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6312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空气检测试验报告wps(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摘要:校园空气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全校师生的生息健康以及影响着师生的日常 生活及学习生活的质量,因此对学校的空气质量进行定期的监测及分析可以有效 地了解校园的空气质量以及及时应对不良的状况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掌握测定 空气中SO、NO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根据三项污染物监测结果,计算空 气污染指数(API),评测校园空气质量状况。在校园各个点进行了污染物的采样、 噪声的测量以及测量其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并进行评测。发现梅州嘉应大学 东区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空气质量为I级,不影响人类正常活动且 与自然保护区空气质量同一等级。噪声处于四级标准,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

2、干线 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 区域的背景噪声级别相同,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活动。引言(Into rduc tion)嘉应学院位于梅州市梅江区江北,为了监测校园近期的空气质量而开展了这次实 验。此次分为五小组在全校五个不同区域(田师正门、南校门、西校门、东门、 联通门口)进行检测,我所在小组负责东校门区域的任务。我们此次主要测量空 气中的SO、NO的日均浓度。通过测量数据与以往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研究最近东 门空气质量的变化。正文空气中SO2的测定2测定空气中 SO 常用方法有四氯汞盐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吸2 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

3、光法等。本实验采用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 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 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 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 磷酸多少,分为两种操作方法。方法一含磷酸量少,最后溶液的 pH 值为 1.6 0.1,呈红紫色,最大吸收峰在 548nm 处,方法灵敏度高,但试剂空白值高。方 法二含磷酸量多,最后溶液的pH值为1.20.1,呈蓝紫色,最大吸收峰在575nm 处,方法灵敏度较前者低,但试剂空白值低,是我国广泛采用的方法。实验装置和方法(1) 仪器Q多孔玻板吸收管

4、(用于短时间采样);多孔玻板吸收瓶(用于24h采样)。Q空气采样器:流量0lL/min。Q分光光度计。(2) 试剂Q四氯汞钾吸收液(0.04 mol/L):称取10.9g氯化汞(HgCl )、6.0g氯化钾和0.07g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在密闭容器2 中贮存,可稳定6个月。如发现有沉淀,不能再用。Q甲醛溶液(2.0 g/L):量取3638%甲醛溶液l.lmL,用水稀释至200 mL,临 用现配。Q氨基磺酸铵溶液(6.0g/L):称取0.60 g氨基磺酸铵(H NSO NH ),溶解于100 mL234水中。临用现配。Q盐酸副玫瑰苯胺(PR

5、A,即对品红)贮备液(0.2%):称取0.20 g经提纯的盐酸副 玫瑰苯胺,溶解于100 mL 1.0 mol/L的盐酸溶液中。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0.016%):吸取0.2%盐酸副玫瑰苯胺贮备液20.00mL 于250mL容量瓶中,加3mol/L磷酸溶液200mL,用水稀释至标线。至少放置24h 方可使用。存于暗处,可稳定9个月。Q磷酸溶液(S亦=3 mol/L):量取41 mL 85%的浓磷酸,用水稀释至200 mL。Q亚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0.20g亚硫酸钠(Na SO)及0.01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3将其溶解于200mL新煮沸并已冷却的水中,轻轻摇匀(避免振荡,以防充氧)。放 置

6、23h后标定。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含320400 口 g二氧化硫,用碘量法标定 出其准确浓度。准确量取适量亚硫酸盐标准溶液,用四氯汞钾溶液稀释成每毫升 含2.0 口 g SO的标准使用溶液。23)方法Q标准曲线的绘制:取8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列参数和方法配制标准色列。加入溶液色列管编号012345672.0 口 g/mL亚硫酸钠标准 使用溶液(mL)00.601.001.401.601.802.202.70四氯汞钾吸收液(mL)5.004.404.003.603.403.202.802.30一氧化硫含量(口g)01.202.002.803.203.604.405.40在以上各比色管中加入6

7、.0 g/L氨基磺酸铵溶液0.50mL,摇匀。再加2.0 g/L 甲醛溶液0.50 mL及0.016%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1.50 mL,摇匀。当室温为1520C时,显色30 min;室温为2025C时,显色20 min;室温为2530C 时,显色15 min。用1cm比色皿,于575 nm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试剂空白值不应大于0.050吸光度。以吸光度(扣除试剂空白值)对二氧化硫含量 (ug)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各点的SO含量与其吸光度的比值,取各点计算结2果的平均值作为计算因子(Bs)。采样量取8 mL四氯汞钾吸收液于多孔玻璃吸收管内(棕色),通过塑料管连接在 米样器上,在各

8、米样点以0.5L/min流量米气30 L。米样完毕,封闭进出口,带 回实验室供测定。Q样品测定将采样后的吸收液放置20 min后,转入25 mL比色管中,用少许水洗涤吸 收管并转入比色管中,使其总体积为10mL,再加入1mL 6g/L的氨基磺酸铵溶液, 摇匀,放置10 min,以消除NOx的干扰。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按下式 计算空气中SO浓度(C):(A - A ) B0 SVN2c (mg / m 3)=式中: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 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0B计算因子(ug/吸光度);sV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N在测定每批样品时,至少要加入一个已知SO浓度的控制样品同时测

9、定,以2保证计算因子的可靠性。实验结果一氧化 硫含量(ug)01.222.83.23.64.45.4样品样品吸光度A0.1030.1510. 1930.2330.2480.2790.3070.3470.0620.078吸光度 A校00.0480.090. 130.1450. 170. 2040.244小于0小于0二氧化硫的标准曲线y = 0 0463x-0.002R2-0.998123456二氧化硫含量fug)由此次实验结果易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近乎为0,含量极其少,其吸光度 平均值为0.070,比空白组的0.103还要低,所以可知在空气中测不到二样化硫。空气中NO的测定X测定空气中NO广

10、泛采用的方法是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一X般用于连续自动监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形态存在。测定时将2NO氧化成NO,用吸收液吸收后,首先生成亚硝酸和硝酸。其中,亚硝酸与对氨2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偶 氮染料,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因为NO (气)不是全部转化为NO-(液),故在 22计算结果时应除以转换系数(称为 Saltzman 实验系数,用标准气体通过实验测 定)。按照氧化NO所用氧化剂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铬-石 英砂氧化法。本实验采用后一方法。实验装置和方法(1)仪器Q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多

11、孔玻板吸收管(装10 mL吸收液型);Q便携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lL/min;Q分光光度计。(2) 试剂 所用试剂除亚硝酸钠为优级纯(一级)外,其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不含亚 硝酸根的二次蒸馏水,用其配制的吸收液以水为参比的吸光度不超过 0.005(540nm,lcm 比色皿)。Q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称取 0.50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CHNH(CH)NH2HCl 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密闭 10 7 2 2 2棕色瓶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显色液:称取5.0 g对氨基苯磺酸NHCHSOH溶解于200 mL热水中,冷至室2 6 4 3温后

12、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50.0 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 和50 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贮于密闭的棕色瓶中,25C以下暗处 存放可稳定三个月。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Q吸收液:使用时将显色液和水按4+l(V/V)比例混合而成。Q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称取0.3750 g优级纯亚硝酸钠(NaNO,预先在干燥器 2放置24h)溶于水,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标液为每毫升 含250 u gNO -,贮于棕色瓶中于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2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溶液:吸取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1.00 mL于100 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

13、溶液每毫升含2.5ugNO-,在临用前配制。2(3)方法Q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下列参数和方法配制NO-标准2 溶液色列:NO -标准溶液色列0 -管号012345标准使用溶液00.400.801.201.602.00(mL)水(mL)2.001.601.200.800.400显色液(mL)8.008.008.008.008.008.00NO -浓度(u g/mL)200.100.200.300.400.50将各管溶液混匀,于暗处放置20 min(室温低于20C时放置40 min以上),用1 cm比色皿于波长540 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扣除试剂空白溶液吸光 度后,

14、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Q采样:吸取8mL吸收液于多孔玻板吸收管中,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其串联在 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和空气采样器之间,以0. 4 mL/min流量采气24L。在采 样的同时,应记录现场温度和大气压力。Q样品测定:采样后于暗放置20 min(室温20C以下放置40 min以上)后, 用水将吸收管中吸收液的体积补充至标线,混匀,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和条件测量试剂空白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空气中NO的浓度: x式中:C空气中NO的浓度(以NO计,mg/m3);NOxx2A、A分别为样品溶液和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0b、a分别为标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mL/ug)和截距;V采样用吸收液体积(mL);V 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0FSaltzman实验系数,0.88(空气中NO浓度超过0.720 mg/m3时取 x实验分析NO 含量(ug)012345样品样品吸光度A0.0340.1290.2140.3060.4030.5090.0240.033吸光度A校00.0950.180.2720.3690.475小于0小于00.77)。通过对空气中的NO进行检测分析可知,两组样品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