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66660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投入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综述;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与作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研究相关研究进展、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升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等,具体请详见。 “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贝克尔,1987)。人力资

2、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它决定着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并不大。低素质农村人力资源的过度“富足”与人力资本的严重“贫困”是当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综述 (一)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人力资本问题是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内的一个具有持续魅力的论题。亚当斯密(776)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看作是一种资本;西奥多w舒尔茨(161)、罗默(1986、199

3、0)、卢卡斯(1988)等均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舒尔茨(1961)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增量导致了知识要素质量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规模经济和物质资本的作用,各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的上升;罗默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一国若人力资本过少或已有的人力资本相当贫乏,该国将很难摆脱经济低速增长的轨迹(付英华等,202)。卢卡斯(1988)提出人力资本的“内在效应”及“干中学”效应,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没有经济的增长。在我国,李建民(0X)从人力资本的要素和效率的生产功能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机理,他

4、指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具有要素和效率两方面的生产功能。侯风云、李焕龙(22X)对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的研究显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高于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代谦、别朝霞(20)从fdi(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表明,d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只有辅之以较快速度的人力资本积累,fdi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余长林(20X)把教育和健康看作是两种资本,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构成形式。高明、姜学民、任龙(202X)利用卢卡斯建立的人力资本外部模型对1

5、8002X年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山东省在1980202X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研究相关研究进展 刘文(X)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提出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靳卫东(2X)认为,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会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的变动,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不能缩小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收入差距,反而使它们变得更大,成为我国基尼系数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调整我国财政支出的经济结构和利益归属结构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

6、途径。程伟(202X)利用2X20X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调研数据,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认为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教育的滞后导致劳动力的素质低下。王彦军、李丽静(02X)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政策介入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依据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融资、调节税收政策、健全劳动力市场等公共政策建立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支持体系。潘泰萍(02X)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王荣斌、朱云()利用统计数据描述分析了河南省人力资本

7、投资水平的差异。杨国勇(2X)认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与农民收人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过低。廖小官、陈东红(0)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特征及实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加强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之一。 (三)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 jamiso和aa(98)利用在我国西北地区贫困县进行的住户调查数据,评估教育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户中成人受教育水平对家庭农业总收入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副业收入得到体现,而不是通过粮食等作物的生产。parsh、he和li(1995)对我国农村出现的劳动力市场

8、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主要关注了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的情况。研究表明,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年龄和工龄的回报率高于职业培训和掌握新技能的回报率。这些情况导致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低的教育回报率促使更多的农村家长让孩子辍学。钱雪亚、张小蒂(02X)研究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认为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绝对水平低,相对水平更低。吴健辉、黄志坚和曾园根(202)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文献综述认为,从国内学者202X年以来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所选择的模型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可以了解到目前农村人力资本偏低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原因。魏下海(X)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力

9、资本投资状况,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制约因素,而制约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滞后导致的劳动力素质低下。郭志仪、常哗(20)通过时间系列数据实证分析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相互关系和影响,发现我国目前的教育回报率仍然不高。总体来看,每增加1年教育,个人收入会增加.34%;同时,教育回报率还表现出随收人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赵丽秋(02X)关注教育质量不平等、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发现教育质量差异对收入差异影响显著。任国强(202X)以天津市为例,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的影响。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

10、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其主要观点:(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人力资本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双重意义。这对于我们理解农村人力资本的意义,发挥农村人力资本的作

11、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极具现实指导意义。但我国对人力资本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和研究较晚,而且由于受政策、技术或方法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1)谁来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应该包括哪些种类,是否应是单一的正规教育。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拟从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与作用出发,通过对目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来寻求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多元化透资途径。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价值与作用 (一)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从而影响农民收入。农业劳动生

12、产率的高低取决于新的生产要素的使用状况。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决定了农民使用新的生产要素的态度和能力。正如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引进新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质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尤其是农民自身素质的约束,其对现代技术缺乏了解,在先进技术的转化、推广与应用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各种历史资料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enjiangcheng(198)的研究显示,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粮食产出有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农业知识从而能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人力资本投资还有利于

13、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种植结构的调整。韩青、谭向勇(202)的研究证明,受过高中教育的农户比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管道输水技术或喷灌、微灌技术等现代节水技术。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都离不开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农业劳动者,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升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信息资源的获取有利于降低农民生存的机会成本,使农民做好产前预测,把握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般性的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价格下滑和农业经营收入下降的趋势

14、。其原因除了农业自身的特点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农民人力资本短缺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低,使其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差,缺乏生产优质农产品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首先,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提高农民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业劳动者能够比较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差异性,把握市场规律,从而增加收入。第三,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使农民适应市场需要,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人力资本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情况看,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者在劳动力流动中的比重逐渐提

15、高。根据浙江大学劳动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对在杭州的工商企业、建筑工地、集市等地的外来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与职业问存在的某种联系,即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影响劳动力职业差异的重要因素。其次,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决定了劳动者能否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以及掌握的多少、深浅、快慢和熟练程度,以及进入非农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周其仁对北京、深圳、苏州、武汉四市18家企业的调查,9%的城市企业招收民工时提出明确的文化程度要求:76.3要求必须在初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以上; 6%要求高中和高中程度以上。样本企业中,5.8%规定民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才能上岗; 98%要求实施短期培训。毫无疑问,城市第二

16、三产业的工作都存在“教育门槛”,而且这个门槛越来越高。 (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202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资料表明,低收入户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比高收入户明显偏高,而高中及以上的比例明显较低;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占的比例非常大,但高中及更高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低收入户;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劳动力文化水平构成中文盲和半文盲所占比重越低,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程度所占比重越高,这表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文化水平具有密切关系;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傅国华、许能锐(20X)对海南农村居民收人与农村人力资本情况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可使农民人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