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5342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和轨迹一、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一) 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应付大自然的威胁能力增强和共同劳动2、 人类思维能力加强3、 加快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二) 文字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1、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2、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3、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三)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使得大量而迅速的复制信息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向广大公众进行传播,这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新的思想、新的信息随着印刷时代的到来变成了统

2、治者无法遏止的潮流。二、 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创设目的:争取舆论的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意义: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发挥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三、 新闻信 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 官方的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私人的新闻信记述重大事件和人物、生活、民俗等。四、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P6)1、 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2、 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

3、报时期”3、 “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英国新闻传播史一、 牛津公报 1665年11月16日创刊,是英国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第一种单页纸式的,刊载新闻的,定期出版的印刷品。 意义:为世界报纸奠定了标准的出版模式,也给当时的读者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二、 每日新闻 是英国第一家日报,于1702年由马利特在伦敦创办。 意义:新闻的连续发布,编辑部的组织和工作效率也都必须发生较大变化。 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三、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P22) 核心主张: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猛烈抨击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三个要点:1、对出版物实行检查是违反理性的,充满着悖论

4、2、强调革命者决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出版的政策。 3、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解读:他这些主张,实际上以三点为前提: 其一,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凭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真伪正误,而要运用这种才能,人们就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思想和观点。 其二,自由地持有主张和抒发意见,乃是人生与生俱来的权利。 其三,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他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 从此论点出发,西方形成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和“真理自我修正过程”的观念,这是关于自由报刊理论的基础,是西方新闻自由理论的

5、基石。四、 知识税制度的建立和废除(P24) 1712年5月16日,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印花税法案还规定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印花税、广告税和纸张税被统称为“知识税”。 英国国会于1853年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取消纸张税。 “知识税”的废除,使英国报业卸下了承负了一个多世纪的沉重的经济包袱,因而活力倍增。 包括印花税,广告税,纸张税,副刊税。五、 泰晤士报的创办及发展(P28+P42)1、 初创时期1785年1月1日由约翰沃尔特创办。原名为每日环球记录报,1788年3月改用泰晤士报。2、 独立阶段(沃尔特二世后)1803年,小沃尔特接管,进入“黄金时代”“维多利亚时代

6、”。v 小沃尔特成功之处:(1) 拒绝政府津贴,使报纸成为真正的独立报纸(2) 更新生产技术,采用先进传播手段 1814年 蒸汽印刷机 1847年 轮转印刷机(3) 延揽人才,重用人才 1817年 建立总编辑制 18171841 巴恩斯主持笔政24年 泰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权威报纸, 重社论,提高了新闻人的社会地位。 18411877 德莱恩主持笔政36年 “世界第一报纸” 泰独立倾向更明显 第一个著名战地记者拉塞尔(4) 在全国建立通讯员和记者网络(5) 加强了社论的写作力度(6) 建立全国采访网络,派遣驻外记者3、 辗转中前进 1908年 北岩报团 1922年 阿斯特家族 1966年 汤姆森

7、家族4、 默多克入主泰晤士报六、 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P32)1、 第一代大众化报纸(185519C末) 便士报是英国报刊大众化的起点2、 第二代大中华报纸(19C末20C初) 形成英国特色3、 当代英国的新型大众化报刊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富于视觉冲击,内容煽情七、 路透社(了解即可 P43) 1851年创办于伦敦,为国际通讯社。 首先是商业资讯社,其次是新闻通讯社。八、 公共广播体制BBC(了解即可 P44) 电台:5个全国性广播电台+46家地方性广播电台+2个世界广播频道 电视台:2个全国性电视频道+10个数字频道+23家区域或地方电视台 2007年BBC经营特许状(6个目标

8、)法国新闻传播史一、 三家官报一统天下(P46) 公报 新闻 学者报 科学 文雅信使 文学二、 启蒙思想的传播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狄德罗三、 新闻自由法(P51) 1881年新闻出版自由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的新闻传播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它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新闻出版自由发展进程的全面总结,是法国新闻界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 影响:法国新闻出版自由政策最终确立。四、 马拉及人民之友报 1789年由马拉创办,马拉是杰出革命家、政论家、名记者 人民之友报是最富革命性、斗争性、影响最广泛的报纸五、 通讯社条约1870 19世纪三大通讯社:法国哈瓦斯通讯社 德国沃尔夫通讯社

9、 英国路透社 形成:英:路透社的势力范围是大英帝国下属的国家和东亚地区 法:哈瓦斯社负责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帝国所属地区 德:沃尔夫社则拥有奥地利、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俄国的地域范围 影响:对全球传播新闻传播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特别是对国际通讯社的竞争与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原因:一战后,国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1934年,世界各国通讯社开会宣布废除通讯社条约和其他所有垄断性协定六、 法国当代新闻发展阶段1、1944年法令,法国重新开始新闻媒介的格局(P54)2、 高级报纸:费加罗报 法国第一大日报,也是法国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世界报 法国第二大日报,是法国在海

10、外销售量最大的日报。 世四大原则:国际视野,保持质量,维护独立,信守承诺美国新闻传播史一、 殖民地时期的报业(16901775)1、 萌芽时期 本杰明哈里斯海内外公共事件(1690) 美国最早的印刷报纸 波士顿“美国雅典” 邮政局长的官报波士顿新闻信(1704) 美国第一张连续发行的报纸内容:2/3海外新闻,1/3本地消息2、 人物 詹姆斯富兰克林 新英格兰报(1721) 美国第一家富有文学和娱乐色彩的报纸 开启了美国新闻独立的传统 “讨伐式”办报方式 本杰明富兰克林 宾夕法尼亚公报(1729)1790碑文:“印刷工富兰克林”二、 独立战争时期的报业1、曾格事件(P103) 案件由来:纽约周报

11、纽约总督“煽情性诽谤罪” 影响:这个案件称为北美殖民地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个里程碑。确立新闻自由的制度。2、 抵制印花税风潮 1765年印花税法案 报纸拒绝付税照常出版;1766年取消3、 爱国派报刊及报人 塞缪尔亚当斯 波士顿公报 艾赛亚托马斯 马萨诸塞侦察报 “独立战争的笔”托马斯潘恩三、 政党报刊时期(黑暗时期)(P106)1、联邦党:美国公报 1789 约翰芬诺 箭猪公报 1787 威廉科贝特 纽约晚邮报 1801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社论之父”2、共和党:国民公报 1791 菲利普弗雷诺 曙光报 1790 本杰明富兰克林贝奇 国民通讯员报 1800 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的新闻自

12、由观3、政党报刊特征:1) 政论多,新闻少2) 党派性强,可信性差3) 读者少,销量低4) 造谣诽谤,攻击谩骂四、 纽约四大美分报(P108)1、 太阳报 1833 本杰明戴2、 纽约先驱报 1835 詹姆斯戈登贝内特3、 纽约论坛报 1841 霍勒斯格里利4、 纽约每日时报 1851 亨利雷蒙德五、 大众报刊+黄色新闻的两大代表1、 普利策 办报思想:报道风格:文章富有趣味、文字简洁生动、版面新颖活泼 经营管理:1890年,建成纽约世界报大厦(普利策双目失明) 圣路易斯快邮报 1878 将刺激性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 成为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为后来普利策掀起黄色新闻狂潮开了先河 纽约世界报 1883 一方面致力于社会进步事业另一方面则放开手脚大肆煽情,以致最后酿成黄色新闻的轩然大波2、 赫斯特 “黄色新闻大王” 黄色新闻:就是一种以轰动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模式及其风格,其基本特征就是“耸人听闻”。 办报生涯:主编考察家报 买下纽约晨报,改名为纽约新闻报黄色新闻的导火线“黄孩子” 赫斯特、普利策围绕“黄孩子”展开的竞争: 挖墙角 黄孩子“双包案” 纽约一时“黄孩子”铺天盖地,乌烟瘴气黄色新闻高潮美西战争(1898) 报道西斯内罗斯事件“圣女贞德” “你提供图片,我提供战争” 报道缅因号事件“必战” 唆使刺杀麦金利总统六、 美联社1、 形成时期(184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