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67128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清明中班社会教案(完整文档)清明中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活动准备:画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清明中班社会教案,菁选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清明中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2出示图片,提问,你

2、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二、观看VCD,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4.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

3、节。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五、延伸活动。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

4、,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活动反思: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清明中班社会教案2一、设计意图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

5、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二、活动目标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传统节日的兴趣。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三、活动准备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四、活动过程(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

6、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人的节日。在这

7、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1、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代就有了。*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五、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教学反思:中班的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习惯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

8、的整体深层意义。在进行活动清明节时,我就关注到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学习看图片,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图片中心的牛以及牧童老人,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这个小朋友在牛背上干什么?注意观察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动作,发生什么事情呢?和老爷爷说什么呢?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是做注意的动作呢?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就能马上明白,原来骑在牛背上的孩子给那位老爷爷指路呢。然后引导孩子和我一起朗读清明。并再次观看扫墓的图片,提问孩子们图上有什么?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呢?孩子很快回答,图上的人们在跪拜,但是孩子们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去跪拜?结合图片我给他们讲解举例人们是在特殊的纪

9、念日子用鲜花表示自己对故人的怀念,我们国家把这样的日子叫做清明节。并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引导孩子知道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引导孩子继续看左右下角的.小幅图片,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哪些运动和饮食习俗?孩子们踊跃回答,有荡秋千,爬上,去动物园,放风筝等等吃鸡蛋呀。与小朋友们继续对话,家人怎么怀念故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一起欣赏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活动孩子参与的很活跃,我也快乐的参与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是要孩子学会关注整体,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孩子谈话上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听懂,能够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

10、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让孩子想参与主动交谈会正确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引导孩子完成相应的活动目标。在绘本活动中,要注意图片在相应时间针对活动的重点,细致的准备展示及讲解.在活动重点的把握上,我还需要多思考,认真思考后的重点进行每个环节上的把握,努力达成绘本活动的最终目标。清明中班社会教案3教案前言: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教案目标: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

11、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教案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教案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总

12、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3.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