,勿奪其時。”上 古“田”字還有一個常用意義是打獵。左傳宣公二年“宣子於首山。”行“行”本義是“道路”。詩經七月豳風:“遵彼微。”走路的動作也可以叫“行”。 脩“脩”本义是干肉,古人用来送礼。论语述而:“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引申为乾(干),常借表“修”。引“引”本義是“開弓”。孟子盡心下:“君子而不發。”還有“引導”

8、的意思。詩 經小雅楚茨:“子子孫孫,勿替之。”這是“延長”的意思。戰國策趙策:“秦軍 而去。”这是后退的意思。造“造”本義是“前往,至I。”左傳哀公八年“景伯負載,於萊門。”引申爲達 到某一境界。孟子離婁下:“君子深之以道。”現代的“造”常用意義“製作,做”在 上古就已經存在了。禮記玉藻:“大夫不得車馬。”旨“旨”本義是“味美,好吃。”詩經小雅魚麗:“君子有酒,且多。”也指美 味的食物。論語陽貨:“食不甘,聞樂不樂。”“旨”的另一個意思是“意,意思。”禮 記王制:“有無簡(诚)不聽。”特指皇帝的命令。後漢書蔡邕yongl傳:“臣伏讀 聖。”質“質”的本義是抵押品。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有復言令

9、長安君爲者,老婦必 唾其面。”在上古就已經有了“本質”和“樸實”的意思。荀子勸學:“其非不美也。”論語雍也:“勝文則野。”誅“誅”的本義是譴責,聲討。論語公冶長chang2“於予與何?”引申爲罰, 懲處。禮記雜(杂)記下:“不敢辟bi4。”也指強求,索取。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求無時。”殺戮惡人也叫“誅”荀子正論:“紂zhou4,斷其首。”引申爲剷除。楚 辭卜bu3居:“宁鋤草茅以力耕乎?”主“主”字在上古常用作名詞,一般是“主人”的意思。尚書武成:“爲天下逋bul 逃。”也常用做動詞,一般是“主張”,“主持”的意思。左傳隱公三年“使社稷。” 有時也用作“主要的”,“最基本的”。莊子漁父:“忠貞

10、以功爲,飲酒以樂爲,處喪 以哀爲,事親以適(适)爲。”“主”的本義是“火把”。字“字”字的本義是生孩子。周易屯卦:“女子貞不。”引申爲“撫育”,“養育”尚 書康誥:“父不能厥子。漢代又引申为“文字”,但“文”和“字”在一般用法上就没 有分別。漢書藝文志:“說五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在古代漢語裏,“黨”有好幾個意義。最早是指一種居民組織單位。據周禮,一萬二千五百家爲“鄉”,五百家爲“黨”。論語子路:“吾有直躬者。”(直躬:坦白直率。)古代“鄉党”常常連用,後來用來泛指鄉里(本鄉本土)。“党”的另一個意義由利害關係結成的集團,這可能是由第一個意義引申來的。楚辭離騷:“惟夫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11、古代漢語的“黨”字指集團時,一般只用於貶義。“黨”還有“偏袒”的意思,顯然是由“朋黨”引申出來的。左傳襄公三年:“舉其偏,不爲。”現在還有成語“ 同伐異”。現在的“黨”一般是政黨的意思。说文卷十黑部聲。 多朗切黨dang3不鮮也。从黑尚貳“貳”“和”二“在古代就同音,但意義並不相同。現在“貳”字則只是“二”的大寫形式,音義毫無區別。“貳”最早是“副”的意思。周禮秋官大行hang2人中“車九乘”,指副車。先秦時期,“貳”的另一個常用意義是指重復一次。論語雍也:“不過。”同時從屬於兩個君主也叫“貳”。左傳鄭伯 克段于鄢yanl:“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於己”貳於己:在從屬原來君主的同時又從屬自己。由此

12、進一步引申爲不專一或不一致,成爲“壹”(專一)的反義詞。荀子天論中“修道而不,則天不能禍”是不專一的意思。先秦以後,“貳”的意義逐漸和“二”接近,到現在只作爲“二”的大寫形式保存下來。说文卷六貝部貳er4副、益也。从貝弍聲。弍,古文二。 而至切除“除”字在古代主要有兩種意義。 一個是宮殿的臺階(台阶)。世說新語政事:“聽(听)事前,雪後猶濕。” 另一個意義是“除去”。荀子勸學:“其害持養之。”但是,古代由“除去”一義引申的一些其他意義現在已不存在了。如詩經小雅小明“日月方”,指新年後不久的初春季節,“除”有除舊生新的意思。“除”指對官吏的任命,這個意思在古代很常見。说文卷十四部聲。 直魚切除c

13、hu2殿陛也。从余訪“訪”在現代漢語裏,一般是“探望”、“拜訪”的意思,例如 “友”,“來”。上古漢語裏“訪”卻不是一般的探望,而是諮詢,即向人徵(征) 求意見。左傳僖xil公三十二年:“穆公諸蹇jian3叔。”“訪”的賓(宾)語是事,不是人。“拜訪”是中古才産生的意義。杜甫贈衛八處士(赠卫八处士):“舊半爲鬼,驚呼熱中 腸。”引申爲“尋求”,“尋訪”。 至於上古的“諮詢”一義,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存在了。说文卷三言部骷万fang3汎(泛)謀曰訪。从言方聲。敷1亮切恨“恨”在古代主要是“遺憾”的意思。 先秦一般用“憾”,漢代以後才常用“恨”。史記淮陰(阴)侯列傳:“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者。”引申爲悔恨。史記晁chao2錯傳:“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之。”古代“恨”的程度比“怨”輕,實際是“不滿”的意思;“仇恨”的意思一般只用“怨”。到了現代則相反,“懷恨在心”,程度都比“怨”重得多。说文卷十 心部卩耳眼聲。 胡艮切hen4怨也。从心艮g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