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66329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4 篇)第一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平价值取向思考摘要: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组成局部, 然而, 原有的在方案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由于时代的变化, 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 对于社会公平以及稳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 建立一个较为公平公道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以及该现象存在的危害, 从而提出如何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紧扣公平这一价值取向的几点思考。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平价值取向现阶段, 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正在我国稳步

2、进行, 但在其改革过程中, 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他们普遍认为, 对事业单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因为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数额高于企业员工, 这与当今社会的职业平等、 公平原那么相违背, 企事业单位应采用同一套养老体系。 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在事业单位内部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并没有包含事业单位内部所有的部门, 这会拉大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差距, 不利于内部公平。 这两种看法都反映了, 现阶段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局部改革仍存在不公平现象。 因此, 在进行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时, 必须坚持公平原那么, 将不同群体的养老金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推动社会公平。、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

3、度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贯彻落实事业单位职工权利、 时机以及规那么方面的公平。然而, 在屡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由于改革的不彻底,导致人们对于制度的公平性产生疑心。 这种疑心的产生是建立在比拟对象的不同所产生的相对不公根底上的。目前,仍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一事业单位内部事业单位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建立的, 不以盈利为目的得社会效劳组织, 它是国家机构的分支。1、从事业单位的功能来说。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可以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的事业单位以及从事公益的事业单位。 其中, 从事公益的事业单位与行政事业单位、 从事生产的事业单位 机关内设事业单位 之

4、间的存在不公平现象。 在 2008 年 10 月的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中注:下文中的改革均指2008 年 10 月的改革 ,其改革的范围并没有包含所有的事业单位, 如政府内设机关。 这是因为政府内设机关拥有行政等公共权力, 对其进行养老制度改革的阻力较大, 不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而从事公益的事业单位中的第二类机构 示例学校、公共医院等 ,这类机构的权力较小,改革阻力小。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将阻力大的机构排除在外, 便于改革内容的贯彻落实。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虽然使改革阻力变小, 同时也拉大了从事公益的单位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拉大, 造成了公益事业人员心理上的不公平。2.从事业单

5、位的经费来源方面看。根据事业单位经费的来源,可以分为差额拨款单位、自收自支单位以及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 同时, 它们的养老金缴费基数是不同的, 有些差额或自收自支比全额人均绩效要高好几倍。 对于自收自支单位来说,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利弊需分情况讨论。如生产效益好的事业单位,其员工的养老保险金改革前后差异较小;而对于生产效益差, 单位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事业单位, 其员工的养老保险金受改革的影响较大, 其就会产生不公心理。当然, 对于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来说, 其员工受改革的影响更大, 如单位代缴的养老保险数额减少, 势必导致员工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员工的经济负担。3

6、、从是否拥有编制来看。现如今,事业单位内部的职工都可以分为编制内和编制外。在改革之前,这两类群体的养老金的差距就很大, 严重违背了相对公平的原那么。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只是对这两类群体采用不同的缴费规范即缴费基数以及缴费比例不同 ,这仅是在外表进行改革, 并没有触及到深层利益, 在相同事业单位工作的编制外与编制内的员工的养老金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导致改革的政策之一 缩小各部门的养老金差距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4、从工作时间长短、退休早晚来看。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没有进行改革之前,其部门之下的员工的养老保险都是从国家的财政收入中直接扣除, 员工是不需要承当任何的养老保险的,然而改革后,事业

7、单位的养老保险由国家、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三方共同支付,员工承当了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金额。 对于已经退休的员工来说, 他们仍按照改革前的保险制度领取养老金。 而为退休的员工那么需按照新的养老保险制度领取养老金, 这就导致他们比早些时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会少很多。同时,已退休人员由于工作的时候,自己并没有交过养老保险,所以他们的养老金就会从保险基金注:该保险基金是由为退休员工所交的养老保险组成的中提取,这就会造成退休和未退休员工之间的不公平。当然,未退休员工之间也存在着不公平,如新员工和快要退休的员工相比,其如果不换工作的话,在其整个工作历程中,其所交的养老保险的金额肯定大于快退休的员工。二事业单位员

8、工与公务员退休养老待遇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使用的是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两者之间的退休养老金也是大致相同的。然而,对事业单位中的从事第二类公益的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公务员仍拿着较高的退休养老金,而从事公益的单位的员工的退休养老金却有所降低,这就造成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不公,会让社会群众认为,政府是在爱护公务员的既得利益,极易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机构的不稳。三事业单位员工与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待遇之间存在不公平现象在改革之前,据有关人员统计,事业单位的员工的退休养老金是企业普通员工的两倍,而机关单位人员的退休养老金是企业普通员工的

9、三倍。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改革中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员工将按照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大致相同的制度领取养老金,也就是说,该类事业单位在保险的缴费基数以及缴费比例将于企业几乎一致,这种过于简单的做法,会导致公益性单位员工的利益受损,他们过分强调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之间的绝对公平, 却没有注意到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差距应该努力控制到合理的范围而不是打消差异这一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次的改革并没有波及到改革者即拥有较大权利的事业单位的利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公平的危害一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这就导致两者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相关制度规定公务员进入企业时,遵循企

10、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原先的单位根据其工作时间给予一定的补贴。但对于非公务员的事业单位员工转入企业的养老保险却没有任何的政策进行表明。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员工向企业流动较慢,进入容易出来难的现象, 不利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壁垒,实现人才的流动。二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不同群体的养老金差异过大,这容易使非事业单位的员工产生不公平的心理,容易产生矛盾以及冲突,不利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同时,过大的养老金差距,也会导致人才向体 制内流动,不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三加大了财政负担在改革之前,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收

11、入直接缴纳,这在当时有助于调动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增加,从而导致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基数增加,进一步加大了财政的支出,造成了国家财政负担。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四大原那么一坚持个体公平原那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每一个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国家的权利,包括人权。而生存权是人权最根本的权利之一。 维护生存权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解决个人的温饱问题。所以,对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任务。从这一方面来看,在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必须首先解决局部人员的温饱问题,使其的生存权得到保障。其次,在改革中,要注意 缩小事业单

12、位内部之间以及事业单位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实现相对公平。同时, 也需要防止改革者为爱护其既得利益而将其所在群体放于改革范围之外,这会导致各个阶层间的养老金差距扩大; 还需要防止因过分追求绝对公平,而无视客观规律,将养老金多的简单降低,实现数额上的公平,这会使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要遵守个体公平的原那么。二兼顾效率、适度公平原那么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两大法宝。总结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其所遵循的公平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普遍公平原那么,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公平原那么。改革之前,我国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普遍公平原那么,这

13、就导致事业单位的员工普遍享有较高的养老金, 而其他群体的养老金那么比拟低,这就导致事业单位与其他全体之间的不公平。然而,在这次的改革中,那么强调自由公平,将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保险引入 市场机制,效率性强,这会引起已经工作很长时间的员工的反弹,不利于改革的进行。所以,在改革时,要注意寻找普遍公平与自由公平的临界点,不能过分强调公平, 也不能过分看重效率,实现适度公平的原那么。三维护社会稳定原那么合理改革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将不同制定更加合理的缴纳基数以及比社会稳定是社会经济开展、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 群体间的退休养老金的差距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例,能够减少各大群体之间因养老制度不公而产生

14、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的平稳运转。四增加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原那么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的分支,其在社会群众眼中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改革前,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较大的退休保险金差距,会导致社会群众对政府产生不好的印象。现如今,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宣扬社会公平,提高人们的公平意识。这样做,能够得到广阔社会人民的认可,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四、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注意的两个关系一事业单位内部养老金收入的公平首先,应保证不同功能的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将从事公益的事业单位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的范围内,防止改革者所在部门的特殊化即采用各种伎俩来

15、摆脱改革。其次,保证不同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保险的相对公 平,对于生产效益好的应实行一定的限制,生产效益差的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从而将养老保险的差距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要保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之间的相对公平。根据工作长短、 退休早晚实行不同的制度,将新人、工作一段时间的人以及退休的人的养老金的差距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差距较大的给予一定补贴。下表为河北省事业单位所实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从中可以看出其实现了不同退休年龄员工之间的相对公平。二事业单位与非事业单位之间养老金收入的公平首先,事业单位应实现与公务员之间的相对公平。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看, 事业单位与机关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大致相同,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改革,有助于减少改革阻力。 其次,要保证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相对公平,在不增 加企业财政以及普通员工经济的负担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伎俩建立职业年金来提高职工的养老金,从而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最后,应保证事业单位与没有单位聘用的人之间的相对 公平。这需要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促使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五、结语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