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652590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质管理函盖的容很广简单点说包括两个部分:1、品保;2、品检;这里要修正下,品质管理和普通意义上我们说的管理不一样,一般我们说的做管理,是指做 人/事/物的计划控制;而品质管理,则指的是通过统计工具对原料、生产过程、成品的流动 过程进行控制;这里的控制就是通过检测和分析实现的了;你的职位是QA,所以应该做的工作应该是产品品质异常的分析、改善、预防、控制工作; 通俗点说,就是通过例如QC7大手法、8D、PDCA等工具进行分析,分析后针对影响的要 素进行改善,改善后订立新标准进行预防,并制定管理制度进行控制。所以你的主管现在安排你学习测量,其实就是让你熟悉现有的检测标准和检测设 备了这对你以后的工

2、作是很重要的。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 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 资料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其实,品质管制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建立在全面品质管制思想之上的品质管制;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 量控制。组织性的品质管制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 度的方法,它建立在全员品质管制的思想之上,主要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体 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统计质量控制是美国的贝尔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 出的控制图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发

3、展,现在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几 类。(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相关 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资料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 七大手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 各种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资料 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着名的品质川馨曾说 过:企业95%的品质管制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而得到解决。 全面品质管制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 应用。(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

4、、功能检查画法、 方法研究等。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质管制部门 的人使用。(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高级实验计画法、多变数解析法。这些方法主要 用於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於电脑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 这就概要介绍常用的初级统计品质管制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一)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 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二)数据分层法 资料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以便进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出变化的 规律

5、。资料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按不同时间次进行分层, 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层,按检查手段, 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资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 结合使用。资料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於要想把相当复杂的 资料进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科 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弭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技法, 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资料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 确的措施。如何建立原始的资料及将这些资料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 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6、。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加强 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航机上看到客的调查。 此调查是通过调查表来进行的。调查表的设计通常分为地面的服务上的服务品 质。地面又分为订票,候机;航机又分为空服态度,餐饮,卫生等些调查,将这 些资料予以集计,就可得到从何处加强服务品质了。(三)排列图(柏拉图)排列图又称为柏拉图,由此图的发明者19世纪义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 ) 而得名。柏拉图最早用排列图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的状况,他发现当时义大利在 20%的人手,彳爰来人们发现很多场合都服从这一规律,於是称之为Pareto。美 国品质管制专

7、家朱兰博士运用柏拉图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将其用於品质管制分析 和寻找影响质量主原因素的一种工具,其形式用双直角坐标图,左边纵数(如件 数金额等),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线表示累横坐标表示 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列。通过对排列 图的观察分析可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这种方法实际上不管制中,在其他许 多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库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在品质管制过程中,要 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 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柏拉图是根据归集 的资料,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

8、,有系统地加以识别分类,计算出各 专案别所产生的资料(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在工厂或办公室,把低效率,缺损,制品不良等损失按其 原因别或现象损失金额的80%以上的专案加以追究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 分析。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的专案别(现象别)为前提,依经顺位调整过彳 的画制成柏拉图。柏拉图分析的步骤;(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2 )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限期。(4)各专案依照合半之大小顺位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5)绘上柱状图。

9、(6)连接累积曲线。柏拉图法(重点管制法),提供了我们在没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事 情键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觉判断得来的,而是有资料依据的来 加强表示。也就是层别法提供了统计的基础,柏拉图法则可帮助我们抓住重要事 情。(四)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 果关系。因果分析图是一种充分发动员工动脑筋,查原因,集思广益的好办法, 於工作小组中实行质量的民主管理。当出现了某种质量问题,未搞清楚原因问题。 发动大家寻找可能的原因,使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列出称所 谓因果分析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

10、式图解,即以结果(特性)与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某项结果之 形成,必定有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因。首先提出了这个方法的是日本 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所以特性原因图又称石川图。因果分析图,可使用在一 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於使问题的原因明朗 化设计步骤解决问题。(1)果分析图使用步骤步骤1:集合有关人员。召集与此问题相关的,有经验的人员,人数最好4-10 人。步骤2:挂一大白纸,准备2-3支色笔。步骤3: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原因发言,发言容记入图上,中途不可批问。(脑力激荡法)步骤4 :时间大约1个小时,搜集20-30个原因则可结

11、束。步骤5 :就所搜集的原因,何者影响最大,再由大轮流发言,经大家磋商彳爰大予 圈上红色圈。步骤6 :与步骤5 样,针对已圈上一个红圈的,若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圈。步骤7 :重新画一原因图,未上圈的予於去除,圈数愈多的列为最优先处。因果 分析图提供的是抓取重要原因的工具,所以参加的人员应包含对此项工作具有 者,才易秦效。(2)因果分析图与柏拉图之使用建立柏拉图须先以层别建立要求目的之统计表。建立柏拉图之目的,在於掌握影较大的重要少数项目。再利用特性原因图针对这些项目形成的原因逐予於探改善对策。所以因果分析图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连接柏拉图使用。(3)因果分析图再分析要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追根究底,才

12、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问题之主要原因找 出彳爰,再以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拟具体实验方法,找出最佳工作方法 或许能得以彻底解决,这是解决问题,更是预防问题。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 业均有它追求的目标,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总多有形与无形的障碍,而这些 障碍是什麽,这些障碍何于形成,这些障碍如何破解等,就是原因分析图法主要 的概念。一个管理人员,在他的管理工作围所追求的目标,假如加以具体的归纳 知从项目来说不是很多。然而就每个追求的项目来说,都有会有影响其达成目的 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这些原因就是阻碍你达成工作的变数。如何将追求的项 目一一地罗列出来,并将影响每个项目达成的主要原因及次

13、要原因也整理出来, 并使用因果分析图来表示,并针对这些原因有计划地加以强化,将会使工作更加 得心应手。同样地,有了这些原因分析图,即使发生问题,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 也能更快速可靠。(五)直方图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它是表示资料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用直方图可以的资 料,解析出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於资分布状况 一目了然,便於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在制作直方图时,牵涉科学的概念, 首先要对资料进行分组,因此如何合理分组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按组距相等的原 则进行的两个关键数位是分组数和组距。(六)散布图散布图又叫相关图,它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数资料用点画在座标图上,用成对

14、 的资料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这种成对的资料或许是特性一原因,特性一特性一原 因的关系。通过对其观察分析,来判断两个变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这种生产中也 是常见的,例如热处理时淬火温度与工件硬度之间的关系,某种元素在材料中的 含量与材料强度的关系等。这种关系虽然存在,但又难以用精确的公式或函示, 在这种情况下用相关图来分析就是很方便的。假定有一对变数x和y,x影响因 素,y表示某一质量特徵值,通过实验或收集到的x和y的资料,上用点表示 出来,根据点的分布特点,就可以判断x和y的相关情况。在我们的生活及工 作中,许多现象和原因,有些呈规则的关连,有些呈不规则连。我们要了解它, 就可借助散布图统计手法来判

15、断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七)控制图控制图又称为管制图。由美国的贝尔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首 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彳爰,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方面成 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的原因是 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资讯,从而判断生产过於受控状态。 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控制生产过程中有关 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於稳定受控状;再一类的控制图,主要用 於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统计管理方法是进 行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但在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否则就得不到应有 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是:1 )数据有误。资料有误可能是成的,一是人为的使用有误资料,二是由於未真 正掌握统计方法;2 )资料的采集方法不正确。如果抽样方法本身有误则其彳爰的 分析方法再正确也是无用的;3 )记录抄写有误;4 )异常值的处理。通常在生产过程取得的资料中总是含有一些的,它们会导致 分析结果有误。以上概要介绍了七种常用初级统计品质管制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集中体现了品质管制的“以事实和资料为基础进行判断和管理”的特点。最彳爰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看起来都比较简单,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灵活地 应用并不是简单的事。专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