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6443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类水解【基本知识精讲】要点1: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从而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示出不同限度的酸碱性.要点2: 盐类水解的规律为“遇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如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弱碱强酸盐水解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要点3: 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映的逆反映,一般水解进行到一定限度达到平衡状态,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有浓度、温度等.浓度越小,则水解限度越大;升高温度,水解限度增大要点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措施,除了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外,还应注意:反映物中写出参与水解的离子和水,单水解用“”

2、号,完全双水解才用“”,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应分步写,单水解产物不应打“”或“”要点5:知识网络要点6:措施引导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可归纳出盐类水解有如下几方面的应用(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解释某些盐溶液呈酸碱性.(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或离子数多少.()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的多少.()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5)制备胶体或解释某些盐有净水作用.()某些盐不能用蒸发措施结晶或不能用复分解反映制得.(7)判断酸碱中和至PH7时酸碱的用量.(8)某些化肥不能混合施用.(9)某些活泼金属与盐溶液作用产生氢气(如Mg与N4Cl、FeCl3溶液的反映).(10)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

3、存(11)某些显酸性的盐溶液和某些显碱性的盐溶液的反映.2.守恒原理的运用()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与O-离子守恒.(可由电荷守恒及质量守恒推出).例:在0.0m/aHS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OH)(HS-)+2(S2-)硫守恒:c(2)+c(H)+c(S-)=0.0mol/L 或c(H2)+c(HS-)+c(S-)=(Na+)水电离出的H和OH-守恒:c(OH-)=c(

4、H+)+c(HS-)+2(2)例2:在0.ml a2CO3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OH-)+c(CO3-)+c()质量守恒:c()+c()c(H2C3)0.mol/L水电离出的H+和H-守恒:(OH-)=c(H+)+c()+2(HO3)【重点难点解析】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与强碱弱酸盐的水解规律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与分析例1:酸式盐液中溶液的酸碱性是如何的?分析: (1)强酸强碱形成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水溶液显酸性.如(2)多元弱酸和强碱作用生成的酸式盐,是弱酸氢根离子在水溶液中既可电离又可水解如aH2PO4+H2-存在如下平衡:电离平衡:H2PO-H+

5、水解平衡:H2PO-4+2OH3P4+OH-由于电离是H3PO的第二步电离,水解是的第三步水解,电离趋势不小于水解趋势,故溶液显酸性.()当水解趋势不小于电离趋势时,溶液显碱性,如NaCO3、a2HPO4、NaHS等.例2:如何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分析: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看离子间与否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若能生成,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O-,Ba2+和,Ca和等看离子间与否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和C2-3,H+和2-等不能大量共存.若离子间能生成难电离物质,这些离子便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F,NH+4和OH-,+和-等.若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映,这些离子便不能

6、大量共存,如Fe3和S2-,nO-4和I-,S-和CO-等.看离子间在水溶液中能否发生双水解反映如Al3和AlO-2,H+4和SiO32,Fe+和等.看离子间能否发生络合反映,如e+和SCN-,此外还需要注意外加条件的暗示,如无色透明溶液即不具有色离子,如3+、2+、2+、等,PH=1具有大量等.例3:哪些离子间可发生双水解?分析:Al3+与,,2-,HS,AlO-2等.Fe+与,、AlO-等双水解反映要写“=”,生成物中沉淀应打“”,气体应标“”如Al3+3HCO-=Al(OH)3+3CO2 2Fe3+3+32OF(O)3+3C2【难题巧解点拨】例1:欲使0.mo/L的Na2O溶液中c(Na

7、+)接近2c(O2-3),应采用的措施是( )A合适加热B.适量加水C适量加盐酸D.适量加OH分析:在aCO3溶液中,由于发生了如下的水解反映:CO-3+OCOO-HCO-3+2O2O+OH-因此溶液中的CO23被消耗了一小部分,故使得c(N+)不小于2倍的c(C-3),因此要使溶液中c(N+)=2c()就应设法克制Na2CO3的水解,由于Na2CO3水解后显碱性,因此应提供O-离子克制其水解,故D选项中OH符合规定答案:D2.H3CO与C3C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稀溶液,P为.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OOH的电离作用不小于H3COONa的水解作用B.CH3COONa的水解作用不

8、小于HCOOH的电离作用C.CH3O的存在克制了H3Oa的水解CH3COONa的存在克制了CH3OH的电离分析:在混合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CH3OOHH+CH3COO CH3C+H2OCHCOOH- 因两种物质以等物质的量混合,且知溶液显酸性,因此据以上二式分析,显然式产生的H多于式产生的O,故A对的,B不对的.而在两式中都存在CH3CO-、CH3COOH两种物质,因此H3COO的电离必受到CH3COO的克制,而C3COO-的水解也受到C3CH的克制答案:A【典型热点考题】例1:在时,1mol/L的(NH4)2SO4,(H4)2,(H4)Fe(S)2的溶液中,测得(NH4)分别为a,b,c(

9、单位为moL),下列判断对的的是( )A.加入纯Cu将Fe2还原B.向溶液中通入S使e+沉淀C.在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C粉末调节P为5D.在溶液中通入2,再加入NH3调节PH为45分析:三种溶液中均在水解平衡:H4+H2NHO+,对于(NH4)2CO3,因+CO-3上述平衡向右移动;对于(H4)Fe(SO4)2,Fe22H2OFe()22+,c(H+)增大,克制H+4水解.例:在2S溶液中存在的下列关系不对的的是( )A.c(Na+)(2)+2(HS-)+2(H2)Bc(Na+)+(H+)=c(H-)+(HS-)+(S2)C.c(OH-)=c()+(HS-)+2(H2S)D.c(Na+)c

10、(2-)c(O)c()分析:判断溶液中微粒之间的关系,一般用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再结合离子的水解、电离等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由于水解使溶液的P不不小于7的是( )AHC3B.NClC.Na2SD.NaHS42.在Na2S水溶液中c(N+)与c(-2)的关系是()A.c(Na+)2(S-)B.(Na)2c(S2-).c(a+)2c(2-).c(N+)c(S2-)3.在溶液中不能发生水解的离子是( )AH-B. Ce3D.B-有关酸性溶液的论述中对的的是( )A不不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溶液中c(H+)(H)D不具有OH-离子的溶

11、液5.加热条件下,能使下列平衡向正反映方向移动的是( ).N2(气)+(气) 2NH3(气)B.Fel33HO Fe()+3HCC.NH3H2O+C H4Cl2OD.2N2(气)O4(气).在CHOONa溶液中,多种离子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c(H)c(O-)c(H3CO)c(Na+)B.c(H)(O-)c(Na+)c(H3OO-)C.c(H+)c(CHO)c(O-)c(Na+).c(OH)c(CH3O)HBHCB.HBACC.HHHAHCAH0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B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映后的溶液就呈中性.纯水呈中性是由于水中氢离子的

12、物质的量浓度和O-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NaHCO溶液的PH不小于2SO4溶液的H11.浓度为0.1mol/L的某物质的水溶液,且PH=.1,则此物质应是下列中的( )A.H2SO4BN4ClNaHC3DCH3OOa2.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增进水的电离的是( )A.N2SO3B.NaOCNSOD.CHCOONa1.相似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铵盐中,(NH+4)的浓度大的是( )A.N4NO3B.NH4C(NH4)2CO3D.H4HO414.在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g+、NO-、Na、Cl-B.K+、HC-3、C-、A3+N-、e+、H+、r-D+、C、15下列反映既不是水解反映,又不是氧化还原反映的是( )H4+H2OH3H2OH+B.HS-+H22S+O-CBr2+2Or+B.SH3O+HS16.能表白氨水是弱电解质的论述是( )NH3H2O的导电性比NaOH溶液弱得多B.1l/L的NH32O,是PH不不小于2,不小于7C4C的水溶液,是PH不不小于7D.5ml1m/L的NH3H2O跟1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