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68085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二单元 检测 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第二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蓼庄图记清戴名世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志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为此记,非真有是事。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异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居人自其始祖迄今,无一识字读书。县吏一来征租,信宿尽收而去。子孙历世无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

2、富。凡嚣竞凌害、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居京师,岁戊辰、己巳间始闻其绝境,穷搜得之,构屋筑圃于其间。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其地昔无网罟,河鱼肥美,人不知食。先生结网得鱼,嗣后多有食鱼者矣。先生寻还京师,然抗怀高寄,尝书苏文忠诗于壁曰:“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是先生视京师犹之乎蓼庄也。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渺,蓼花弥望无际。呜呼!余久怀遁世之思,嗟宇宙无所为桃花源者,

3、何以息影而托足?不意人间复有之。昔者武陵渔人既出,迷不复能入。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余得以相从终老于其间,先生其许我乎!(节选自戴名世散文选集)【注】奥阻:腹地险要。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不开化。信宿:两三日。嚣竞凌害: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凌害,欺凌伤害。抗怀高寄:高尚的情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慨然有遗世之思遗:抛弃。B居人自其始祖迄今 迄:直到。C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 置:购置。D先生其许我乎 许:答应。解析:C项,“置”的意思是“放在一边,弃置”。答案:C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居/人不知/种

4、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B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C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D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解析:首先疏通句子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句中的“之”“由是”等虚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人认为“桃花源”是陶渊明因有所寄托而想象出来的,世间并不存在,而作者相信世间有桃花源一样的地方。B蓼花庄距离京师三百

5、余里,民风古朴,那里的居民原先不读诗书,不求名利,甚至不知种稻、捕鱼等事情。C蓼花庄能成为一方净土,是因为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作者借此隐含了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D本文起笔于桃花源记,末段又以“武陵渔人”与之呼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C项,“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和“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原文找不到根据。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5分)译文:_(2)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5分)译文:_解析:这两句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桑麻”是名词

6、活用为动词,种植桑麻。“映带”,从兰亭集序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知其意义。“里”,里巷。“居”,居所。“焉”,那里。“葛巾藤杖”,名词活用为动词,头上戴着葛巾,拄着藤杖。“竟”,直接。参考答案:(1)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婚女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2)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直接前往。【参考译文】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叹不已,不禁产生了弃世隐居的念头。评说的人认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与南朝刘宋之间,内心想要抛弃肮脏的尘世,隐居避世,有所寄托而写成了这篇记,并非真有这样的事。但如果从今天的蓼花庄来看,那么那些

7、山谷幽深、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来世上也并非没有。蓼花庄位置靠近束鹿,距离京城三百多里远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外人很少到达。那里的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人的样子,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婚女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居民从他们的始祖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识字读书。县里的官吏一来收租,两三天就可以收完回去。历代子孙没有一人到过城市,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世上那些争名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争强斗胜之事,亲人离别、孤苦远行的痛苦,祖祖辈辈传了数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那里的山川风景、民风民俗,简直就是一个存

8、在于燕赵之间的桃花源。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之后住在京城,到了戊辰、己巳年间才听说有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于是尽力寻找,终于找到,并在那里建房子、筑园圃。以前,那里的居民不懂得种植水稻,赵先生说这里土地多水,适合种植水稻,便教他们种植水稻的方法,从此那里种植出的稻谷非常好吃,超过别的地方。那里以前没有渔具,虽然河里的鱼非常肥美,但人们不懂得捕食。先生织了网来捕鱼,之后就有许多人学会了捕鱼吃鱼。先生不久就回到京城(任职),但他的高尚情怀依然如此,他曾经在墙壁上书写苏东坡的诗句:“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这是先生把京城看作蓼花庄的缘故啊。但先生仍然时常挂念蓼花庄,无法放弃想念,于是让善于绘

9、画的人为他画了一张蓼花庄图。我曾经看过这幅画,只见画中的蓼花庄群山矗立,高耸入云;草木苍翠,重重叠叠;烟波浩渺,满眼都是一望无际的蓼花。唉!我长久以来就怀有弃世隐居的想法,(常常)感叹天地之间没有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要到哪里才能托身隐居呢?没料到人间还真的有这样的地方。以前武陵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就迷失道路不能再次进入。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直接前往。我也就能够借此机会跟从先生,在那里终老一生,先生可要答应我的要求啊!(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萧思话,南兰陵人,孝懿皇后弟子也。思话年十岁许时,未知书,好骑屋栋,打

10、细腰鼓,侵暴邻曲, 莫不患毒之。自此折节,数年中,遂有令誉。颇工隶书,善弹琴,能骑射。后袭爵封阳县侯。元嘉中,为青州刺史。亡命司马朗之兄弟聚党谋为乱,思话遣北海太守萧汪之讨斩之。初在青州,常所用铜斗覆在药厨下,忽于斗下得二死雀。思话叹曰:“斗覆而双雀殒,其不祥乎?”既而被系。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思话迁镇南郑。法护,中山无极人也。过江,寓居南郡。弟法崇自少府为益州刺史。法护委镇之罪,为府所收,于狱赐死。 十四年,迁临川王义庆平西长史、南蛮校尉。文帝赐以弓琴,手敕曰:“前得此琴,言是旧物,今以相借,并往桑弓一张,材理乃

11、快。良材美器,宜在尽用之地,丈人真无所与让也。”尝从文帝登钟山北岭,中道有磐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弹琴,因赐以银钟酒,谓曰:“相赏有松石间意。”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征为吏部尚书。思话以去州无复事力,倩府军身九人。文帝戏之曰:“丈人终不为田父于闾里,何忧无人使邪?”未拜,迁护军将军。 是时,魏攻悬瓠,文帝将大举北侵,朝士佥同,思话固谏不从。魏军退,即代孝武为徐、兖二州刺史,监四州军事。后为围碻磝城不拔,退师历下,为江夏王义恭所奏免官。 元凶弑立,以为徐、兖二州刺史,即起义以应孝武。孝武即位,征为尚书左仆射,固辞,改为中书令、丹阳尹、散骑常侍。时都下多劫掠,二旬中十七发,引咎陈逊,不许。

12、后拜郢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穆侯。(节选自南史萧思话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B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C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D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

13、萌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及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失和/氐帅杨难当因此寇汉中/乃自徒中起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汉中/悉收侵地/置戍葭萌水”,这句话的含义是“后来梁州刺史甄法护在任时丧失了亲和,氐人统帅杨难当因此侵犯汉中,于是便从刑徒中起用萧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平定了汉中,全部收复了被侵占的土地,在葭萌水设置了守军”,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比较多,如“梁州刺史甄法护”“氐帅杨难当”“汉中”“思话”“梁/南秦二州刺史”“汉中”“葭萌水”;然后再根据主语、谓语和整体句意来推断。答案: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14、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州,古九州之一,益州、雍州、徐州和兖州均属古九州之列,九州泛指中国。B文帝,指宋文帝刘义隆。文,是刘义隆的谥号,文中“孝武”也是谥号。C吏部,掌管科举考试和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称为吏部尚书。D“敕”在古代,多与皇权联系在一起,例如“敕令”即皇帝下的命令。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地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吏部不掌管科举考试,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事务主要由礼部主管。答案:C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思话知错能改,多才多艺。他幼时不喜读书,邻人的怨恨使其自我克制,几年之间,他便擅长隶书,善于抚琴,能够骑射,拥有美好的名声。B萧思话平定叛乱,屡建功勋。他担任青州刺史期间,派遣下属萧汪之平定司马兄弟之乱;后来又抵御敌寇杨难当的侵犯,全部收复汉中失地。C萧思话意趣高雅,悠游闲适。梁文帝十分欣赏他的高雅志趣,将自己珍藏的古琴赠送给他;在供职吏部尚书期间,他将工作事务交予府君,悠游自在。D萧思话忠于君王,深得宠信。他不顾众议,谏阻文帝北侵;元凶杀君篡位他起义响应孝武帝,功高不居,备受皇上厚爱,生前委以重任死后屡获殊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在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