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专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68038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专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脊柱专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脊柱专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脊柱专科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脊柱专科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专科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专科护理常规(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骨折(颈项骨损折)【定义】颈椎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肌肉牵拉、病理性损伤,而引起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骨折, 称之为颈椎骨折。属中医的“颈骨摔进”、“颈项骨损折”、“旋台骨折”、“玉柱骨折”、“天柱 骨折”范畴。【临床表现】(一)症状 1疼痛。上颈断损伤疼痛在上颈部,可向后枕部放射,活动时加剧,环枕关节损伤引 起枕大神经痛。下颈断损伤疼痛在颈部的中、下断,可向肩、背部放射。2局部肿胀压痛、瘀紫。3后突畸形。4颈部活动受限。5轻者痛苦病容,重者可有昏厥。(二)体征1被迫体位2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各种反射不同程度受限。严重脊髓损伤后出现脊髓休克,损 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全部消失。【临证护理】

2、1非手术疗法治疗的患者,注意卧位的姿势和枕头的高度。加强颈部活动锻炼:疼痛好转 后逐渐做颈部各方向运动,以增强颈部肌力。2手术治疗时,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术后遵医嘱翻身,预防并发症。 3翻身时需保持脊柱水平位搬动病人,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4术后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练,要每日数次进行上肢、下肢和手的小关节活动,保持 个关节良好的功能位。下床时戴好颈托。【辨证施护】1淤血内蓄 伤后局部瘀肿疼痛,服满腹胀,腹中坚实,疼痛拒按,按之痛甚,舌质红, 苔黄厚或腻,脉数。(1)食以活血化瘀,理气通便,消肿止痛为原则,宜清淡、温热易消化、富营养、高 维生素及含粗纤维的食物,萝卜、芹菜、冬瓜、米粥、

3、豆制品、蜂蜜、苡仁粥、山斑鱼粥等, 忌生冷、油腻、辛辣腥发之品,以及牛奶、番薯、汽水等易产气食物。(2)局部按医嘱外敷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药膏。如四黄水蜜药膏、消肿 止痛膏等(3)服满腹胀,腹中坚实者按医嘱予肛管排气,或大承气汤保留灌肠。(4)遵医嘱使用针刺疗法,用泻法。(5)中药宜温服。2断骨未续 沽断中期,骨位已正,尚有淤血未去,筋骨连接未坚,局部瘀肿未消尽 疼痛压痛固定,功能活动障碍,舌淡苔白,脉缓。(1)饮食宜清补食物,如雪耳瘦肉汤、田七青蛙汤、白鸽汤等。(2)按医嘱运用体针或耳针治疗,具有疏通气血,消肿止痛,促进骨伽生长,调理脾 胃,舒筋壮骨,改善全身功能的作用。(3)指导

4、正确的功能锻炼,以和营续骨,活血舒筋,教会病人功能锻炼的方法、运动 量、开始时间等。(4)中药宜温服。3风湿阻络 损伤中期,淤血凝滞,筋脉粘连,兼有风湿,筋络挛缩不舒,关节伸屈不利,舌红或淡,苔白薄,脉弦紧。(1)病室空气新鲜干爽,温暖向阳,避免穿堂风,避免阴暗潮湿。(2)饮食宜清淡少油之品,忌肥甘厚腻,以免化湿生痰,忌生冷,避免寒湿凝滞,可 进食温补香燥之品。如木瓜、狗肉、薏米粥等,每天还可少量饮服木瓜酒。(3)注意肢体关节的保暖,局部可用肉桂、吴茱萸、花椒各10g,炒热捣匀以布包扎 热敷。(4)按医嘱予熏洗疗法:乳香、没药各1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川乌、桂枝各15g 水煎,先熏

5、后洗。(5)协助并指导病人按摩挛缩的肢体或关节,以促进血循环。( 6)中药宜温服。4瘀阻督脉 伤后局部瘀肿疼痛,损伤以下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按之不知、掐之不 觉,大便秘结,小便癃闭,舌红,苔黄,脉数。(1)加强生活护理,预防褥疮。(2)饮食宜进活血止痛,化瘀通络之品,川芎当归瘦肉汤等。(3)损伤以下部位使用热水袋时注意勿烫伤皮肤。(4)指导并鼓励病人加强肢体的被动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5)大便秘结者指导其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按医嘱灌肠或协助其掏大便。(6)小便癃闭者按医嘱导尿并留置尿管,作好尿管的护理。(7)中药宜温服。5气血两虚 损伤后期,外伤筋骨,内伤气血,长期卧床,

6、伤血伤气,体质虚弱,面 色恍白,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弱。(1)病室空气新鲜,温暖向阳。(2)注意保暖,防外感。(3)饮食宜进补气血,壮筋骨,调脾胃之品,党参红枣鸡肉汤,骨头汤、莲子淮山瘦 汤等。(4)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压疮,教会病人有效的咳嗽、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嘱其多 饮水,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5)中药宜温服。【一般护理】1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2病人宜平卧硬板床,或垫有薄海绵垫或气垫的床,但床铺要平整、,头颈两侧用小沙 袋围住以保持头颈中立位,必要时戴颈围固定颈部。如屈曲型损伤应将颈部置于后伸位,颈 后垫小软枕,相反,伸直型损伤将颈部置于略屈曲位,

7、枕部可垫棉圈。注意观察枕部及骶部 是否有压疮发生。3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理需求。4经常巡视病房,多与病人交谈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给予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 释。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减轻恐惧感,增强治病的信心。5颌枕带牵引或颅骨牵引后,除按牵引的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颌枕带牵引期间注意牵引带不能滑脱至颈部 ,以免压迫颈部血管和气管,时间为(2) 颅骨牵引:以防牵引弓钩尖脱出,移动病人时不能将牵引的砝码全放松,应一手放 砝码,另一手始终略加力牵引弓,否则牵引弓尖易脱出头皮外 ,同时病人亦会立即造成心跳. 呼吸停止和死亡。(3) 枕部可放直径约13Cm、高约3Cm的棉

8、圈或小薄枕,肩部及颈部垫一薄枕或摇高床 头1520度。( 4)做好口腔护理,早晚各一次。(5) 骶部垫气圈。( 6 )有停留尿管,按导尿术后护理。( 7)注意牵引弓或牵引带是否正确,有无脱出,头两侧沙袋放置是否正确,头颈部是 否保持中立位。6对于高位颈椎骨折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痰机、吸痰管、 0.9%NS250ML、气管套管一个、心电监护仪及抢救药品等。7合理调配饮食,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喂食时防止呛入气管。 8手术病人的护理( 1)按围手术期护理。( 2)术前、术后护理与颈椎病手术相同,但颈椎骨折病人,尚需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 3)绝对卧床休息,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

9、呈生理轴线。(4)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如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应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给予及时处理。(5) 手术后早期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双下肢的功能锻炼,由被动到主动,并鼓励其遵 医嘱早期下床活动。( 6)截瘫病人的护理按外伤性截瘫护理常规。【饮食护理】久卧患者的肠蠕动减慢,应多食蔬菜和水果,以防便秘;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用药护理】 给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服用中药后观察效果和反 应;按医嘱给予消炎镇痛、营养神经、活血祛瘀、补益肝肾的药物口服,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发症护理】1. 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颈后路手术较易发生的并发症

10、,主要原因为手术长时间仰卧, 局部潮湿不透气,切口渗血较多或血肿等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术后应加强切口周 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 局部疼痛性质(有跳痛者可疑);颈部活动严重受限者必须重视,及时报告医生。如发 生感染,应按医嘱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可拆除敷料缝线,以利于引流,必要时应视具体情况 作进一步的处理。2. 褥疮: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 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保持皮肤清洁。每24小时翻身 一次,按摩枕部及骶部,翻身前应先指导病人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置胸前,小枕及

11、砂袋移 过翻身的一侧,如有牵引应由2人同时帮病人翻身,即一人扶托病人下颌和枕骨沿纵轴略加 牵引力,另一人扶病人对侧肩部及臀部,同时转侧,头枕于预先准备好的枕上,保持脊柱正 常生理线。侧卧时背部及两腿之间各放一软枕,使病人舒适卧位。搬动病人过床时,要一 人在头前用两手托住病人的下颌,略施牵引。切忌使脊柱作过伸过屈的搬动。3. 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积极活动术后定时更换体位,早期进行下肢肌肉收缩, 有利于静脉回流:方法包括丰富肌肉关节活动,促动肌肉按摩和关节伸屈以及关节持续被动 活动(CPM);术肢穿弹力袜、使用弹力绷带及翻身等。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主被动运动; 随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12、,并让家属协助、督促患者及时、按时进行功能锻炼, 保证下肢的系统活动,避免因下肢活动减少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 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趾指和背屈运动,踝泵运动,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并予以软 枕垫高。主动运动包括:患者每天自己功能锻炼踝关节背屈运动,每日由2次增加到5次。4. 肺部感染:注意保暖,预防着凉。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病人翻身拍背,鼓励病 人有效咳嗽,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吹气球等。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药或行超声雾化吸入。 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时,应立即给予吸痰。5. 泌尿系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指导病人每天喝水至少2000ml, 以防尿路感染。

13、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病情进行膀胱冲洗或 灌洗。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 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伤后四周可拔除尿管,或根据 评估结果给与间歇性导尿。【健康指导】1指导功能锻练:牵引和固定期间,应指导和鼓励病人加强四肢肌肉和关节的锻炼, 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锻炼、扩胸运动等。解除牵引和固定后,逐步进行颈部屈伸、侧屈及 旋转活动。早期(三个月内)应避免做与移位方向相同的动作,即屈曲型避免前屈,伸直型 避免做后伸,侧屈型避免向患侧屈,以防骨折未坚强愈合而发生再骨折。术后 3 个月内头颈 部不能急剧

14、转,以防颈部疼痛。3 个月后继续进行颈部旋转、前弯、侧弯运动,预防疤痕收 缩。2. 出院后继续卧硬板薄软垫床,枕高约79cm,下地活动时戴颈托或颈围保护36 个月,注意不能长时间低头及卧床看书报。3. 饮食宜补肝肾、壮筋骨之品,如牛膝煲猪脚筋、核桃花生煲猪脊骨。4. 出院2周后到门诊复查,如有颈痛加重或切口红、肿、渗液、双上肢麻痹、大小便 不通等不适随时回院复诊。胸腰椎骨折(躯干骨折)【定义】脊柱的胸腰部是由 12 个胸椎、5 个腰椎组成,每个椎骨分为椎体、椎弓、椎弓根;胸椎到腰椎椎体逐渐增大,椎体大小与其负重成正比。胸腰椎骨折多因间接暴力,从 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而产生屈曲型损伤多见,或直接

15、暴力而致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 中断。常发生于脊柱生理弧度相互交接之处,如胸腰段(T10-L2)和下腰段(L4-5)。 骨折可有单纯的椎体骨折或单纯的附件骨折,也可能是合并骨折,严重的骨折、脱位 可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常见分类为单纯性楔形骨折稳定性爆破型骨折不稳定性 爆破型骨折椎体水平撕裂性骨折屈曲一牵拉型损伤脊柱骨折一脱位,等。本病 属中医的“躯干骨折”“背脊骨折”、“腰骨损断”、“背脊骨伤”范畴。临床表现】(一) 症状 1腰背痛,尤其是站立及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骨折部位有明显的压痛和肌肉的痉挛。 2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坐位和翻身困难。3伴有腹膜后血肿者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 4合并有脊髓、马尾神经损伤者,肢体麻木或疼痛、瘫痪和二便功能障碍。(二) 体症 腰背部有后凸畸形、肿胀,有附件骨折者偶可触到骨擦音及皮下淤血。【临证护理】1骨折复位后,腰下垫一薄枕,维持复位角度。 2需要手术切开复位者,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需牵引复位者,按牵 引术护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开放导尿管,冲洗膀胱,预防逆行感染。便秘者,可按 摩腹部或遵医嘱服用缓泻药物。大便失禁者,做好会阴部的护理【 辨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