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667732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直接技巧.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工作直接技巧小组工作直接技巧一、沟通与互动技巧(两个层面:与组员沟通、促进组员沟通)1、与组员沟通技巧:1)营造轻松、平安的气氛(语言表情等),2)专注与倾听(传达尊重接纳),3)积极回应(复述),4)适当自我表露(以促进坦陈问题和需要),5)对信息进展磋商(弄清和正确理解),6)适当帮助梳理(非评判性帮助梳理发言),7)及时进展小结(归纳要点)2、促进组员沟通技巧:1)提醒互相倾听(注意现场安静),2)鼓励互相表达(沉默者接纳感受,适当控制时机),3)帮助互相理解(细微处沟通),4)促进互相回馈(鼓励分享回应),5)示范引导(以自身诱导模拟如提问技巧和回馈方式)二:小组讨论技巧目的与活动

2、方案确定、问题解决都会用到;有助于组员参与小组事务、激发对小组兴趣、运用集体力量与决策解决小组和组员问题。主要有事前准备和主持两个方面。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技巧:1)选择适宜主题(明确,考虑开展进程、组特质、目的和组员才能),2)注意主题措辞(事实性、价值性、推测性、政策性问题不同措辞),3)选择适宜讨论形式(公开讨论、陪席式、座谈会、质询会),4)安排活动环境(场地、座位等),5)挑选适宜参与者(及与主持人角色分配),6)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目的、素材、场地及设施准备清单、时间分配掌握)2、主持小组讨论技巧:1)开始(介绍认识熟悉,引出主题,规那么及要求),2)理解(理解),3)提问(5种

3、类型:封闭式(“是不是”)、探究答复型(“描绘/告诉/解释”)、重新定向型(引向其他组员)、反应和阐述型(寻求总结)、开放式(“怎样/为什么”),4)鼓励(不逼而是注意、重复、支持),5)限制(询问其别人、切断话题或打岔、限定发言时间或调整次序),6)沉默(组员自行判断),7)中立(提供问题/资料信息/利弊分析p 或事实阐述,不给答案/决断),8)摘述(段落完毕、主题被岔开、变换主题、组员发言过长、发言过于复杂或广泛、意见对立或争执很久、发言声音过孝语言出现障碍8种情况,【摘要】:p 发言应简要明晰、【摘要】:p 后要征求发言者意见),9)引导(暗示方向、提示重点、再强调程序;两个注意:一注意

4、把握程序(按确定问题分析p 问题寻找和评价解决方法选择一种方法的进程去展开,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二要妥善处理发生的冲突(难以化解时可考虑民主表决);三个防止:指定发言社工中心,轮流发言组员未准备好而简单应付或生抵触,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为难难堪),10)完毕(问题归纳、意见建议组织、形成结论;详细全面,阐述分析p 评价和研究,指出要应用的方法)三:治疗技巧一般有三种:直接干预法、间接干预法、小组外在力量法1、直接干预法(社工以治疗者角色直接影响组员行为,发生在小组自身还缺乏相应资和经历、无法协助组员解决面对的问题时,或个别组员孤立于小组之外时):1)作为核心人物运用自身权威和组员

5、信任,关心、鼓舞,帮助和影响改变行为;2)作为标准及规章制度的.象征性人物,通过赞扬奖励等正向促成或警告惩罚等抑制措施改变行为;3)作为角色分配者规定角色及其要求和关联、引导进入、鼓励和训练履行。2、间接干预法(社工干预小组过程、利用小组影响来间接影响和改变组员,更重要):1)利用小组治疗元素,2)运用角色扮演方法,3)运用行为改变技巧,4)使用家庭作业(增强组外行为责任感和经历学习时机),5)运用构造化组员角色技巧(培育小组冲突协调者和行动领袖、鼓励支持参与者角色扮演,帮助组员从“替罪羔羊”、“说大话者”等破坏性角色中解脱出来重新定位角色)。3、小组外在力量法(借助小组之外的力量小组外活动、

6、与组员有显著关系的外部人员、组员所属社会体系和社会环境来影响组员和小组)。社工实际扮演辩护者、仲裁者、中间人、评议员的多重角色;需注意防止组员不在场的情况下作出重大决定,及将外在力量的需要置于组员之上进犯其利益。四:活动设计技巧小组活动在小组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活动设计技巧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1)扣紧小组目的(围绕总目的或最终目的、与各阶段相适应,如初期可设计自我/互相介绍、寻求朋友、集体歌唱、做游戏等,中期可设计角色扮演/互换/冲突的情景剧,注意保持阶段性目的和最终目的的一致性)(2)考虑组员特征及才能(各方面个体性特征、社会关系及文化背景、成长经历及问题,以及才能)(3)小组活动11个根本要素:1)目的(总体性和阶段性),2)参与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3)规模(参加人数),4)时间分配,5)组员角色扮演和互换,6)环境设计(场地设施等),7)资供给与经费预算,8)强度分布,9)预期结果,10)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预案,11)总结与奖励(4)经历分享环节。不同阶段的活动方案都应包含,也是社会工作者评估活动是否到达预期目的的环节之一。上一篇:工程施工顶岗实习周志 下一篇:没有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