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脚本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670275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保障监察脚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劳动保障监察脚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劳动保障监察脚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劳动保障监察脚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劳动保障监察脚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保障监察脚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保障监察脚本(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示范点推介片脚本一、 序言画面一: 时长:1分40秒1、人民大会堂内景逐渐转换成民族广场、会展中心外景(资料图片)2、三维打开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的意见中国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做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中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建设标准3、高速公路、信息化动态图(资料图片)4、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城市全景、街景切换(资料图片)5、三维全国地图,60个试点城市逐一点出6、北京、柳州全景图(资料图片)7、三维制作自治区两网化全图8、自治区召开两网化工作会议的照片、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视察工作照片以及有关视频资料(资料图片)配音

2、:为了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制,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和监控管理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的监管, 2009年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以下简称“两网化”)管理工作。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 “两网化”试点工作,我区北京市、柳州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60个试点城市。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年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中国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做好劳动保

3、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多次召开“两网化”专题会议,并于年月下发了中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建设标准,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二、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情况(字幕)(一)基本情况(字幕 ) 画面二: 时长:85秒(加入)北京市政府全景(资料图片)或实拍1、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景2、会议图片剪切(资料图片)3、特效光点逐渐点出6个城区、3个开发区4、武鸣、横县风景(资料图片)5、交流会画面(资料图片)配音:北京市是中国首府城市,作为全国60个试点城市之一,从2009年初开始,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

4、导下,在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支持配合下,扎扎实实开展“两网化”管理工作,3月份完成了市区260个网格的划分工作,5月首批招聘经培训合格的126名协查员进入网格上岗工作,7月份监察网络系统开始运行,10月份召开了“六城区、三开发区”现场经验交流会, 2010年初,北京市将市区“两网化”管理工作经验向所属武鸣县和横县推广。目前,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系统已具规模,在劳动用工管理中作用发挥明显,多次得到上级肯定和表扬。(二)主要做法(字幕)、精心谋划 统筹安排(字幕)画面三: 时长:90秒1、局领导现场采访录音、口述“( 2009年初,北京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人社、财政等单位领导为成员

5、的领导机构,研究部署“两网化”建设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形成了领导机构统一指挥;各成员单位分工协同负责,基层配合具体落实的组织领导格局,从而有效保证了“两网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成员单位领导研究讨论工作报告(资料图片)3、领导检查工作图片或视频(资料图片)4、领导开会图片或视频(资料图片)5、艺术字一是成立工作领导机构6、艺术字二是明确建设目标7、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办公大楼、办公区远景8、各个城区、街景切换(资料图片)或实拍9、艺术字三是制定实施方案10、市政府领导视察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的工作照片、视频(资料图片)。11、支队领导开会研究北京市

6、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视频情景(资料图片)或模拟场景。12、艺术字四是出台保障制度13、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组建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队伍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招聘工作方案的通知各份通知文件在不同画面的不同角度的呈现配音:一是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局领导现场采访录音、口述“( 2009年初,北京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人社、财政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研究部署“两网化”建设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7、形成了领导机构统一指挥;各成员单位分工协同负责,基层配合具体落实的组织领导格局,从而有效保证了“两网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明确建设目标。完善“服务重心向下转移、监察信息向上汇集、监察业务上下联动”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依托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全市建立起市、城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两级执法、三级监控、四级网络”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体系,全面掌握城乡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了分类监管、动态监控的工作目标,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三是制定实施方案。市、局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认真听取基层工作人员和企业的意见,在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充分了解企业劳动

8、用工情况的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保证了“两网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四是出台保障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组建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队伍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招聘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两网化”建设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扎实构建 夯实基础(字幕)画面四: 时长:20秒1、艺术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 建设立足打基础、管长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2、网格示意图全景、特写3、几名工作

9、人员在网格示意图前指点(加入)办公场景全图(加入)工作人员整齐进入办公场地(加入)支队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办公4、艺术字合理划分网格5、领导现场采访同期录音、口述( 北京市市区辖6城区、3个开发区,根据各城区企业分布特点,划分了260个网格。其中企业分布集中、数量较多的青秀区和兴宁区,共设157个网格;企业分布较散的江南、西乡塘、良庆、邕宁四个城区,共设99个网格;三个开发区共设4个网格。)6、艺术字二是建立信息平台7、几名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工作视频1/4屏剪切8、艺术字三是建强一线队伍9、招聘和培训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的情景视频(模拟现场情景)10、协查员笑脸图,1/2屏逐渐剪切成全屏9格画面11、

10、艺术字四是完善配套设施12、工作牌特写13、协查员着制服排队整齐站立14、办公场所全景、桌椅、电话等办公设备15、交通工具配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 建设立足打基础、管长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是合理划分网格(注:具体内容由领导同期配音) 二是建立信息平台。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投资120万元,对原劳动保障监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用人单位、区域网格、监察机构和劳动保障业务管理数据平台有机融为一体,建成一个资源平台共享、数据即时交换、反应迅速灵敏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管理平台。2010年8月,全市六区六县实现全面联通。三是建强一线队伍。2009年7月,北

11、京市招聘录用了第一批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共126人,2010年7月又招聘了134人,目前基本达到了1个网格1名协查员的配置要求。按照“市支队统一指挥、城区大队集中管理、协查员分片包干”模式进行管理,通过规范协查程序制度、集中培训学习、工作实践锻炼、定期检查考核等方式方法,培养引导协查员迅速进入角色履行职责。四是完善配套设施。为一级网格提供了办公地点,落实了工作经费,配置了办公桌椅、电脑、固定电话、档案管理用具等办公设备。为协查员制作了统一服装,配置了工作牌。绝大多数办公点配备了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分散点,也为协查员配置专项办公经费,方便日常工作出行。、规范运作 有序推进(字

12、幕)画面五: 时长: 55秒 1、网格图特写 2、艺术字“基本信息采集”配音:规范运作,有序推进。“两网”建成后,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有效运行。各网格协查员具体工作有:A、用人单位基本信息采集画面六: 时长:60秒1、工作牌特写2、协查员进入企业3、企业人员提供资料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营业执照或其他登记证书)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书用人单位 社会保险登记、缴费凭证职工花名册工资支付凭证和考勤资料特写镜头4、企业人员填写表格、盖章5、工作人员打电话6、用人单位递交表格7、工作人员打电话8、协查员汇报工作9、协查员记录信息10、协查员翻看表格11、协查员协助用人单位

13、填写表格12、负责人接过协查员递上的报表审查报表13、登记卡特写14、协查员填写登记卡15、大队接到协查员递上的材料16、大队工作人员将材料录入电脑17、协查员整理资料,放进档案盒18、一份文件呈现年度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表归档 目录19、市场、写字楼、社区剪切(资料图片)或实拍20、艺术字基础数据入库21、协查员在做台账22、将台账录入电脑23、艺术字持续跟踪了解24、工作人员在跟企业负责人进行交谈25、工作人员再次和企业负责人交谈26、领导采访录音、口述:(2009年,全市共采集了62103户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2010年,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更新,基本覆盖了北京市区

14、的用人单位。)配音:采集并动态监控用人单位信息是协查员的重要工作。信息采集是指由不少于2名以上的协查员进入用人单位,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了解并采集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和劳动用工情况。其基本程序如下:进入单位,说明情况。协查员深入到网格内用人单位,挂工作牌,说明来意和工作内容。提供采集表或变更表,要求用人单位如实填报。填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现场填报并审验。用人单位能当场提供相关证件和资料【1、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营业执照或其他登记证书)2、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劳动合同书4、用人单位 社会保险登记、缴费凭证5、职工花名册6、工资支付凭证和考勤资料】并按照采集表或变更表要求,若能如实填报完成的,则协

15、查员要认真复核,审验相关资料。如遇不确定项目,应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核实有关情况。准确无误的,请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予以确认。二是预约填报并审验。如用人单位不能提供相关证件和详细资料,无法当场填报采集表或变更表的,则要求用人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采集表或变更表的填报,并按时报送所在辖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对用人单位未按期报送采集表或变更表等相关资料,协查员督促其及时报送,通过多次督促仍不报送的,协查员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劳动保障察大队,由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其实施监察。建立工作台帐和明细表。协查员根据以上工作内容,每天按照工作台帐和明细表的格式要求,认真记录信息采集情况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