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68206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及样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615016学分:2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性、复杂性和丰 富性,使其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用宽容的心态处理文化冲突,提高文化意识,达到有效交流。【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审视各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在交际中克服母语的干扰,增强文化交流的灵活性 和有效性,强化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内容】本课程立足于中国学生实际,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文化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东 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对比;讲解在交际中

2、,语言,交际,文化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探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了 解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作用;讨论如何克服跨文化障碍,提高交际水平。【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突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扩展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了解和认识。【先修课程要求】英语语言学,英汉翻译理论、英美概况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学时分配】计划总课时为36学时,2个学分,具体安排如下:序号内容学时安排小计理论 课时实验课 时习题 课时上机 课时1交际中的语言与文化3142文化冲击3143姓名的内涵3144社会互动3255作用

3、和关系3256非言语交际3257其他言语交际3258从原始部落到地球村314总计241236【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顾曰国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宋利跨文化交际导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大纲内容第一部分 交际中的语言和文化【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学生了解交际的种类;懂得交际的基本要素;学会交流的基本模式;了解文化交际的内涵。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交际的互动过程;认知不同的社会条件;熟悉非言语交际所传递的信息; 了解交际的作用。【内容提要】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第二节 交际的基本要素第三节 交际的基本模式第四节 交际的文化内涵第五节 社会交流第

4、六节 跨文化交际【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语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文化交际的基本要素;文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复习参考题】1 如何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2 如何看待文化与交际的关系?第二部分 文化冲击【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学生了解英汉民族在好客、 谦逊、隐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学会鉴别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理念;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认知禁忌话题;学会克服文化障碍;了解适应文化环境的方法。【内容提要】第一节好客习俗第二节谦逊表达第三节隐私理念第四节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第五节文化调整AW 、,一FH第六节文化适应教学重点与难点问

5、题】教学重点:东西方在好客方面的差异、东西方在隐私方面的差异教学重点: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差异【复习参考题】1 如何理解东西方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差异?2 如何看待东西方不同的隐私观念?第三部分 姓名的内涵【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学生了解英汉姓名的结构差异;掌握姓名缩略语的使用;讨论英汉姓名的历史起源;联想姓名与命运的关系。 教学要求:分析男女姓名的差异;避免性别歧视;掌握东西方的称谓差异。【内容提要】第一节 姓名的结构第二节 姓名的起源第三节 东西方称谓差异第五节 男女姓名的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东西方姓名的结构差异、姓名的文化内涵、东西方姓名的起源 教学难点:英汉称谓差异

6、、男女姓名差异【复习参考题】1 如何理解东西方姓名结构的差异?2 如何看待东西方称谓差异?第四部分 社会交往【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学生了解不同的邀请习俗;学习东西方不同的时间观念;掌握英汉民族赴餐、送礼、饮食、赞颂的不同习俗。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辨别英汉民族的行为差异;学会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会,进行有效交流。【内容提要】第一部分 邀请习俗第二部分 赴宴习俗第三部分 送礼习俗第四部分 赞颂习俗【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东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不同的赴餐、送礼、饮食、赞颂习俗 教学难点:东西方不同的好客方式、与饮食相关的习语、东西方不同的赞颂习俗【复习参考题】1. 如何理解东西方的

7、邀请习俗的差异?2. 如何理解东西方人接受礼物的不同方式?第五部分 作用与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学生能够了解东西方教育模式的差异;理解男女性别的言语和行为差异。 教学要求:认知男女交际的差异;掌握东西方友谊观念的不同;【内容提要】第一节 家庭观念第二节 教育模式第三节 亲情关系第四节 男女交流第五节 友谊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东西方家庭教育模式的差异;探究产生教育差异的原因;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视角; 了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原则。教学难点;男女性别的言语和行为差异;不同的友谊表达方式【复习参考题】1东西方家庭模式的差异是什么?2 男女性别言语和行为差异是什么,探

8、究产生的根源。3 .讨论东西方不同的友谊观。第六部分 非言语交际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学生能够了解非言语交际的概念极其作用;解释在跨文化交际中手语内涵;认知目光交流的作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成功获得文化认知。【内容提要】第一节非言语交际的目的第二节非言语交际的定义第三节手语内涵第四节面目表情第五节目光注视AW 、,一第六节体距差异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非言语交际的概念、非言语交际的作用、手语的内涵 教学难点:掌握目光交流的方式;了解东西方体距的差异。【复习参考题】1如何辨别不同国家的手语内涵?2 .东西方体距差异有何不同?第七部分 其他的言语交际【教学目的

9、和要求】 教学目的:学生能够了解近义词、习语、谚语、俚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概念及使用。 教学要求:了解英汉习语的翻译;揭示英汉谚语的特点;解释俚语的内涵;比较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异同。【内容提要】第一节 近义词第二节 习语第三节 俚语第四节 谚语第五节 禁忌语第六节 委婉语【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异同、习语的概念及其翻译、习语的拓展 教学难点:英汉谚语的互译;俚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复习参考题】1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是什么?2 如何进行英汉习语翻译?3. 如何翻译英汉谚语?4. 如何使用俚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第八部分 从原始部落到地球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0、 教学目的:学生能够了解人类交流的历史历程;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交流的作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比较人类与动物的交际差异;学会利用高科技进行文化交流。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原始交流方式 第二节 人类的首次拓展 第三节 人类的第二次拓展 距离与时间的超越第四节 人类的第三次拓展 电脑代替人脑 第五节 地球村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重点:学习语言的产生经过;了解电报的作用;认识电视交流的进步。教学难点:电脑如何推进人类的发展;人际交流的发展。【复习参考题】1比较人类交际与动物交际的差异。2 .如何理解地球村的概念及其内涵?执笔人:审核人: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 了解学生对东西方文

11、化差异的感知能力, 帮助学生处理文化差异产生的障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学生是否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能力。【课程学习的基础】 语言学,英汉翻译,报刊阅读等课程。(这些知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考核的内容范围】 考核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了解;检查学生如何理解在交际中,语言与文化,文化 与交流的关系;探讨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认知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作用。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如何运 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障碍,提高交际效果。【考试方法】期末开卷笔试,占 60%,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占 40%【对试题的要求】1题型比例:客观性试题占 6

12、0%,包括概念题、单选题、判断题、匹配题等; 主观性试题占 40%,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2.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 40: 20 考试的具体内容】第一部分 交流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点:1. 交际的概念2. 交际的要素 3. 交际的基本模式 4. 交际的特点 5. 语言的概念6.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7.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8. 文化与交际的关系 9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考核目标: 1.识记: 2.理解:交际、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交际的基本模式交际的基本要素文化、(1)(3)(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3.应用: 第二部分 知识点:1. 文化冲击的概念

13、3. 隐私的概念及其理解考核目标:1.识记2. 理解3. 应用文化冲击1)1)1)2)2) 交际的特点4) 文化的基本特点2) 文化与交际的关系2. 文化冲击的表现模式4.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概念文化冲击 ( 2)隐私 集体主义的表现形式 在西方文化中如何避免禁忌话题? 为什么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会形成不同的举止言谈?3)好客 (4)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基本概念2)个体主义的表现形式第三部分 姓名的内涵知识点:1. 汉语姓名结构及历史起源2. 英语的姓名结构及历史起源3. 姓名的文化内涵4. 英语姓名缩略语的使用5. 东西方称谓差异6. 英汉称谓差异7男女姓名的差异8. 语言与性别的关系 考核目

14、标:1.识记:(1) 汉语姓名结构及历史起源(2)英语的姓名结构及历史起源2.理解:(1)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姓名缩略语?(2)英汉姓名结构的差异3.应用:( 1)如何理解姓名与命运的关系?(2)如何认识男女姓名存在差异?第四部分社会交往知识点:1.东西方邀请方式的不同。2.东西方不同的时间观念3.与赴宴相关的习语4.拒绝的表达方式5.东西方送礼习俗的差异6.英汉民族不同的好客方式7.东西方不同的赞颂习俗考核目标:1.识记:(1)与赴宴相关的习语2.理解:(1)如何理解不同的邀请习俗?3.应用:(1)如何认知英汉民族不同的好客方式?第五部分 作用与关系知识点:1 教育模式的差异(比较中国的传统教育原则和澳大利亚的教育原则)2 东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3 男女交际差异4 不同的友谊观5 中国传统的教育原则考核目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