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685575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县民族传统节庆调研报告 该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全县共有苗、侗、土家、仡佬等26个民族,总人口22651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063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11%。 岑巩古名思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先发地之一,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岑巩是荆楚夜郎文化融合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先后出土侏罗纪古生物化石、铜鼓、铜锣、战国甬钟等,征集有传世汉砖砚。最具民族文化风情的思州傩技傩戏是“世界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上刀山、下火海、口衔红铁、喊竹被誉为“东方神秘”,流传至今。 岑巩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文物古迹多如云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人间天上

2、”、神奇飘逸、风情别致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景区;有千姿百态、目不暇接的万佛长廊溶洞奇观;有引人幽思、耐人寻味的晚明佳人陈圆圆墓;有令人费解、有待考证的中木召古夜郎国遗址;有流芳千古、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思州石砚并获“国之宝”荣誉,还有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东方神秘”的思州傩技傩戏等众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春节 春节是县内各民族群众共同的节日,俗称过年。过年是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为过好春节,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即着手准备,各家都忙着准备柴草、腌制腊肉、烤酒、做豆腐、杀年猪、打年粑、磨年粉、缝年衣等。除夕日,杀公鸡并以酒、肉、糍耙等祭供天地、祖宗及各路神灵,一家人聚吃团年饭,在爆竹

3、声中守岁。有的奉劝小孩读“除夕”书,长大后才能成才。“除夕”一定要洗脚,说是这样一年中走到哪里都不愁吃的。正月初一,老少均不出远门、不做农活、粗活,洗脸后水不往门外倒,以防止财物外流,族内相邀吃转转饭或举行文娱小活动。初二清晨,大家相争去井中打来象征勤劳幸福的新年水,走亲候客或小农活开始,娱乐聚会开始。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底,大部分村、寨先后集会,开展打铜鼓、斗牛、赛马、篮球等比赛活动,近年有的地方增加了赛跑、象棋、斗鸡、斗鸟、拔河、劳动竞技等比赛项目。时间少则天,多则3-5天。每处集会不下三五千人,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五,县城及附近村寨耍龙,农户和店铺请“龙”进家,乞求“龙”驱除邪恶、保一家安康和生

4、意兴隆。正月十五,各家团聚庆元宵,县城举行耍龙焰火晚会。 二、端午节 端午节俗称粽粑节,意为“吃粽粑”,每年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是我县内所有民族普遍过的节日。家家户户包粽子,备酒肉,祭稻神,祭祖、宴客。各地粽粑质地、形状亦多种多样,各具特色。质地有纯糯米粽、夹豆粽、夹肉粽、灰粽。形状有“枕头”粽、“脚杆”粽、三角粽、四角粽等。粽粑必须用细竹篾捆扎,传说是为纪念祖先当年因匆忙而带着用竹蔑捆扎的粽粑逃生到此而形成。 三、“四月八”牛魂节 牛魂节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开央节、牛王诞,是壮、汉、布依、瑶、侗、土家、仫佬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就会用枫叶或黄杞子榨汁浸米

5、,蒸成黑色或黄色的糯米饭,此饭超好吃。 四、六月六娃娃场 xx县土家族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有“赶娃娃场”和“爬山节”的活动。 注溪乡所在地的娃娃场,是独具民族风情的儿童节日,也是岑巩地区闻名的儿童商品贸易交流会。这天附近村寨的男女儿童身着节日盛装,年幼的在父母哥姐的携护下,年长的则相互邀约,三五成群地从四面八方欢跃而来,心情玩耍。行商走贩和当地商贩们亮出孩子们喜爱的童装、玩具和日用小商品以及糖果糕点、油炸粑、绿豆粉、米豆腐等物美价廉的风味小吃。场上,成千上万之人头攒动、摩肩擦踵。既有节日的欢乐气氛,又有着农村集市的风韵。 五、龙鳌祭祀节 “龙鳌祭祀”这一民俗活动,在xx县水尾镇大树林村的陈姓家

6、族中流行。这是我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习俗活动,也被称为是“八月十五祭苗神”。相传,古时候,龙鳌河里居住着一条邪恶的龙神,当地群众家家户户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都要轮流杀童男童女去祭它,如这一天得不到祭品,龙神就会迁怒于当地百姓,让他们不得安宁。后来一个名叫周华光的太子得知此事后,派大将来降服龙神,龙神为保性命,答应将每年的祭品改为杀羊祭祀,并愿意保佑当地百姓世代平安。从此,大树林苗寨居民有了杀羊祭祀的习俗,为感谢华光太子、周尚二将军的恩德,他们将华光太子供奉于神龛,作为自己的祖宗来敬奉。在大树林苗寨居民家家神榜上都写着“祖奉华光太子周尚二将军之位”。于是,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家

7、家户户都沿袭“祭苗神”的习俗。 岑巩民族传统节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其自身的鲜明特征。 一是节日延袭古老的日期和时间。民族传统节庆大大小小l0来个,全都固守着千百年来定下的日期和时间,从没有变化和更改过,表现出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日期和时间的固定性与周期性。 12 旅游业作为当今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集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身,不仅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县政协于2*年11月下旬,在冯兴钱副主席的率领下,就如何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

8、乡村旅游,推进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自然资源特色鲜明。xx县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景区,同时还有石聚堂、燕窠硐、鲸头等多个县级风景区。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旅游景观。 (二)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文化资源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灵魂。xx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如金乡卫城和蒲壮所城的抗倭文化,五凤、腾垟的茶文化,矾山的矿石冶炼文化,玉苍山法云寺的宗教文化,岱岭、凤阳、莒溪等地的畲乡文化,朱程烈土故里、粟裕、刘英等抗日名将活动遗址的红色文化,还有唐桥宋塔、矴步、牌坊、状

9、元坟、生态染坊、文物古迹等历史人文文化。此外民间民俗文化独特、农耕文明体验丰富多彩,如有太平龙、灵溪宫庙会、冥斋会、唱茶戏、拔五更、抬阁、马灯舞等民间民俗及捉小海鲜、踏水车、织布、做豆腐、捣年糕、采摘蔬果等农耕文明体验。 (三)生态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我县已建成(或已通过生态镇现场核查)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以及县级以上生态村324个。特色农业发展讯速,如灵溪观美桃湖的农业观光园、马站农业园区等农业基地和观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苍南翠龙茶等特色知名农产品声名远播;拥有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蘑菇之乡等多张涉农“国字号”金名

10、片。优美的环境和特色农业基地,为乡村休闲生态游、农业观光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活动载体。 (四)乡村农家乐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农家乐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到02X年底,农家乐累计总投资规模达4280万元,接待餐位数740个,床位数258个。全县已发展农家乐旅游特色村5个,农家乐旅游特色点72个,20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4万元,游客购物收入08万元,直接从业人员745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效的推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创业增收。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对开展乡村旅游重视不够,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农家乐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对民间民俗、农耕文明、抗倭文

11、化、畲乡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开发不深;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乡村景点档次不高、分布较散、旅游服务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欠规范、发展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工作还需强力推进。 二、大力发展我县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传统文化发展,保护古民居、古村落等;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山区群众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初期,应按照科学发展理念,将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培训教育和市场运作等各项举措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上档次、高效益。 (一)加强部门

12、协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各级乡镇政府应加大力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合理开发,加快发展。要发挥乡镇政府属地管理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交通、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工商、宣传、广电、教育、文化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乡镇、部门协作联动的管理机制。 (二)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根据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制订出我县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和近期发展计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明确全县乡村旅游的板块特色、项目重点和发展目标。要引入先进的乡村旅游文化理念和创意,结合美丽乡村打造、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房集聚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好我县“国字号”涉农品牌资

13、源文章,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渔)业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要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和村庄,策划好之后率先发展,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同时要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农户加强对乡村旅游商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如金乡同春酒、本地笋干、席草制品、海鲜产品等开发经营,不断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加乡村旅游附加值,为农民带来实惠。 (三)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要创新投融资体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尤其是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应研究出台对乡村旅游提供信贷支持和资金支持的机构和个

14、人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与信贷服务,以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的资金支持不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升级。例如,提供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提供小额贷款或低息贷款;通过再保险、风险贴息等方式,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保险业务,帮助农户和相关组织化解经营风险等等。 (四)加强综合管理,提升整体环境。一要依据乡村旅游特点制定标准,规范管理。要把苍南实际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一套便于操作的“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用来指导、规范和帮助农家乐经营

15、者。按照现有的“示范”标准和“星级”标准加快经营户的提档升级,加强对游客权益保护,规范农家乐文明友好待客行为,以确保乡村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二要加强培训,提升综合服务素质。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业务知识、旅游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导游员,提升游客对景点的内容感知度,促进对景点的宣传和推介。三要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整洁、卫生、和谐、优美的旅游环境;要做好乡村景点间的绿道、慢行道的规划和建设,

16、拓宽游玩项目,增加游客的游玩兴趣和滞留时间;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乡村旅游市场。一要多渠道推介旅游资源。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及平面媒体等各种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宣传。要创办乡村旅游节目,定期宣传苍南乡村美景,积极开展“苍南人游苍南”、“外地人游苍南”活动,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提高苍南在外的知名度。二要以举办节庆活动为抓手,加大乡村旅游营销力度。要组织有关单位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展览会,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渔寮端午观海节和沙滩音乐会、玉苍山重阳登高节和炎亭海鲜美食节,四季柚、蕃茄、柑橘、五凤茶叶等农产品采摘节,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