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整治实施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65328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塘整治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山塘整治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山塘整治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山塘整治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山塘整治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塘整治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塘整治实施方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县*乡*村*山塘整治工程实 施 方 案(规划序号907)*设计公司二一五年五月目 录1. 山塘基本情况52. 山塘运行与管理73. 山塘安全评价及整治的必要性73.1 山塘现场访谈73.2 山塘安全评价73.3 存在的问题83.4 山塘整治的必要性94山塘整治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94.1 山塘整治目标94.2 山塘整治主要建设内容94.3 塘坝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94.4 坝体整治104.5 溢洪道整治124.6 涵管整治124.7 工程环境整治134.8 工程管护设施144.9 主要工程量145. 施工组织设计145.1 施工条件145.2 工程施工总体布置155.3 施工度

2、汛165.4 施工方法166. 工程管理176.1 组织机构设置176.2 工程运行管理177. 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177.1 投资预算编制说明177.2 投资预算188. 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评价469. 效益分析4710山塘整治内容汇总表47*乡*村*山塘整治工程实施方案1. 山塘基本情况*山塘位于*乡*村。工程兴建于1964年,集雨面积0.15km2,总容积6.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及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山塘,山塘枢纽由大坝、坝下涵管、组成。现状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86.50-287.30m(本次测量为黄海高程,下同),最大坝高8.5m,坝顶长度46.1m,坝顶宽度16.8

3、-17.5m,上游坝坡坡比1:2.11,下游坝坡坡比1:3。*山塘现状无溢洪道。坝下涵管为直径30cm砼园涵,管长44.4米,进水口底高程281.77米。*山塘灌溉面积350亩,受益人口200人。*山塘现状特性表,见山塘表1-1。表1-1 大坝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加固前加固后备注一水文特征1流域面积km20.150.152多年平均年降雨量Mm157715773设计洪水标准P(%)104设计洪峰流量m3/s1.92 5校核洪水标准P(%)26校核洪峰流量m3/s3.71 7洪水计算方法不详经验公式二水库特征1校核洪水位m287.63 2设计洪水位m287.43 3正常高水位m-286.60 同

4、起调水位4死水位281.77281.775总库容万m36.00 6.00 6正常库容万m34.60 4.60 三工程效益1保护人口人2202202保护耕地亩3503503灌溉面积亩280350四主要建筑物a大坝1坝型均质坝均质坝2坝顶高程m286.50-287.30288.50 3最大坝高m8.510.50 4坝顶长m46.146.15坝顶宽m16.8-17.536 上游坡比1:2.111:2.257下游坡比1:31:2.25b溢洪道1型式无宽顶堰2堰顶高程m-286.60 3泄流宽度m-1.5c输水建筑物1设计流量m30.0050.0052长度m43.243.23断面尺寸m0.3*0.330

5、02. 山塘运行与管理*山塘于1964年08月建成,是*村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水源。但由于投入不足,工程年久失修,致该山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险,主要表现在坝面无护坡,涵管老化,无溢洪道。1998年由于大坝水位过高,现场采取了挖坝降水的抢险方案,大坝坝顶高程降低了近2米,近些年来一直未对山塘进行恢复,工程效率日趋萎缩。3. 山塘安全评价及整治的必要性3.1 山塘现场访谈2014年12月15日,通过对山塘现场进行察勘的情况,走访了当地曾经参加过山塘建设和管理的人员并进行座谈。真实地反映了山塘建设、管理以及运行期间情况。3.2 山塘安全评价*县水利电力局针对山塘现场察勘和访谈情况,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对山塘

6、安全作出综合评价报告,具体内容详见表3-1。表3-1 山塘安全综合评价报告山塘名称*山塘所在地点*乡*村总容积6.0万m3集雨面积0.15km2最大坝高10.5m坝顶高程286.5-287.3m主坝坝型均质坝评价时间2014 年12月 15日安全评价组织工作由县水利局组织水工、水文等专家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对大坝安全进行了评估,评估程序是现场检查、查看资料,走访水库管理人员,参与建坝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最后对大坝安全进行了评估总结。山塘效益及重要性灌溉面积350亩 是否属于高风险山塘 否 是否属于饮用水源山塘 否 下游受益村村庄 1个 受益人口220人防洪能力现状坝顶高程286.5-287.3

7、溢洪道 无安全评价发现的主要问题坝体坝长46.1米 坝顶宽16.8-17.5米上游坡坡比1:2.11护坡形式 未护坡 风浪淘刷情况 一般 涵管进口状况 差下游坡坡比1:3 坡面情况 坝面高低不平 坡面排水系统 无 涵管出口状况 差 反滤排水设施 无渗流坝坡 坝肩 清基 溢洪道溢洪道 无 控制闸 无 消能防冲设施 无涵管斜涵 破损严重平涵 砼老化 破损严重金属结构无运行管理山塘兴建时间 1964年山塘运行最高水位 287.2 发生时间1998.7管理设施 无管理单位 *村委会 管理人员 荣茂生评价结论:大坝:无护坡、无反滤排水设施;涵管:剥蚀、出口无消力池;溢洪道:无溢洪道;运行管理设施:无管理

8、房,无水、雨情观测设施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无上坝道路,通讯只能到工程所在自然村。结论:本山塘属三类坝*县水利局(盖章) 2014 年 12 月 15 日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00) ,评定本山塘安全类别为三类山塘。3.3 存在的问题塘坝顶坡面不平、无护坡,下游坝坡杂草皮丛生,不利于大坝观测,坝脚无反滤排水设施;坝下涵管为砼园涵,管身砼老化,进口斜卧管砼老化破损,存在渗漏,出口无消能设施;无溢洪道;山塘无专职管理人员、上坝道路。鉴于该工程存在上述质量和安全问题,已严重影响山塘塘坝正常运行,该山塘为病险山塘。3.4 山塘整治的必要性由于*山塘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运行时间长、工程

9、老化失修等问题,工程效益无法正常发挥,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工程存在较多隐患,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不断推进,群众对塘坝工程整治的愿望也非常迫切,因此,开展塘坝整治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4山塘整治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4.1 山塘整治目标 通过对*山塘进行整治,以提高农田灌溉用水保证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塘坝安全运行,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2 山塘整治主要建设内容山塘整治包括坝体整治、溢洪道新建、涵管整治等。坝体:对坝顶高程,按设计坡比对大坝进行整治。上游坝坡设砼预制块护坡,下游坝坡设草皮护坡,坝脚设贴坡排水。溢洪道:新建溢洪道,完善消力池。涵管:

10、坝下涵管拆除重建,新建放水设施。4.3 塘坝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山塘的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及建筑物级别按表4-1进行划分。表4-1 山塘工程等级划分标准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建筑物级别总容积(万m3)塘(1)型6510塘(2)型715 山塘除险整治的洪水标准应符合表4-2的要求。表4-2 山塘建筑物的洪水标准水工建筑物级别洪水标准重现期(年)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设计校核设计校核62020010010502071010050105020塘坝容积的预算:参照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水系编的小型水库工程,利用公式B.1进行预算。大坝现状库容计算如下:V=BHL V塘坝容积,m3;H满库时坝前最大蓄水深

11、度10.5m;B满库时坝前水面宽度 46.1m;L满库时水面长度 310m;系数,河谷形状为峡谷形,河流纵坡比较平顺,取0.4(见表B.1)。经计算该塘坝的总容积V总=6.0104m3山塘最大坝高10.5m,总库容6万方,挡水高度15m,上下游水头差10m,其防洪标准可按平原区的确定。根据以上原则,*山塘工程等别为塘(1)型,工程等别为,建筑物级别为6级,设计洪水标准取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年一遇。4.4 坝体整治坝顶高程与水位的确定根据本次拟定的坝顶设计设计高程,并参照江西省塘坝除险整治指南复核,*山塘坝顶高程288.5m,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故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也可按下列公式进行反算

12、:塘坝的设计洪水位=塘坝的坝顶高程-0.5- R5%塘坝的校核洪水位=塘坝的坝顶高程-0.3- R5%。本工程库区风区吹程200m,设计风速20m/m2,除险整治设计拟定内坝坡1:2.25,查江西省塘坝除险整治技术指南附表D-1得R0.5%为0.51,考虑砼护坡系数1.125,修正后R0.5%为0.57。确定*山塘设计坝顶高程288.5m,根据以上原则确定校核洪水位为287.63m,设计洪水位为287.43m,山塘现状无溢洪道,本次设计计划在山塘左侧山体新开挖溢洪道,正常蓄水位定为286.6m(见章节4.5)。坝顶宽度与结构山塘坝顶宽度参照江西省塘坝除险整治指南,要求高风险山山塘顶宽度不小于5.0m,其余山山塘顶宽度不小于3.0m。*山塘现有坝顶宽度为16.8m,设计坝顶宽度为3m。上、下游坝坡可参考表4-2,确定上、下游坝坡。表4-2 山塘坝坡要求边坡类型坝高(m)上游坝坡下游坝坡黏土101:2.251:2.005101:2.001:1.75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