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新文化运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66276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新文化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9课新文化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9课新文化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新文化运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榆林八中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科 目 历史 课 题第9 课 新文化运动授课时间第9周设 计 人 王宏梅 张永利学案序号9 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及基本内容等。3.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重 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难 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师寄语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勤奋,反对懒惰。【情境导入】1915年,一位名叫陈独秀的学者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叫新青年的杂志。就是这本杂志的诞生,宣告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激进的知识分子在探索中

2、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到全面学习西方思想,再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传播,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新文化运动。【预习学案】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并用笔在书上标出相关知识要点。)1、背景:民主、自由等思想深入人心, 实行独裁统治。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杂志。3、口号: “ ” “ ”。4、代表人物:陈独秀、 、 、 。5、主要内容:(1)前期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2)后期主要宣传 。1918年,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 ,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6、

3、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7、作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合作探究】【自我检测】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主要在于它提出了 ( )A“师夷长技”的主张 B三民主义 C君主立宪的主张 D民主科学的思想2、著名学者易中天这样说:“打倒孔家店并没有错孔家店的首要问题,也不是店里的货都不好,也有好货。只不过我们得识货才行。自己不识货,就怪不得孔夫子。”这段评述主要说明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4、大解放运动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有绝对否定的偏向3“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下列对上述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 “从此”指的是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后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一定的关系 题干中的情境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 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A B C D【延伸拓展】 “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和“科学”的另一种称呼。“民主”和“科学”的英文分别是Democracy和Science。当时的外来名词多用音译,但民众对音译的词语很难理解和记忆。因此,人们在翻译这两个词时便以单词第一个字母的音译再加上“先生”二字,这样既生动又简单,让人过目不忘。“德先生”和“赛先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学(教)后记: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