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660204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对于大伯公文化的逐渐淡化,大伯公庙会长曾令梅先生表示十分痛心。他认为大伯公庙不但是槟城华人也是东南亚华人身处异邦的精神支柱,早期华人正是在这种信仰的感召下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长久以来,除了敬奉神灵,大伯公庙也是东南亚华人传统文化教育、道德规范以及建立华人独立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大伯公文化的淡化,意味着华人特有的文化在东南亚正面临着遗失的危险。鉴于此,曾令梅先生发起了近百年来大伯公庙规模最大的修缮活动,试图将其建设成为槟城的一处旅游景点,以此增强大伯公庙的影响力,吸引青年一代的注意,从而使大伯公信仰文化得以传承。问题的分析修缮与拓展通过将大伯公庙修缮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来

2、吸引年青人的注意,从而达到连续文化的目的,这个想法表面上看似合理,但进一步思考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条路行不通。青年人对于大伯公文化的忽视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化的阻隔。大伯公的信仰源于华人文化中的祖先庇佑观点。这种观点随着科学的进展普及和东南亚地区华人圈的逐渐稳定,在青年一代中逐渐淡化是必定的结果。而修缮环境、建立旅游景点本身的用意在于吸引青年人的到来,但其实并未搭建起此种文化与年青一代生活的联系。在此作者认,大伯公庙面临的问题其实与绝大多数古建筑一样,即传统文化逐渐脱离当下生活图景,从而使青年一代产生文化隔阂,最终走向衰落。如何保护大伯公庙原有的建筑特色,使其融入当下的

3、生活图景,生命力得以延长?吴良镛早在20世纪 90年代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就给了我们一些提示。所谓“有机更新”理论,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改造(改建或再开发);整治;保护。他将“改造”置于第一位,以区别将“保护”置于第一位的传统观点,更将与古建筑相关的整个环境(包括文化与生活图景)实行保护,而非仅古建筑本身。传统的古建筑保护观点类似于曾令梅最初的设想,马上古建筑本身及其周边环境实行修缮,在功能上“展品化”,成为旅游观光景点。但这种保护观 点造成建筑被迫与当下生活脱节,即被“展品化”,最终在与之相关 的文化等相继消逝后成为“死建筑”。如最近网络上热议的江苏周庄、成都洛带等众多古镇的“空壳化”问 题

4、,便是建筑“展品化”导致的必定结果。这些案例所采纳的保护手 法之弊端在于剔除了与古建筑相关的其他因素,将建筑实行孤立地保 护,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人文图景。能够看到,虽然游客的确被吸引 到这些“旅游景区”中来,但因为无法参与到整个文化环境中去,结 果就如同参观博物馆的展品。而今博物馆的布展观点都已由“阵列” 式转向“体验”式,正如大卫德尼在他的书中所说的“:展示设计不 再强调展品的美学价值,而首先考虑迷人的探究旅程,它连接了智力 上的理性和观众体验中潜在的感性。可见,与人文、生活息息相 关的建筑理应互动地体现,而不是“展品化”地陈列。所以传统的古 建筑保护方式弊端明显,不适合大伯公庙重建项目的需

5、要。而“有机更新”理论则是对古建筑及其环境改造再开发,通过功能拓 展的方式,使之与当下生活产生联系,使人们自不过然地接触其间的 独特文化,既而带动相关文化的传播和进展,是符合大伯公庙当下现 况的。问题的解决文化与环境原大伯公庙保护区域包括古庙一座、戏台一座、古墓群一个,区域的 主要功能是举行以祭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大伯公宝诞、秋祭、关 公诞辰等。这些相对单一的活动因为文化、社会等原因而逐渐对年青 人失去吸引力,那么在此情况下,现代功能又该如何合理拓展呢?通 过对地理位置的研究,作者得出大伯公庙所处位置的几个特点:首先, 这里地处槟城繁华区域,周边民宅林立,却无一个群众文化活动的展 开场所,过

6、去古庙相当于该区域的文化中心;其二,此处为当年三位 大伯公的登陆之处,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其三,该区域面临大海, 海岸线长,风光迤遮;其四,古庙管辖区域范围宽广,可开发利用余地大。基于以上四个特点,作者抓住“文化”二字对大伯公庙的环境 改造项目提出了如下新功能规划。(一)交流功能此功能规划的目的在于弱化大伯公庙的祭祀功能,强 化与祭祀相关的、群众参与度高的庙会、曲艺表演等活动的举办功能, 将大伯公庙建筑成为槟城群众的文艺活动中心,增强大伯公庙与周边 社区的文化交流。计划对原建筑实行修缮,但保留古庙原有的样貌, 对戏台及周边环境则做相对应的整改扩建,使其利于庙会、戏剧歌舞 演出等大型群众活动的展

7、开。这个功能的设置能够使大伯公庙成为本 地区重要的群众文艺活动展开中心,而不但仅是一个祭祀的地方,以 此满足周边社区的生活需要,拉近了古庙建筑群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使其主动参与到当下的生活中去。(二)纪念功能此功能规划的目的在于利用当年三位大伯公登陆之处的独特的地理位 置,记录和展示大伯公文化以及东南亚华人祖辈的风雨历程。在古庙 后山的沿海空地开发艺术展览区及艺术家村,鼓舞与大伯公文化及华 人文化相关的艺术创作及展示活动的展开。这个功能的设置能够使大 伯公庙成为东南亚华人的一处纪念馆,将祭祀等传统活动转化为与当 下生活图景紧密联系的纪念形式。(三)巡游功能此功能规划的目的在于使大伯公庙贴近民众生活,同时宣扬中华文化 将沿海区域打造成为一处以中式园林元素构建的休闲娱乐景观,使其 成为当地华人体会本土文化的场所,又能作为一处休闲娱乐之处。一 方面宣传了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展示了如画海景,更是一处 游人巡游、居民休闲的好去处。通过以上三点功能拓展,给予了大伯 公庙新的功能,使大伯公庙主动融入当下生活图景,吸引年青一代主 动参与其间,为古老庙宇带来不绝的活力,进而宣传和带动传统文化 的连续。古建筑环境改建开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