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67559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心理护理】 主动热情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向病人讲明截肢的必要性,以及不 截肢的危害性,截肢后配戴假肢一样正常生活与工作。帮助病人调节好情绪,劝病 人正确面对现实,自我放松配合治疗。有幻肢疼痛的病人术前多有精神状态不稳定, 或有比较严重而长期肢体疼痛的病史,截肢后病人不仅仍感觉幻肢的存在,而且感 觉幻肢某一局限部位有阵发性剧烈疼痛。对此类病人要给予耐心的精神安慰和心理 疏导,告知病人精神越紧张疼痛越剧烈、越频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或给予暗示 疗法,适当应用镇静剂,配合针灸、超声波等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关心体贴病 人,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健康教育】截肢后肢体的残缺,使病人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现实,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角色的 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从医学角度反复不断地向病人讲解、阐明截肢的必要性和危害 性,帮助病人走出困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消除自卑心理,正确面对 人生。如病情允许,上肢截肢病人,术后l2天可下地活动。下肢截肢病人,术后 23天即可练习床上坐起。57天后即可在他人帮助下,先扶双拐下床站立。逐渐 练习 3 点步态扶双拐行走,即双拐向前放稳后,再移动健肢,保持双拐与健肢成一 等边三角形的稳定位置。熟练后再练习健侧拄单拐行走,以增加健肢的支撑力,减 少患侧的负重力。活动时间与行走距离应逐渐延长,严防初次下地不习惯而失

3、重摔 倒,致使刀口裂开,增加病人痛苦。卧床期间仍需制动患肢,并逐渐进行残肢肌肉 收上篇临床护理缩练习,尽快减轻残端水肿。术后2周刀口愈合拆线后,要每日数 次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残端,经常用手拍打、按摩或由软到硬踩蹬残端,以促进残 端软组织收缩,减少残端的敏感性,为日后安装假肢做好准备。一般刀口愈合后 36 个月安装正规假肢。目前国际上提倡膝下截肢病人,手术毕即 装配临时假肢,术后第l2天即可扶双拐,用临时假肢练习行走,使残端部分负重, 刀口愈合后换永久性假肢。使病人在短时间内使用上永久性假肢,有利于病人的心 理康复,防止和减少幻肢痛和残端水肿,促进伤口愈合,及早恢复病人的正常生活 和工作。但对低

4、恶性骨肿瘤截肢病人,应在刀口愈合后半年至 l 年,肿瘤无远处转 移时再装配假肢截肢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健康、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患者截肢后必然 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治疗极为不利。护理人 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同时,针对心理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机制, 使患者尽快恢复心理健康。2.1.1 自我形象紊乱 患者截肢后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影响形 象,术后恢复期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女性,她们最难适应失去肢体所 带来一系列的变化。2.1.2 自尊下降 截肢后日常工作受到影响,女性患者较注重家庭对自己的态 度;男性患者则更注重病后的社

5、会角色,如:地位下降,工作能力、劳动力下降, 与别人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2.2.1 焦虑、恐惧的心理 患者因患肢疼痛严重,担心病情发展而导致截肢, 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几乎所有患者都担心失去肢体对今后的生活影响。尤其是下 肢截肢后,更担心以后的生活而出现患病性焦虑。患者伤后与其熟悉或所依赖的人 和物所引起分离性焦虑。对陌生的环境和人以及病情的认识产生焦虑、恐惧。2.2.2 强迫的敏感性增高 截肢患者经历了痛苦的病程,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 身体。访谈中发现,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身体敏感性有所增高,在术后相当一段时间 内对已经切除部分的肢体存在着一种虚幻的疼痛感觉,多为持续性疼痛,且以夜间 为甚,有时

6、夜间忘记自己已截肢,常出现跌伤。骨肿瘤患者担心手术时医生有没有 完全切除干净,会不会留下些什么。2.3 社会适应力改变2.3.1 害怕与人交往 截肢术后的日子里生活习惯会有所改变,以前喜欢热闹 的人,术后沉默寡言,受不了亲戚朋友们那种怜悯而怪异的眼光,不想出去散步, 不想见任何人。2.3.2 无助感 截肢后往往感到前途一片漆黑,整天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 拒绝治疗和护理,破坏物品甚至想自杀。内心感到无助,这种无助来自于个人、家 庭和社会。2.3.3 截肢患者术后躯体不同程度的残疾和缺陷,不但要承受肉体上的痛苦,还将 承受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护理内容2. 3.4 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护士除提供医疗帮助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和信息支持外,增强患者准确评价自 身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患者交谈,帮助他们摆脱害怕社交和 自卑、孤独等困境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使其倾泻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 也可以知道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从而提高截肢患 者的社会适应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