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658423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坚持新的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培养目标,把课程标准的学科目标、学段目标、模块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坚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创造性运用教材,合理、科学地确立重点和难点,突出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意学科之间、模块之间的综合,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坚持新的教师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教学方式,有效

2、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安全的学习氛围。四、坚持新的教学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生生交往互动的动态信息交流,建立师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的“学习共同体”。五、坚持新的学习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积极创设学生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合多元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

3、力。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区别指导,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在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七、坚持新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有机地整合各类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各方面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九、坚持新的评价理念,实行学生课堂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赋予人文的关怀,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的参与、交往、思维、情绪状态,以热情鼓励和真诚赞赏的态度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课堂学习状态之中。十、坚持教学创新,凸显教学风格,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掌握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实现课堂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表现出个人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