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作文训练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664408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作文训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作文训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作文训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作文训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作文训练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作文训练教案一、 我们训练的是考场作文,它有别于平时作文,考场作文是在特定情境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篇作文,可谓时间短、任务重,还要符合阅卷老师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再加上网上阅卷,所以同学们首先要明确一些硬性要求,具备一些基本的应对策略:1 慎重审题。不因时间紧匆忙审题,仓促下笔;也不要为刻意求新而“剑走偏锋”导致偏题、跑题。2 快速构思。动笔之前要快速构思,写之前尽量想清楚要写什么,把开头、中间、结尾语言内容想清楚。切忌写到一半想另起炉灶,见异思迁边写边改,坚决杜绝大面积删改,书写时如个别字需要修改,可直接将错

2、误内容一笔划掉,接着书写正确,不要反复涂抹,到处涂黑。3 拟一个好题目。(当然是在命题要求“自拟题目”的前提下)由于阅卷时间短,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扫描全文,只能泛读不能细品,因此拟好一个抢眼的标题可以起到扣题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时没有好的拟题,可以直接以话题为题目;万不可为了出新,而拟一个与话题无关的题目。一篇平庸的作文,却命了一个过于玄乎、漂浮、花哨的题目,可以成全你的作文“速死”。4 开头、结尾应该简洁生动,紧扣主旨。开头不要超过46行,结尾不要超过35行,中间部分用35段来写,这是最让人赏心悦目的卷面形式。(个人意见)开头应该紧扣你的话题,明确你的主旨。结尾最好能回应开头,一定要

3、扣话题或题目。如果你能够,你的精彩之笔应该尽量在文章前头展示出来,抓住阅卷者的目光,留下好印象。5 主题鲜明。有的同学受文学作品影响讲究“含蓄美”,导致主题晦暗不明。阅卷时间有限,阅卷者也不是你的粉丝,所以不可能慢慢去品味你的大作,那就有可能判你的文章偏离题意,按规定只能列为四等。所以要在求稳的心态下,紧扣话题或题目,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6 至少有一个写作亮点。立意、结构、语言、材料、情感你总该选择一个点让阅卷者在枯燥乏味的阅卷过程中稍感快意吧,要不他凭什么给你高分?根据自身优势,至少选一个点吧。7 注意书写。(最重要的放在最后)不要超出方框;情感再充沛,倾诉欲望很强烈也要长话短说,不要添卷;

4、笔画尽量横平竖直;字要尽可能的写大一点。二、 本序列训练的定位是“入格训练”,是帮助同学们在考场中能得到基准分数,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得到很高的分数,所以,考场作文本来就常得高分的同学不必机械照搬本训练内容。三、 本序列计划8个学时,“结构”“语言”“材料”“审题”各两课时。第一讲 结构一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二要“层次分明”。二 结构上常见的问题:1、完全没有结构意识。由于对话题没有进行深入、有效、有序地思考,文章杂乱无章,“为什么写这一段?”“下一段写什么?”完全两眼一抹黑,心中无数,一篇文章内容空洞,段落颠倒,语序不当;或句意跳跃,突兀逼仄;或重复啰嗦,含义不明,完全就是

5、没心没肺地码了800个汉字。2结构单一、简陋。有一定的结构意识,但文章呈现出“老三段”“八股模式”,或者拟写3个小标题:“过去”“ 现在”“未来”要不就是“小学”“初中”“高中”结构简单、粗糙。3结构隐晦、 “暧昧”。 “酷”文章必有“亮”形态。有同学认为把文章的框架展示得过于明显,文章就没有了深度,显得肤浅,所以喜欢云遮雾罩,把自己的思维流程和段落的分论点藏起来,阅卷者不能一目了然。三结构漂亮的美学标准:1匀称。文章结构前后对照、平衡而匀称。2圆合。文章以一个主要意思为线索贯穿始终,首尾相照,前后浑然一体。3波澜。写作中腾挪跳跃,笔锋频转,跌宕起伏,使文章具有波折之美。四整体策略:1框架清晰

6、而新鲜,让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2多设置自然段,多用短句,多设思维标志(或中心句),隔几句便扎上一针,让阅卷老师的阅读刺激得以持续。3针对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五基本模式: 1、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 2节、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2、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A

7、.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分担”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分担? “ 人生在世,责任在肩,排忧解难,便是分担。” 为什么要分担? “分担能化解忧愁。”“分担能呈送温暖。”怎样分担? “分担需要公而忘私的心胸”“分担需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C“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在人际交往中分担是一种品德。”“作为公民和人子,分担是应有的责任。”(正)“各人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霜雪只能越积越厚。”“只会烤火,不会添柴,火总有一天熄灭。”(反)结:学会分担,拒绝冷漠。D.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我们不能习惯于共享和索取,还要学会分担与奉献。”“分担是承担责任的一种体现,更需要用正确的心态去实现。”“分担也是一种智慧,而不是可怜的施舍。”“分担需要义气、勇气、大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