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7445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2015年11月23日目 录1.企业概况32.企业诊断分析43.MES的需求、目标与可行性63.1.MES需求与目标63.2.MES可行性分析74.MES的总体规划84.1.MES规划总体原则84.2.MES总体信息化模型85.MES网络设计105.1.网络设计105.2.MES系统定位125.3.建设内容及实现目标146.MES应用系统设计146.1.信息共享模块146.2.生产管理模块146.3.仓库管理模块146.4.设备管理模块156.5.

2、计划管理模块156.6.绩效管理模块166.7.文档管理模块166.8.质量管理模块167.项目实施计划177.1.项目组织177.2.实施流程187.3.实施计划198.项目实施预算及实施进度198.1.项目实施流程与主体计划209.效益与风险分析239.1.效益分析239.2.风险分析与管理241. 企业概况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绿色能源、光伏发电、智能电网领域输配电设备装备制造的集团公司。主要进行干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岸电电源、光伏逆变器和太阳能发电设备、无功补偿装置、防爆电气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

3、务,产品广泛应用于输配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轨道交通、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煤矿等领域。公司于2011年10月18日开工奠基,2013年1月正式投产,14万平方米的厂房、宿舍、办公楼、食堂等生产及配套设施在459天内拔地而起,创造了“桂林速度”的神话。公司现有员工376人,其中科技人员132人,占员工人数的35.1%,教授级高工和高级工程师4人,科技人员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18人,技术带头人16人,2014年设立了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14年公司实现“产能翻三番、产值翻两番”的巨大跨越,实现年产值达42896万元,利润2898万元,上缴税费597万元,研发投入736万元,2015年

4、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公司建设的4MW屋顶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320万度,成为桂林市首家利用光伏发电成功并网的第一个企业,同时,公司在2014年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建设了自己的污水处理站和中水回用工程,为桂林市的节能减排贡献力量,公司也是2014年度唯一被评为“桂林市绿色环保企业”的单位,同时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力求达到工业4.0的智能制造化,实现“人与机”、“机与机”和“机与人”的互联智能关系,发展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建设,其中公司“企业管理综合信息智能控制系统”被评为2014年中国制造业精细化生产管理最佳实践项目。公司在自我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驱动下,不断以更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装备生产线和管理

5、,公司先后建立了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近两年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共25项,更是在2013年研制出全球最大容量40000KVA干式变压器,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专利3项,开发新产品包括高压箔绕填料变压器、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高压变频器、光伏逆变器、SVG、地铁能量回馈装置等4大类17种新能源产品,产品先后通过荷兰和美国的KEMA试验、美国UL认证、欧洲CE认证、加拿大的CSA认证、俄罗斯的GOST-R认证、中国的CCC认证和节能认证。与GE、SIEMENS、阿尔斯通、VESTAS、施耐德等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成为国内外最值得信赖的电气产品供

6、应商。预计在2017年完全达产后,公司可形成年产30000台(套)以干式变压器、电抗器为主导产品的绿色能源输配电设备,预计年产值约15亿元,年利润约1.7亿元,年上缴税费约1.2亿元左右,同时可以解决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产能将达到国内同类产品总产能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干式变压器和相关电气设备制造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以“绿色发展”为经营理念,面向中国和世界未来的高速发展领域,以绿色环保输配电设备产品和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为主要研究开发领域,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为当地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使员工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的企业和社会关系,积极为中国制造2025、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

7、出应有贡献。2. 企业诊断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随着国内装备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需求变化愈来愈快,我国装备制造行业的竞争将逐步从原材料和设备的竞争转向市场、信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如果国外大型装备制造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由于他们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大量的市场资金,将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形成巨大的压力,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如何快速反应市场,占领和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但是,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已不能满足下一轮的市场竞争需要,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思想、手段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下一步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发展,必须采取

8、“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系统资源变革和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就是实施科学管理,不仅仅用企业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手工作业,关键在于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企业获得管理所需的信息,在于加强企业与用户的联系,在于降低生产成本合交易成本,在于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库存、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这也是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对于公司来说,MES系统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对公司各生产车间的有关数据

9、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和挖掘,用于指挥和控制生产;管理信息化是指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ERP / 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决策支持系统(DSS)、物流系统、营销系统。如果将两个层面的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从生产信息监控到计算机辅助管理,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衔接各个下属企业,就会形成一个基于供应链运作的完整有机的业务整体,到目前为止,公司生产环节,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数据系统;但企业销售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计划统计系统等,涉及从财务、人事、物资、统计、生产、销售等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大部分的报表和日常管理业务没有实现计算机化。主要表现在: 模拟手工流程的系统。尽管企业建立了初步的MIS系统

10、,但更大程度上仅仅是根据各部门的各自的需求,把以前手工业务用计算机来模拟实现的。 因此,只不过是当前企业管理的计算机翻版,无法实现管理上台阶、提高管理水平的目标,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变化需要。 数据不够规范。各计算机应用系统相对独立,没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化、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管理数据,基本上是各做各的基础数据收集、录入、整理及应用。 生产计划的制定不科学合理。由于受管理手段的制约,各类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送到制造中心,因此在制定计划时缺少足够的信息支持,往往优先考虑生产的均衡性,而对计划的优化缺乏研究。对生产过程的掌握也不全面及时,在线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

11、较弱。 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压缩余地。成本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核算出来的,装备制造企业实行的是事后核算型的成本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生产的在线控制,尽量减少废次品量,提高单位生产效益,通过在线定额控制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质量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不高。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每分钟生产大量成品半成品,靠人工及时发现所有的质量问题是不可能的。由于缺乏先进的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没有及时的采集和保存,各级质量标准中的大量质量控制参数往往根据经验制定,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需要运用现代化的工具,采集生产过程的质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使质量控制

12、参数的制定科学严谨、更趋精确。 设备管理停留在经验阶段。由于缺少必要的设备管理有关信息,对设备的维修主要还是应急维修,先进的预防性维修难以实行。维修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技能,缺乏标准化和专业支持,维修效率不高,设备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信息孤岛问题。各应用系统相对独立,各有对应的上级、下级业务关系,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业务环节和业务量,造成不必要的资金、人力浪费,并使横向的跨部门的信息不能共享。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部门之间需协调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部门间的沟通难度加大,使得局部目标与全局目标的偏差加大,阻碍了跨部门业务流程的顺利进行,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和层层汇报无法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在传

13、递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信息的准确性会大打折扣,这将使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及时、真实、准确地了解下面发生的事情,而高层的信息也不能很好地传递下去,无法为第一线人员提供及时的应变响应信息,作业中过多部门和环节的设置以及人员间的牵制,使得效率难以提高,企业与最终用户之间缺乏沟通,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信息在企业中形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总之,由于以上问题,公司不能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并由于内部的不统一和不协调,使得企业各部门对外部条件变化反应不一,互相牵制,总体来看,显得反应迟钝和缓慢,这就使企业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的能力下降,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下降,从企业内部来讲,使得事前的计划及预测

14、不准,事中的控制形同虚设,以及事后的反馈、分析和评价无法进行等等。因此,只有构建以车间生产自动控制层、生产制造执行层(MES-Manufacturing Eecution System)、公司经营管理运作层(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整体结构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将一个个信息孤岛集成起来,才能进一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充分发挥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才可以迅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对市场需求敏捷的应变能力;完成生产控制自动化、生产工艺和方案最优化、原料和能耗最低化、人员配置合理化,充分利用市场信息,建立订单敏捷反应机制,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满

15、足当前以及未来战略性发展的需要,才可以把信息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利润,更有效地帮助企业抓住机遇。3. MES的需求、目标与可行性3.1. MES需求与目标MES的总体目标是:面向国际化市场竞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体系和经营管理模式为核心,加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吸收精益生产、并行工程等先进思想和方法,充分激活企业现有资源,加强技术管理,健全技术创新环境,加强质量计划与控制、质量成本评价,改革和完善现有管理模式,并向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两头延伸,将公司的人与组织、技术和信息集成为一个整体优化的系统,使公司在T, Q, C, S, E几个方面跃上新台阶,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3.2. MES可行性分析3.2.1.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1)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发展水平、网络技术发展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建立这样一个企业信息系统的需要。(2)当前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发展水平和开发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建立这样一个企业信息系统的需要。(3)公司已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企业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较高,经过一定的培训可以满足管理和使用信息系统的需要。(4)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深圳市中科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矿冶工程背景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5)参与本项目设计、开发、实施和服务的人员都是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