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采访的基本方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65970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采访的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视采访的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视采访的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采访的基本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视采访的基本方法 (六 )4. 画面的虚实在采访中,虚实结合是常用手法,虚化背景,能够使主 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如,我们采访领导干部时,往往采用 这种方式,即,以市委院里的松树为虚化背景进行采访。怎 样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呢?可采用三种手法。运用长焦距镜 头,突出主体。镜头焦距的长短会影响画面的透视效果,焦 距越长,景深越短,得到的画面主体越清晰,背景虚化,被 虚化的背景与景深范围内的主体形成鲜明的对照。当观众观 看到这种画面时,视线就会自然地落在景象清楚而明显的主 体上。运用大光圈、小景深突出主体。光圈越大,景深越 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在拍摄中,欲取得最小景 深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大

2、光圈, 它能使环境虚化、 主体清楚, 这样可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在光线太亮的情况下,如何获 得大光圈小景深呢?当然是减弱拍摄对象的光亮度。一是采 访对象从室外转移到室内,从阳光下转移到阴影下(最好用 手控光圈);二是选择拍摄时间,在上午九时以前或下午三 时以后为宜,或采用阴天的散射光拍摄,这样可获得最大的 光圈值。运用近距拍摄,突出主体。拍摄距离越远,景深 越大;距离越近, 景深越短。 当摄像机离采访对象距离近时, 可获得较小景深,除焦点上的物体清晰外,其他物体全部虚 化。为此,在允许的拍摄范围内应尽量使摄像机靠近采访对 象,使焦点定在主体上,让背景虚化,突出主体。5. 镜头的推拉 我们在采访

3、拍摄中,要注意推拉镜头的运用。推镜头虽 然从形式上通过取景器向被摄主体接近,规范了观众的视点 和视线,也突出了形象的主体。但是,在运用中,要注意起 幅、推进、落幅这三个关键,不能“漫无边际” 、没有任何 表现意义,仅仅是为推而推。其次,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 构图应始终保持被摄主体在画面结构的最佳位置。在采访或 访谈中,一般来说,在节目开机时采用中景,让观众了解采 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和现场环境,然后让镜头均匀地推向 主体近景。拉镜头有较好的展示功能,它能充分表现主体和 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展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展 示出较大景深的空间感和现场气氛。但随着镜头向后拉开, 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由大变小,由近变远,在视觉上形成远离 感。所以,拉镜头一般用在节目接近尾声时来表达一种退出 感或结束感。总之,在人物采访节目中,不要随意、反复使 用推拉镜头。反复推拉镜头,会造成画面结构的混乱,表意 不清,视觉不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