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慢节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5830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人的慢节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文人的慢节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人的慢节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人的慢节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人的慢节奏古代文人的慢节奏作者/张荣生追求雅致的慢生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趣。 所谓慢生活当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忙里偷闲的慢时间、慢节奏、慢动作,慢心情。因而慢生活是从容的生活,诗意的生活,超越的生活。I 厂 J |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 莫大于是。”张潮所说的闲,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闲工夫,二是有闲心情。有闲工夫则I t |!7, li I; . / ;/时间上可以放慢;有闲心情则心理上才能追求慢生活,因此张潮所说的闲,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

2、=7 丿/i I 极的、进取的,有了闲情,有了逸致,人们才能从容地、舒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唐人李涉有首登山诗:“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舂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If j半日闲。”每日昏昏沉沉的日常生活使人似醉若梦,但觉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很勉强地去登山观景,一个偶然的机遇,在长满翠竹的寺庙庭院里,和一个世外高僧谈经论道,悠闲自在好不快乐,于是感受到了忙里偷闲慢生活的快乐人生。宋代理学家程颢则把慢生活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 比如“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11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

3、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道通天地,思人风云,富贵不淫,贫贱有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同样,孔子在论语中表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像程颢、颜回所追求的不仅是 对日常功利的超越,对贫贱困境的超越,而且表现了古代文人“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雅境界和慢生 活中的快乐。无门关第十九则有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生动地描绘了禅宗以平常心悟道的慢生活元代无名氏的永遇乐,更从另一种角度,从人生有限,为欢几何的角度说明古代文人为什么追求慢生活:忙里偷闲,闹中取静,禾吆休竞。有限光

4、阴,无涯尘事,贪爱何时尽。无情乌兔,催人早老, 暗里换了绿鬓。此形骸,假合幻化,算来有甚凭准。随缘度日,和光同尘,惹甚闲愁闲闷。富贵由 天,荣华是命,休更劳方寸。心中无事,眼前清净,俱是快活时景。你若待,般般称意,耐心。 I 厂 J I_知识链接:李涉简介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乂、 Il I I );I J I *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做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 . I.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年)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摘自老人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