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66770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结识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在呼吸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结识自己的呼吸器官;(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3)组织指引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理解呼吸过程;(4)能互相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5)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爱惜自己的呼吸器官。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理解;懂得呼吸事实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互换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互换教学准备 “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种、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

2、入在暑假里,诸多同窗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窗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学生活动,谈感受。(出示课题)二、探究过程(一)感知呼吸1、刚刚同窗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窗们像教师同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觉得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学生活动,互相质疑,报告.指引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课件)2、我们懂得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通过哪些器官呢?请同窗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学生活动后进行报告,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

3、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构成。肺是气体互换的场合,其他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平方米7平方米。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互换呢、学会提问:有关我们的呼吸,你还想懂得什么?谁懂得我们的呼吸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二)体味呼吸. 请同窗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2你觉得

4、呼吸是如何形成的?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呼吸时胸腔是如何变化的?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吸气 胸廓腹部扩大 呼气 胸廓腹部缩小学生活动, 互相质疑,教师报告(三)、制作活动1学生按教材P6环节进行制作(可以将饮料瓶先为学生开个口或者直接提供剪好的半成品)2.学生手拉和放开橡皮膜,你有什么发现?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学生讨论分析3.请同窗们再对照我们前面的分析,你觉得我们的饮料瓶相称于我们人的什么?气球呢? 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胸廓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 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三、课堂总结;人们一起回忆本节课的

5、学习,有关人的呼吸,我们还懂得些什么?四、课外延伸1.对于我们的呼吸,你已经懂得了些什么?还想理解些什么?请同窗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在背面的教学中我们将进行继续研究。2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板书设计: 我们在呼吸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吸气 胸廓腹部扩大外界气体入肺吸进新鲜空气呼气 胸廓腹部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呼出废气第2课 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教学目的:1、通过指引阅读资料及实验分析,初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2、学习对比探究措施,初步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与分析推理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引导学

6、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科学学习的爱好,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含量变化的发现和推理。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措施的初步形成。 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措施的初步形成。理解呼出的气体比吸入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没有)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水槽、容积相似的两个集气瓶、两片毛玻璃、等高的两根蜡烛、火柴、大小一致的气球、打气筒、等量的两份澄清石灰水。演示材料:呼出与吸入气体对照表。教学过程:一、资料引入,(1)谈话:同窗们喜欢做实验吗?(2) 实验可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措施,我们先来看看英国

7、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请同窗们阅读P普里斯特利的发现,思考普里斯特利做了一种什么实验,她有什么发现?拉瓦锡又有什么发现呢?学生阅读,报告,小结(3)谈话:在上一节课我们懂得了我们的呼吸离不开周边的空气,可人把空气吸进去又呼出来了,那为什么还要呼吸?(引导学生推测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变化)(4)今天,我们就来用实验的措施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板书课题)二、探究过程 (一).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1.讨论收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措施 ()我们吸进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你能收集一瓶这样的气体吗?(2)我们再来看看呼出的气体, 你能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气体吗?(3)分组讨论:

8、这样收集来的气体怎么保存?你能运用桌上的这些材料收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气体吗?(4) 生报告讨论状况,师引导学生运用排水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学生分组收集不同的气体) 2、对比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讨论:我们有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你能用什么措施来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1)阅读教材P3,实验中那些条件相似呢?不同的条件是什么?(2)交流实验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3)学生实验,报告讨论:蜡烛在哪一种气体中燃烧得久?因素是什么?(二).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1)请同窗们观测P4中间的图,紫色气球里面打进的是什么气体?橙色气球呢?那么,我

9、们把她们分别放进澄清的石灰水里,你要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分组实验, 师检查指引。报告观测到的现象, (3)谈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三、课堂小结 (1)我们已经可以对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 出示:下面是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表(附后)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观测上面的表,你又有那些收获呢?学生报告,对比,填写的实验成果四、课外延伸(实验操作和课外活动)板书设计: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吸进的气体8%21%0.46%呼出的气体%16%42%第课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教学目的1、指引学生经历测量自己肺活量的过程,对肺活量大小进行比较,懂得不同

10、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是不同的。2、懂得什么是肺活量,掌握测量肺活量的对的措施,并能测量自己的肺活量,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来宣传如何做好自我保护。3、懂得体育锻炼对呼吸和心脏带来的好处;结识到清新的空气,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我们的健康,意识到个人对自身的健康负有责任。重点难点分析比较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也许与上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准备 5油瓶一种、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 电子肺活量测量仪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游戏:吹气球比赛。规定:猛吸一口气,所有吹入气球,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1)谈话:刚刚,同窗们猛吸一口气,所有吹入气球的气体总量就是你们的肺活量(板书: 肺活量)(2)你能

11、比较谁的肺活量大吗?谈话:根据上面的活动你尚有那些问题呢,?(凭什么我的肺活量小呢?究竟小多少?)为了更好的进行比较,更多地理解我们自己肺活量,今天就来我们测量肺活量(板书:测量)二、探究过程(一)测量肺活量,(1)谈话:要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就必须有一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在平常状况下,我们可以运用5油瓶一种,水槽,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等制作一种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计;我们如何做呢?(2)指引学生制作,用我们”先-在-“报告 (3)指引学生一组,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计测量,我们应当注意些什么呢?(a、强调竭力吸,竭力吹完一口气 b、卫生记录时,视线与水平) ()简介电子肺活量测量仪使用,

12、 强调(竭力吸,竭力吹完一口气)把测量的成果填写在P7登记表上,反复测几次?怎么计算肺活量?为什么这样计算?(二)记录分析(1)抽一小组报告(2)给出区间表(表1全班在区间中的人数记录 表2男女肺活量的对比),用举手的措施, 记录全班数据。(3)请同窗们用记录图知识,小组合伙制作记录图。 (4)报告,全班评析。(5)小节(三)、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全班肺活量排在前面的同窗与排在背面的同窗站立一排进行比较。排在前面的同窗有什么共同点,背面的同窗呢?(抓住体育锻炼,进行保健教育)2.你觉得肺活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讨论,报告。三、课堂总结;请同窗报告课堂收获四、课外延伸(实验操作和课外活

13、动)课外阅读,或上理解网肺活量大小及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板书设计:测量我们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也许与体育锻炼有关第二单元 简朴的机械 第1课生活中的“好帮手”教学目的:1、能应用已学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生活中带见问题的措施。 2、在实验中通过观测、比较发现运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能对生活中简朴的工具的作用提出猜想。 教学重点: 结识运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寻找生活中的其他 “好帮手”并猜想它们的作用。 教学准备: 木板、羊角锤、拧紧的螺丝钉、未开的汽水、瓶起子。 电子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出示汽水瓶,如何将它打开?出示钉有螺丝钉的木板,如何取出这些钉子?2.生活

14、中工具的作用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类似难题,为理解决这些难题,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诸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你还懂得哪些“好帮手”,它们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如何的作用?分组讨论,完毕表格。我找到的好帮手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我猜想它能 全班交流。(“注意倾听,补充发言” 纪律保证效率,教师得加强组织引导)在交流活动中对学生发现的如下某些问题应当予以明确的肯定: 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打开奶粉盖) 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例如老虎钳能夹小东西,镊子也能夹东西,剪刀有时也行) 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例如剪刀剪指甲不如指甲钳夹指甲来得容易)3、体验:“好帮手”的作用。、明确任务:选择不同的工具,在木板上钉上铁钉和螺丝钉,然后再把她们取出来。 、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小组完毕状况,感受:工具的确能提供以便)、科技史阅读交流P1页指南车信箱,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感悟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