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7100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知识文库:娑罗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系列文库娑罗子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娑罗子”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娑罗子【概况】: 异名 娑罗果、天师栗(纲目),娑罗树、七叶树(纲目拾遗),莎婆子(百草镜),苏罗子(药材资料汇编)。基源 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植物七叶树、浙江七叶树及天师栗的果实、种子。七叶树属全世界25种;中国有10种,其中2种为引种栽培。原植物 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var 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Achekiangensis Hu et Fa

2、ng)。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又名猴板栗(中国树木分类学)。历史 娑罗子原名天师栗,始载于纲目,李时珍转引宋祁益州方物记云:“天师栗,惟西蜀青城山中有之,他处无有也。云张天师学道于此所遗,故名。似栗而味美,惟独房若橡为异耳。今武当山所卖娑罗子,恐即此物也。”查青城山在今四川灌县西南,武当山在今湖北均县以南。根据上述产地可考证其原植物为天师栗。纲目拾遗记载:“娑罗树出西番海中每枝生叶七叶,有穗甚长而黄,如栗花,秋后结实如栗可食,正所谓七叶树也。”以上所述均与七叶树科七叶树属的特征相符合。由此可知,本草记载的娑罗子,与现今所用的一致。但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天师栗项下记有:

3、湖北园圃有种植者,亦呼娑罗果”,其附图与今植物七叶树或天师栗的形态均不同。上述七叶树属3种植物均收载于中国药典1990年版的娑罗子项下。形态 七叶树为落叶乔木,高达25m。树皮灰褐色。掌状复叶对生,叶柄长1012cm,具灰色柔毛;小叶57,小叶柄长518mm,被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稀长椭圆形,长815cm,宽3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主脉及侧脉基部有疏柔毛,侧脉1317对。圆锥花序顶生,尖塔形,长2125cm,基部径35cm,小花序常由510朵花组成,具疏柔毛,花梗长24mm;花杂性同株;花萼筒形,顶端具不整齐的5浅裂,外部有短柔毛,边缘具短

4、纤毛;花瓣4,白色,长圆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812mm,上2瓣较下2瓣窄长,边缘有纤毛;雄蕊68,花丝丝状,长115cm;雌蕊在雄蕊中不发育,在两性花中子房为卵圆形,有细柔毛。蒴果近球形或倒卵状圆形,顶端短尖或钝圆,直径34cm,表面密生黄褐色斑点,3瓣裂。种子1粒,圆球形,棕褐色,种脐白色,约占种子面积的1213。花期45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志第3册556页图354) 生境与分布多为栽培植物,少有野生。分布于河北、山西南部、陕西南部及河南北部。浙江七叶树为七叶树的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小叶较薄,小叶柄较长,中间的小叶柄长152cm,侧生小叶柄长051cm,通常无毛;小叶片下面

5、绿色,微有白粉,侧脉1822对,圆锥花序狭窄,长3036cm,基部直径253cm,花萼无白色短柔毛。蒴果的果壳较薄,种脐较小,仅占种子面积的13以下。花期6月,果熟期10月。生于低海拔的丛林中。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通常多栽培。天师栗与上述2种的区别在于:叶两面均被毛,聚伞圆锥花序较大,基部直径1012cm,生于花序基部的小花序长45cm(7cm),花疏生。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46卷280页图版84)生于海拔10001800m的阔叶林中。分布于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江西西部、广东北部、四川、贵州和云南东北部。【生药】: 采集 910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或剥去果

6、皮后晒干。带果皮者用时须除去果皮。苏罗子主产于陕西、河南,浙江、江苏也产。娑罗子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鉴别 性状 苏罗子(Achinensis)果实近球形或倒卵形,直径345cm,顶端微具突尖,基部广楔形,有灰白色或黄棕色的果柄痕迹;表面灰黄色,粗糙,密布黄棕色斑点,有纵向沟纹3条,自顶端延至果柄处,形成三瓣状,果壳厚约152mm。种子1枚,近球形或不规则扁球形,直径2535cm,表面不甚平坦,上部种脐黄白色,约占种子的13或更多,下部栗褐色,稍有光泽,凹凸不平,基部凹陷,有稍突起的种脊,质坚硬,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子叶肥厚,粉质。气微,子叶味极苦。娑罗子(Awilsonii)果实与苏罗子极为

7、相似,主要不同点为果实球形或卵圆形,表面斑点较稀,果壳厚约1mm,较苏罗子为薄。显微 苏罗子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黄棕色的薄壁细胞,表面成丛着生毛茸。中果皮主为薄壁组织,外侧12薄壁组织中散有众多石细胞、草酸钙簇晶、方晶及少数维管束、分泌管;内侧呈海绵组织状,薄壁细胞多横向延长,有分枝,间隙大。内果皮为1列近方形的薄壁细胞,嵌有断续排列的石细胞。(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60、561页图356、357) 理化 取样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冷浸过夜,滤过,残渣加适量乙醇浸泡,取上清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七叶皂甙为对照,以正丁醇(水饱和)乙酸乙酯醋酸水(41105)为展开剂,展距16cm,

8、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05烘烤后显蓝色斑点,用碘蒸气薰后显棕色斑点。(图见同上562页图358)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药性】: 性味 纲目:“甘,温。”归经 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功效 宽中,理气,杀虫。主治 胃寒作痛,脘腹胀满,疳积虫痛,疟疾,痢疾。益部方物略记:“久食已风挛。”通雅:“能下气。”纲目拾遗:“葛祖遗方,治心胃寒痛,虫痛。”“宽中下气,治胃脘肝膈臌胀,疽积疟痢,吐血劳伤,平胃通络。”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烧存性研末。使用注意 陕西中药志:“气虚及阴虚者忌用。”。【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香附、川贝、乌贼骨等,治寒性胃痛、腹胀。配川芎、当归、路路通等,治经前腹痛,乳房作胀。单方应用 百草镜:“治胃痛:娑罗子1枚去壳,捣碎煎服,能令虫从大便出,3服。”杨春涯经验方:“治九种心痛:娑罗子烧灰,冲酒服。”娑罗子皂甙(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5;(5)治脑水肿(颅骨骨折及脑挫裂伤、脑震荡、良性颅内高压症、脑肿瘤切除术后,第四脑室肿瘤未切除,颅内血肿清除后及大网膜颅内移植术后所致):静脉滴注D(1618mg天),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分2次给药。成人用57天(个别10天),小儿34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特种设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